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革區劃

1984年改鄉。
1997年,面積128平方千米,人口1.2萬,
轄泮洋村、建興村、炭洋村、新華村、長灣村、芹石村、石路村、中竹村、大墘村、淮溪村、後山村、鳳竹村、中直村、瓦坑村、上洋村15個村委會。
基本介紹

地形以低中山為主,部分為中低山地貌,一般海拔標高在850─1100米左右,區內最高峰海拔1487 米(高崗草場)。境內山峰聳峙,溝壑縱深,地勢由北向南逐漸升高,多山地、多盆地,相對高差較大,山坡坡度較陡,鄉政府所在地泮洋及鳳竹村地勢相對平坦,其他行政村多分布在各山間凹地或山間河谷階地之處。全鄉人均擁有山地13畝,耕地2.4畝,屬於山多耕地多的農業鄉。
泮洋鄉地處縣城近郊,貫穿全鄉南北全長26公里的新(華)上(坪)公路,外接寧(德)古(田)線。泮洋鄉有新華、建興和泮洋三個村通柏油路,泮洋至鳳竹8公里水泥路2005年投入使用,後山村水泥於2006年底投入使用,2008年在建水泥路有芹石、大圪、中竹三個村以及鳳竹至後山總計16公里水泥路,可使泮洋現有的水泥道路硬化率提高35%。

水資源豐富,經過摸索形成了“三水”特色。一是小水電開發。泮洋鄉現已建成了總裝機容量達1.5萬千瓦的小水電11座,其中淮溪電站(5000千瓦)、羅源際電站(1000千瓦)、上黨電站(2000千瓦)、曲斗電站(2400千瓦)、上瓦三級電站(1900千瓦)。二是礦泉水生產。泮洋所產優質天然石壁峰礦泉水是古田最早礦泉水生產企業,通過QS質量認證, 是古田縣2006年唯一一家通過檢測合格的礦泉水,產品供不應求。三是高山冷水養殖。充分利用了現有小水庫優勢,引進了高山冷水養殖,其中冷水養殖虹鱒魚、淡水網箱養殖鰻魚取得成功,都填補閩東技術空白。
旅遊資源豐富,擁有5000畝草場的高崗草場,是開發旅遊資源和放牧牛羊的好場所,已被列入市政府旅遊規劃,此外還有“文峰夕照”、“巨壩飛龍”等景點,足以令人流連忘返。
農業發展

特色產業

這個基地是來自福清投資商的楊明謀先生投資興建的,楊先生十分看好古田的食用菌生產發展前景,不但投資建設基地,還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古田森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註冊了古田縣第一個的食用菌專用商標。據楊先生介紹,該基地主要用於銀耳生產,由生產區、加工區、生活區三大部分構成,已投入了150多萬建設資金,建成了食用菌生產專用房79間,每間面積約40平方米,面積約3200平方米,以及部分相關生產的配套設施,總面積達5000多平方米,在2008年10月初即投入生產。根據規劃,這個基地還將在以後的生產發展過程中,不斷擴大規模。到時,相信這個基地和公司一定可以為當地的農民提供一條不錯的增收之路。
鄉鎮建設

泮洋鄉是古田縣最大的反季節芹菜生產基地,每天供應福州等大中城市的反季節芹菜有3萬公斤以上。由於第9號超強颱風“聖帕” 給古田縣造成了巨大影響,泮洋鄉的各村道路塌溜方嚴重,造成了泮洋鄉上半區將近10個村中斷了與外界的通車聯繫。如果不能及時疏通道路,外面的生活必需品將運不進來,不僅給民眾生產生活帶來不便,還將造成上半區特別是反季節芹菜主產村鳳竹村已經採收的反季節蔬菜不能及時運出,供應災後市場;而另一方面,颱風造成蔬菜上市量減少,如果沒有被颱風損壞的蔬菜卻因交通問題而爛在田裡,有可能進一步加劇市場的供需矛盾,導致物價上漲、農民減收。對此,泮洋鄉的包片領導、工作隊和村主幹想方設法解決道路阻塞問題,他們了解到附近的芹石村於前段時間修建水泥路,有一輛挖土機還停放在芹石路段,村主幹馬上聯繫施工隊負責人,開始了道路清淤工程。鳳竹村的村主任還帶領50多名村民拿上鋤頭、土箕等工具開展義務勞動,終於清理出一條簡易的便道,滿載著農民希望與致富期盼的一車車反季節芹菜終於可以運出山來,菜農們臉上都露出了喜悅的笑容。
特色村屯

1、道路建設是基礎。要發展道路是基礎,該村兩委班子十分重視,2005年籌措資金200萬元,鋪設8.05公里泮洋至鳳竹水泥路,籌措10萬元,鋪設寬3米長400米村道。
2、生產發展是關鍵。鳳竹村經過多年的發展,形成以反季節蔬菜和食用菌為主,養殖、竹木等經濟共同發展的格局。形成了以鳳竹、曲斗向四周輻射面積達1500畝,產量達5000噸,產值1000多萬元,農民增收達近1000元,引進日本大蔥和萵苣等新品種,引進“鳳竹天源蔬菜有限公司”,促使反季節蔬菜產業發展向公司化基地化邁進,鳳竹蔬菜已成為民眾增收的主要途徑;全村建設有銀耳專用房200多間,年栽培反季節銀耳320萬袋,產量達近50噸,農民增收達近500元以上;曲斗養鰻場年產值超過500萬元;村民胡貽亮自辦養雞場;
3、組織建設是保證。鳳竹村共有黨員51人,該村黨支部村委會建設力度不斷加大,黨員民眾參與村級組織管理的積極性十分高,2005年籌措13.6萬元建設占地面積200平方米,建築面積400平方米的村委會大樓,解決了多年來危房辦公的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