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在近來後結構主義和同性戀爭論的語境下,提供了一個關於身份和主觀性的新概念。作者指出,分析、甚至“解構”身份和自我的各種努力仍然有賴於西方關於身份的一些核心技術,如個性、有界性、自主、自我實現和敘述等等。正是通過對自我的各種創作方式和被歸於波伏瓦的性彆氣質的探討,本書的分析才具有了超出波伏瓦個體的普遍意義。本書對所有關心自我、身份、性彆氣質和欲望問題的人來說是一本富有啟發性的讀物,而對當代女權主義理論來說也具有重要意義。
本書將主要採用德勒茲(Deleuze)對福柯的分析(1988年)。德勒茲聲稱,福柯的著作改變了“思考的含義”(德勒茲,1988年,p120);福柯則宣稱,“本世紀將被認為是德勒茲的”(福柯,1977年,p165),這進一步加強了這兩位思想之間概念上的聯繫。羅西·布雷多蒂(Rosi Braidotti)指出:“哲學因福柯—德勒茲的聯繫而成為創造性、積極性和批判性的工作”(布雷多蒂,1991年,p67),如果不聯繫德勒茲,福柯的著作就絕對是不完整的,因為德勒茲“比其他任何人都更追隨福柯,並且以多種方式繼續進行遠遠超出其創始者目標的福柯式事業”(布雷多蒂,1991年,p66)。本書肯定了布雷多蒂的主張;我將會表明,雖然福柯的著作提供了一種有用的自我技術分析,但他自己的自我概念,即一種自我美學,卻最終不足以說明本書所提出的“雙性氣質”。
目錄
致謝
引論
1身份與自我
2身份與體現
3揭人隱私
4排除
5移位
6消除
7失落你的面孔
結語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