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作品名稱】浣溪沙·寄嚴蓀友
【創作年代】清代
【作者姓名】納蘭性德
【作品體裁】詞
原文
浣溪沙·寄嚴蓀友藕盪橋邊埋釣筒,薴蘿東來五湖東。筆床茶灶太主容。況無欠牆銀杏雨,更兼高閣玉蘭風。繪眉忙了畫芙蓉。
注釋
藕盪二句:言蓀友過著隱逸高致的生活,橋邊垂釣,五湖泛舟,自在陶然之極。藕盪橋,繩孫吳錫西洋溪宅第附近之橋,繩孫以此而自號藕盪漁人。顧貞觀《離亭燕·藕盪蓮》自注云:“地近楊湖,暑月香甚,其旁為埽盪營,蓋元明間水戰處也。蓀友往來湖上,因號藕盪漁人。”
釣筒,插在水裡捕魚的竹器。薴蘿,薴蘿山,在浙江省諸暨市南。五湖,即太湖,參見《金縷曲·慰西溟》注。
筆床句:此言或執筆寫寫畫畫,或烹茶品茗,從容自樂。筆床,臥置毛筆的器具。南朝陳徐陵《(玉台新詠)序》:“翡翠筆床,無時離手。茶灶,烹茶的小爐灶。《新唐書·隱逸傳·陸龜蒙》:“不乘馬,升舟設篷席,齋束書、茶灶、筆床、釣具往來。”
況有二句:此二句系承上片意,謂其居處更饒安閒之景,短牆銀杏,高閣玉蘭,著雨經風更加風流動人。銀杏,即白果樹。又名公孫樹、鴨腳等。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二·銀杏》謂:銀杏“原生江南,葉似鴨掌,因名鴨腳。宋初始入貢,改呼銀杏,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也。今名白果。”
畫眉句:畫眉,即張敞畫眉事,喻夫妻感情和美。參見《菩薩蠻·寄梁汾苕中》注。 芙蓉,荷花之別稱。繩孫善畫,尤工花鳥,故云。
賞析
此篇作法別致,即全從對面寫來,全是想像之語。作者滿懷深情地描繪了南歸故里的蓀友的生活情景,不言自己對友人的懷念,而是寫對方歸隱之放情自樂。此種寫法便顯得更為深透,更加倍地表達出思念友人的情懷。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諱改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正黃旗滿州人,大學士明珠長子,生長在北京。幼好學,經史百家無所不窺,諳悉傳統學術文化,尤好填詞。康熙十五年(1676)進士,授乾清門三等侍衛,後循遷至一等。隨扈出巡南北,並曾出使梭龍(黑龍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擾東北情況。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僅三十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