名稱
中文學名:海南黑冠長臂猿拉丁文學名: Hylobates concolor(H. c. hainanus)
英文名 :Crested gibbon, Black gibbon
別名:黑長臂猿、吼猴、撩梆猴、料猴、風猴、黑猴
分類位置
目: 靈長目 PRIMATES科: 長臂猿科 Hylobatidae
屬: 長臂猿屬 Bunopithecus
亞種:黑長臂猿海南亞種
關於海南黑冠長臂猿的分類學地位,一直以來學術界就頗有爭議。傳統的說法是它與雲南南部的黑長臂猿為同一個種;但海南黑冠長臂猿由於與雲南及東南亞國家熱帶原始森林中的黑長臂猿種群的雌性通體黃色稍有不同,一些專家把海南黑冠長臂猿列為黑長臂猿的一個亞種。有專家認為,海南黑冠長臂猿應與越南北部僅存20多隻的黑冠長臂猿為同一個種(Nomascus sp. cf. nasutus),也有專家表示海南黑冠長臂猿可以獨立為一個種。正是因為其在分類地位上的爭議性,更顯得海南黑冠長臂猿的珍貴和重要。一旦我們失去了這個物種,所有的研究工作都將無從談起。
瀕危等級
CITES(華盛頓公約)瀕危等級: 附錄I 生效年代: 1997IUCN瀕危等級: 瀕危 生效年代: 1996
IUCN瀕危等級: 生效年代: 2003
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等級: 一級 生效年代: 1989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 瀕危 生效年代: 1996
外形特徵:
海南黑冠長臂猿為中型猿類,體矯健,體重7——10kg,體長400——550cm,前肢明顯長於後肢,無尾。毛被短而厚密。胸腹部淺灰黃色,常染有黑褐色。
“海南黑冠長臂猿”的命名,還因為它們頭上長有一頂“黑帽”。海南黑冠長臂猿雌雄異色。公猿通體黑色,頭頂有短而直立冠狀簇毛,如怒髮衝冠;母猿全身金黃,體背為灰黃、棕黃或橙黃色,頭頂有棱形或多角形黑色的冠斑,恰似戴了頂女式黑帽;長臂猿一生中要變換幾次顏色。剛出生的小猿是金黃色的,只有頭頂正中有道黑線;半年後,會換上黑色的“童裝”;直到性成熟,“長大成人”後,毛色漸分雌雄。雌雄均無尾,也無頰囊。
分布範圍
海南黑冠長臂猿過去主要分布於海南島的五指山、鸚哥嶺、吊羅山、黎母山、東方和白沙。目前僅分布於海南省霸王嶺自然保護區。生活環境
海南黑冠長臂猿主要棲息於熱帶雨林和南亞熱帶山地濕性季風常綠闊葉林,其棲息地海拔約從100m至2500m,是已知長臂猿中分布海拔最高的一個種。生活習性:
海南黑冠長臂猿的活動領域比較固定,無季節遷移現象。生性機警,晨昏活動,有固定的活動範圍和活動路線。海南黑冠長臂猿是樹棲猿類,在樹上攀援自如,活動與覓食均在15m高大喬木的樹冠層或中層中穿越進行,很少下至5m以下的小樹上活動。它沒有固定的睡覺地點,也不會做窩。睡覺時蜷曲在樹上,有時也會在樹幹上仰天而臥。
海南黑冠長臂猿與其他長臂猿不同之處在於它的種群較大, 營家族式生活,一般以3~5頭至7~8頭的家庭群為活動單位,有時甚至每群10餘只。社群配偶制為“一夫多妻”制,即一隻成年雄性和2隻成年雌性組成。只有受到乾憂的小群才是“一夫一妻”制。海南黑冠長臂猿社群的活動範圍大多在60公頃左右,遠大於其他長臂猿,種群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6隻。
海南黑冠長臂猿每天的活動很有規律,定時的高聲鳴叫,是它們一天當中必不可少的內容。早上6~7點鐘,天空還沒亮透的時候,猿群就開始第一次的鳴叫。先是公猿的高聲啼鳴,接著是母猿的喧鬧和歌唱,整個過程有15分鐘。聲音高亢洪亮,能傳到幾公里之外。隨後,在公猿的帶領下,猿群在自己的領地里覓食。到八九點鐘,在吃飽休息後,開始第二次鳴叫。接著又是一邊巡視領地,一邊取食。如果天氣好,食物充足,猿群會在中午時分再叫一次。到了下午,它們還是邊走邊吃,只是不會再鳴叫了。
海南黑冠長臂猿以多種熱帶野果、嫩葉、花苞為主要食物,偶爾也會吃點昆蟲、鳥卵等動物性食物。但是極少下地飲水,主要靠飲葉片的露水。
海南黑冠長臂猿雄猿七八歲性成熟。雌猴妊娠期7~8個月,2-3 年生—胎,每胎1仔。雌性9歲性成熟,壽命可達30餘年。
種群現狀:
海南黑冠長臂猿是中國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之一。
1995年的第二屆中國靈長類學術會議將海南黑冠長臂猿列為高度瀕危保護動物。
1998年版的《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指出:目前黑長臂猿的海南亞種可能是中國所有靈長目動物中面臨滅絕危險最大的一種。
2001年美國《時代周刊》載:據WWF(世界自然基金會)、IUCN(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PS(國際靈長類動物學會)等組織的材料,列出全球最瀕危的25種靈長類,其中海南長臂猿列為第6位。這25種靈長類中,海南長臂猿估計少於50隻,是惟一不到100隻的靈長類動物。
2002年8月上旬,第19屆國際靈長類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上,確定了全世界極瀕危的25種靈長類,海南長臂猿被列為第5位。在確定中國的靈長類保護級別時,海南黑冠長臂猿被列為第一位。
據資料記載,20世紀初,海南森林覆蓋率達90%,全島各縣均有長臂猿分布。50年代,森林面積達86萬公頃,長臂猿分布於海南島澄邁、屯昌一線以南12個縣區,數量達2000多隻。60年代中期,先後在6個縣內絕跡。而到了1983年,僅在鸚哥嶺主峰兩側及黎母嶺主峰的南坡有發現,約30隻殘存於20萬畝的天然林中,種群也大多被隔離成島狀分布。
就在海南黑冠長臂猿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之時,經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的劉振河研究員多方奔走呼籲,使得林業部門把已經做好採伐準備的斧頭嶺林區劃作保護區,並開展了一系列的保護研究工作,才使得長臂猿得以在這最後的一小片家園裡休養生息。到了90年代初,雖然海南省全面停止了對天然林的砍伐,但除了壩王嶺自然保護區還有不到7隻海南黑冠長臂猿之外,其它地區就再也沒有發現海南黑冠長臂猿的蹤跡。2003年,海南省林業局和香港嘉道理農場聯合進行了大規模的海南黑冠長臂生存環境調查,結果證明海南只在霸王嶺自然保護區殘存了13隻,海南黑冠長臂猿幾乎到了被趕盡殺絕的地步。
經過20多年的艱苦保護,海南黑冠長臂猿才又呈現恢復增長趨勢。目前,海南黑冠長臂猿僅存於海南省霸王嶺自然保護區這片面積只有2000公頃的原始熱帶山地雨林“孤島”里,共四群18隻,其中母猿6隻,公猿和仔猿12隻。
致危因素:
海南黑冠長臂猿是如何落到瀕臨滅絕的邊緣的呢?
海南黑冠長臂猿對生存環境有很強的依賴性,只有在原始季雨林中才能生存,在林種單一的人工林、砍伐過的次生林里,海南黑冠長臂猿都不能生存。
海南黑冠長臂猿習慣在高15米以上、胸徑20厘米以上的樹上活動。它們喜歡的原始熱帶雨林有五六層,食物來源豐富,在擇伐過的林子裡,長臂猿面臨的是食物短缺。海南黑冠長臂猿主要吃植物的果實,包括肖蒲桃、獼猴桃或者鴨腳木和海南冬青的葉子,如果提供足夠的食物,也許它們能在次生林里生存,但在人工林中絕不可能。
對生存環境依賴性強,而賴以棲身的原始森林不斷遭到破壞,是海南黑冠長臂猿不斷減少的重要原因。隨著人們大量砍伐天然林,島上熱帶雨林大面積喪失,使海南黑冠長臂猿的棲息地遭受破壞。 目前,在海南黑冠長臂猿的分布範圍內,棲息地已經喪失了75%。
數量上的稀少自然就產生了近親繁殖,導致種群一代不如一代。多病無治,也是海南黑冠長臂猿瀕臨滅絕的因素。比如產後風,現在自然環境中的海南黑冠長臂猿平均壽命只有20歲左右。
但是對海南黑冠長臂猿生存危害最大的還是人類的獵殺。海南黑冠長臂猿以家庭為單元活動,一隻被打,全家都逃不了,其情非常悲慘。目前,東方,通什等幾百公里以外的民眾進入保護區偷獵的比較多,對海南黑冠長臂猿等保護動物威脅極大,使海南黑冠長臂猿數量急劇減少。
另外,種群分布的不連續以及種群小、繁殖率低等都是海南黑冠長臂猿瀕臨滅絕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