壩王嶺自然保護區

壩王嶺自然保護區

壩王嶺自然保護區:位於海南省昌江縣與白沙縣的交界處,面積5639公頃,1980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的批准建立,1988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黑長臂猿及其棲息生態環境。這裡有上萬頃的熱帶原始森林,林木種類1400多種,有見血封喉、陸筠松等27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本區不僅保護了海南黑長臂猿的全部種群,也是中國唯一的以黑長臂猿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

基本信息

建立

壩王嶺自然保護區1980年建立,1988年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6626公頃。

地理位置

保護區位於海南省西部昌江和白沙兩縣交界處,地處壩王嶺林區東部。

自然環境

保護區為海南主要林區之一,森林茂密,垂直分布在350~1438米。海拔1000米以上常有雲霧遮蓋,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濕度較大。年均溫為17~22℃;年降雨量1500~2000毫米,全年雨旱兩季分明。主要河流為南七河,源於海拔1438米的斧頭嶺。

植物資源

保護區內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喬灌木種類達1000多種。核心區是典型熱帶山地雨林(圖1)樹種組成以羅漢松科、樟科、殼斗科、木蘭科番荔枝科、山茶科植物較為常見。山地垂直帶譜明顯:

圖1

①海拔400~800米範圍內的溝谷分布有溝谷雨林,上層喬木有青岡、鴨腳木、白顏樹、厚殼桂、粗葉木、九節等,灌木有燕尾葵、省藤、桫欏、密齒露兜、海芋等,草本植物有淡竹葉、山姜等,層間植物豐富,木質藤本植物較多,有倪藤、羊蹄甲藤,附生植物發達,有鳥巢蕨、崖蕨、書帶蕨、石仙桃等;

②海拔700~1250米山地廣泛分布著山地雨林(圖2),主要喬木有陸均松、雲山青岡、五列木、銅羅桂、占氏蒲桃、冬青、谷木、三角瓣花等,灌木有狗牙花、粗葉木、九節、省藤、扇棕等;木質藤本最為常見的有倪藤、瓜馥木、杜仲藤,附生植物主要是蕨類和蘭科植物,其附生位置比溝谷雨林高;可達20米以上的林冠,板根和“絞殺”現象可偶見,地面草本有山姜、莎草、淡葉竹等;

圖2

③海拔1100米以上孤峰或狹小山脊附近分布有山地苔蘚林,高度15米左右,上層喬木為水絲梨、大頭茶、密花樹為優勢,下層有厚皮香、蒲桃、山礬等,灌木層發達,有省藤、紅莖毛捻、伯拉木等,草本層覆蓋度發達70~80%,卷柏最多,間有耳草、砂仁等,附生植物發達,主要是多種苔蘚和蘭科植物。

④海拔1300米以上斧頭嶺的山頂部位分布有山頂矮林,高度4~6米,木本植物有青岡、山礬、毛綿杜鵑、光葉樟等,地被層除苔蘚外,蕨類的石韋多見,間有砂仁。國家保護植物有紅桐、苦梓、麻楝、陸均松、海南五針松、野荔枝等。

動物資源

保護區內有獸類40種,鳥類1000多種,兩棲爬行類40多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黑長臂猿、水鹿、獼猴、孔雀雉。

黑長臂猿——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圖3)

圖3

黑長臂猿是世界四大類人猿之一,它完全無尾,屬於高等類人猿,有許多與人類相似之處,如血型、染色體、月經周期、妊娠周期等。目前僅生活在我國海南島和雲南省南部熱帶、亞熱帶局部地區。體長50厘米,體重7~8千克。它喜愛家族群居,常以小群體(2~6隻)生活在一起,占據一定地域,棲居、取食、攀躍活動均依賴於森林環境。它以植物的果實、嫩葉、嫩芽為主要食物,也食昆蟲、鳥卵、蜂蜜。黑長臂猿每胎產一仔,6~7歲成熟,壽命可達30年。公猿毛色全黑,母猿毛灰棕黃色,頭頂毛向上形似黑冠,又稱黑冠長臂猿。

壩王嶺自然保護區壩王嶺自然保護區

壩王嶺優越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植物資源,為黑長臂猿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和食物來源,使其得到較好地保護和繁衍,從而使該種群保存下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