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球蚴病
疾病名稱
泡球蚴病
疾病概述
多房棘球絛蟲形態和生活史均與細粒棘球絛蟲相似,但成蟲主要寄生在狐,中間宿主是嚙齒類或食蟲類動物,幼蟲期是多房棘球蚴(亦稱泡球蚴)。在人體引起嚴重的泡球蚴病,亦稱泡型包蟲病,或多房性包蟲病。
由於泡球蚴生長緩慢,感染後一般潛伏期較長。臨床表現最主要是右上腹緩慢增長的腫塊或肝腫大。許多患者有與細粒棘球蚴病相似的肝區疼痛、壓迫、墜脹感等,但觸診時腫塊較堅硬並有結節感。另有腹痛和黃疸以及門脈高壓的表現。幾乎所有病人都表現有肝功能損害,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晚期病人甚至有惡液質現象。本病症狀類似肝癌,但其病程通常較長。
防治措施:滅狐和消滅野鼠是根除傳染源的主要措施。實施中要注意將動物屍體焚燒或深埋,野狗也應殺滅或控制,對家犬則應定期驅蟲。 加強衛生宣傳教育,使民眾認識和了解泡球蚴病的危害和預防方法。流行區應對人群進行普查,使用免疫學試驗和X線、B超等手段可早期發現病人,以便及時根治。 注意個人防護,講究個人及飲食衛生,生產及生活中注意防止蟲卵污染。因蟲卵耐寒而怕熱,對污染的器具物品可用熱力消毒。 泡球蚴病的治療主要靠手術,故應爭取早期診斷。藥物治療可使用丙硫苯咪唑、甲苯咪唑和吡喹酮等。
疾病分類
消化內科
疾病描述
多房棘球蚴絛蟲[Echinococcus multiloculais(Leuckart,1863)Vogel,1955]的形態或生活史與細粒棘球絛蟲相似而有差別,它的成蟲主要寄生在狐、幼蟲期寄生在嚙齒類或食蟲類動物和人體,引起泡球蚴病,亦稱泡型包蟲病,或多房性包蟲病。
形態與生活史:
成蟲與細粒棘球絛蟲很相似,但蟲體較小,體長1.2-3.7mm,常有4-5個節片,頭節有4個吸盤,頂突有13-34個小鉤,成節生殖孔位於節片中線偏前,睪丸數較少,為26-36個(平均18-26個),都分布作生殖孔後方,孕節子宮無側囊。內含蟲卵187-404個,蟲卵形態和大小均與細粒棘球絛蟲蟲卵相似,光鏡下難以區別。
症狀體徵
泡球蚴生長緩慢,潛伏期一般較長,臨床表現最主要的是右上腹緩慢增長的腫塊或肝腫大,許多患者有肝區疼痛、壓迫或墜脹感、黃疸及門脈高壓,幾乎所有病人都有肝功能損害的表現,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晚期病人甚至有惡病質現象。本病症類似肝癌,但其病程通常較長。
疾病病因
終宿主主要是狐,其次是狗、狼、獾和貓等。在也多房棘球絛蟲寄生的終宿主體內,可同時有細粒棘球絛蟲寄生,中間宿主為野生嚙齒類動物如田鼠、麝鼠、旅鼠、倉鼠、小沙鼠、棉鼠、黃鼠、鼢鼠、長抓沙鼠、小家鼠、鼠兔以及氂牛、綿羊和人等。多房棘球蚴絛蟲 當體內帶有泡球蚴的鼠或動物臟器被狐、狗和狼等終宿主吞食後。約經45天,原頭蚴可以發育為成蟲並排出孕節和蟲卵。成蟲寄生在終宿主小腸,孕節及蟲卵隨糞便排出,鼠類因覓食終宿主糞便而受感染。地甲蟲可起轉運蟲卵作用,鼠類可因捕食地甲蟲而受到感染,人因失誤蟲卵而感染。
泡球蚴主要寄生在肝、淡黃色或白色的囊泡狀團塊,常由無數大小囊泡相互連線、聚集而成,每個囊的大小基本相同,囊泡圓形或拖橢圓形,直徑為0.1-5mm,囊泡內有的含透明囊液和許多原頭蚴,有的含膠狀物而無原頭蚴,囊泡外壁角皮層薄但常不完整,整個泡球蚴與周圍組織間無纖維組織被膜分隔。泡球蚴多以外生性出芽生殖不斷產生新囊泡,長入組織,少數也可向芽生形成隔膜而分離出新囊泡。一般1~2年,被寄生的器官就幾乎全部被大小囊泡占據。呈葡萄狀的囊泡群還可向器官表面蔓延至體腔內,酷似惡性腫瘤。人是多房棘球絛蟲的非適宜中間宿主,人體感染時囊泡內只含膠狀物而很少見有原頭蚴。
病理生理
人泡球蚴病通常比細粒棘球蚴病更嚴重,病死率較高。其病程多在1~5年,較為緩慢。患者多為20~40歲的青壯年,其原發病灶幾乎100%在肝臟。泡球蚴可為單個的巨塊型、瀰漫的結節型或二者混合型。泡球蚴對人體的危害包括:直接侵蝕、機械壓迫和毒性損害。泡球蚴在肝實質內呈瀰漫性芽生蔓延,逐漸波及到整個肝,直接破壞和取代肝組織,其中心部位常發生缺血性壞死、崩解液化,從而程度空腔或鈣化;周圍的組織則因受壓迫而發生萎縮、變性甚至壞死,產生的毒素又進一步損害肝實質,可引起肝功能衰竭而導致肝昏迷,或誘發肝硬化而致門脈高壓,並發消化道大出血而造成死亡。由於肝內外膽管受壓迫和侵蝕,可引起黃疸。泡球蚴若侵入肝門靜脈分支,則沿血流在肝內廣泛播散;若侵入肝靜脈可隨血循環轉移到全身各部位,如肺、腦等臟器,從而產生相應的症狀和體徵。
診斷檢查
詢問病史,若病人來自流行地區,則應給予首先考慮。
用於細粒棘球蚴病的各種診斷方法都適用於多房棘球蚴病人。由於泡球蚴周圍缺纖維組織被膜,蟲體抗原很容易進入血液,因此血清學方法有很好的診斷效果和價值。
另外,要注意與肝癌、肝硬化、肝膿腫、黃疸型肝炎、肝海綿狀血管瘤以及肺癌、腦瘤等相鑑別
治療方案
藥物治療可使用阿苯噠唑、甲苯噠唑和吡喹酮等。
疾病預防
1.加強衛生宣傳教育,注意個人防護、個人衛生和飲食衛生,減少感染的機會。
2.野生嚙齒類動物是主要中間宿主,因此,消滅野鼠是減少傳染源重要措施。
3.加強法規建設和衛生檢疫。病死的氂牛、綿羊等動物屍體、內臟嚴禁餵狗,應徹底焚燒或深埋。家犬則應定期驅蟲。
4.對流行區人群進行普查,以便早發現病人,早期治療。泡球蚴病的治療主要靠手術,故應爭取早期診斷,許多病人直到出現明顯症狀時才就診,往往已錯過手術根治時機。
安全提示
1.地理分布
多房棘球絛蟲分布較局限,主要流行於北半球高緯度地區及凍土地帶,從加拿大北部、美國阿拉斯加州,直至日本北海道、俄羅斯西伯利亞,遍及北美、歐、亞三洲。在我國,累計報告病例690例,分布在寧夏、新疆、青海、甘肅、黑龍江、西藏、北京、陝西、內蒙古和四川等10個省(市、區)的69個縣(市)中。全國有三個明顯的流行區,一是新疆,88個病例分布於23個縣(市),多在北疆;二是中西部,595個病例分布在6個省(區)的41個縣(市);三是東北部,已知4例分布在黑龍江的3個縣(市)內和2例分布在內蒙古的1個市內。另外,北京市平谷縣也發現1例。在青海省,經調查,澤庫縣患病率為0.29%,而稱多縣為1.52%。氂牛感染率為4.7%,綿羊為5.4%。稱多縣家犬的感染率高達13.3%。這些地區往往同時也有細粒棘球蚴病流行。該病已成為我國西部嚴重危害農牧民健康的疾病之一。
2.流行因素 (1)多房棘球絛蟲屬動物源寄生蟲,由於在野生動物中的存在,形成了自然疫源地。(2)終宿主、中間宿主廣泛,既可在野生動物之間傳播,又可在人和動物之間傳播。(3)蟲卵有很強的抵抗力,在凍土、冰雪中仍具有感染性。蟲卵污染了食物和水源引起人和動物感染。(4)流行區居民生產、生活活動的特殊性,如獵狐、飼養狐以及加工、買賣、販運毛皮製品等是該病流行擴散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