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河[泗河是山東省中部較大河流]

泗河[泗河是山東省中部較大河流]
泗河[泗河是山東省中部較大河流]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泗河是山東省中部較大河流,又名泗水,為四瀆八流之一。發源於蒙山腹地新泰南部太平頂西麓,西南流入泗水縣境後改向西行,至曲阜市和兗州市邊境復折西南,於濟寧市東南魯橋鎮注入京杭大運河。 有多條支流。

簡介

泗河 泗河

泗河發源於蒙山腹地新泰太平頂西麓,原經魯西南平原,循今山東南四湖(昭陽湖、南陽湖、獨山湖、微山湖)流路,進入江蘇省,幹流長159公里,流域面積2361平方公里。泗河為山洪性河流,河水主要由降水補給,汛期洪水集中, 常形成洪澇災害。1949年後,為根治水患開發水利,先後修建了賀莊、華村、龍灣套和尼山等120多座水庫,下遊河道也進行了疏浚,基本上解除了水害。流域內煤炭資源 豐富,兗州煤田即坐落其中。泗河流域現有耕地9.6萬公頃,主要種植小麥、玉米、大豆、花生和棉花、山丘區林果業也較重要。泗河流域是古代東夷族聚居之地,也是中華古老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據記載,伏羲、神農、黃帝、唐堯、虞舜、皋陶、大禹等出生或活動的地點,大都在曲阜及其以東泗河上游一帶。泗河流域也是儒家文化的淵源。儒家五聖以及墨子、仲子等眾多的先賢都生長、活動在泗河流域。清康熙、乾隆二帝曾十次駐蹕泉林,並在泉林及縣治北邊的泗河北岸建立兩處行宮。泗水縣內文物古蹟眾多,古遺址查明的就有近百處。

古泗河原為淮河下游主要支流之一,在魯橋鎮以南循今京杭運河至南陽鎮,穿南陽湖而南,經今昭陽湖西,江蘇省沛縣東,又南至今徐州市東,東南經今泗陽縣至今淮陰縣碼頭鎮(即古淮陰縣)北入淮河。1128~1855年黃河奪淮入海期間,今徐州市以下河道被黃河侵奪。黃河北徙後失去入淮的流路。從此,泗河之稱僅限於上游魯橋鎮以上一段。

泗河除雨季有些水外,其它時間基本處於乾枯狀態,加之上游工礦企業排污嚴重,生態環境已經相當惡劣。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這裡的“川”正是說的泗河。

朱熹的“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亦是在泗河邊上所吟。

歷史

在黃河奪泗和元、明、清三代開挖南北大運河之前,沂、沭、汴、濉等河流均以泗河為幹流而注入淮河。

泗河 泗河

當時,泗河發源於今山東省泗水縣東部山區,向南流徑曲阜、濟寧、魚台。其間,有洙、洸、菏等三條支流匯入。泗河折向東南,流至江蘇省沛縣境內,東側有南梁和漷河兩條支流匯入;西側有泡河匯入。泗河在沛縣境內的河流方向,大致由西北向東南流,然後,折向南流經銅山縣北的土宅城東流至徐州市區東北與汴河相會。唐代散文家韓愈“汴泗交流郡城角”的詩句,也形象地敘述了汴泗兩河在古城徐州城角下合流的情景。汴泗合流向東南流至今江蘇睢寧縣古邳鎮西,有沂河匯入,向東南約20餘公里 有沭河匯入,再向東南流至今宿遷市區西南又有濉河匯入。泗河一直向東南流至今天的淮陰縣匯入淮河。

汴河大致從今天的河南省開封城西北向東南流經陳留、杞縣東、考城縣東南、寧陵縣北、虞城縣西南、安徽省碭山縣和蕭縣,至徐州市區東北注入泗河。王國維《水經注校》提到留獲渠和獲水。實際與汴(沂)河是一條河流。因為,反水經考城縣稱留獲渠。

漢代

在漢代,汴河是漕運的骨幹河道,西漢武帝至宣帝間,每年漕運關東谷400萬擔至關中,其中大部分是經過汴河。西漢年末,汴河受到黃河決口影響,都城洛陽和淮河流域間的水路交通受阻。東漢初年不得不連年治理汴河。三國、兩晉和南北朝時期,又進一步對汴河運道進行了整修。到隋朝,在今杞縣以西汴河分出一支折向東南,經商丘、永城、宿縣、靈璧、虹縣,至盱眙北入淮河。這支撇開徐州以下泗河徑直入淮的河道,就是唐、宋時期的汴河,亦稱新汴河。但是,原來的汴河仍有灌溉和航運之利。

沂、沭兩河原為泗河左側的兩大支流,屬於山洪河道,發源於山東省沂源魯山一帶山區,向東南經今沂水縣西,折向南流,經沂南縣東、臨沂市東、郯城縣西,再折向南流經邳州東,至睢寧縣古邳鎮注入泗河。

沭河發源於山東沂水縣北部山區,與沂河平行南流,經莒縣東、臨沂縣東南至沭陽縣北40里分成兩支,一支向西 南流,兩漢時期於下邳注入泗河,到南北朝時乾涸。另一支向南流經今江蘇沭陽西100餘里,至建陵山東又分兩支,一支向西南至宿遷市區東南入泗河;一支向東南合木且水至東海縣匯入游水(也稱漣水)入海。公元520~525年,齊王蕭寶寅在建陵山下沭河上修建大堰,截堵西南流入泗河的沭河分支而流入木且水。

濉河源頭在今河南省開封縣東南與鴻溝相通,向東南流經河南省杞縣、睢縣、寧陵、商丘縣、夏邑、永城縣西北,再折向東流,經安徽省宿縣北、江蘇省睢寧縣至宿遷市區西南濉河口注入泗河。

元代

元代,黃河由封丘南、開封東至陳留、杞縣分為三股,一股由杞縣、太康經陳州會潁水至潁州南匯入淮河;一股經鹿邑、亳州等地會渦水入淮河;一股經今商丘、徐州合泗水南下入淮河。汴河在杞縣以上又成為黃河正溜,以下歸德至徐州則變為黃河分支。明代前期,黃河在汴河故道南北遷徙不定。潘季馴治河以後,黃河基本歸於一流。這時,汴河故道在虞城以上已全部淤墊,以下便成了黃河,經碭山,蕭縣至徐州與泗河相會南下入淮河。

明代

泗河 泗河

從明代後期(公元1506年)開始,由於弘治年間黃河在河南境內的北岸堤防形成,隨後南岸也修了提防,黃河 由潁河入淮的河道於嘉靖初逐漸淤墊,河患自河南境內移至山東和江蘇境內,集中在曹縣、單縣、沛縣和徐州等地,加之明代統治者不惜一切代價積極“保漕”而消極“治黃”,所以,導致泗河水系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明代前期的運河大致與元代相同。元代的運河即京杭大運河,它有三種不同河段:一是新開鑿的運道,即今山東濟寧市至今山東梁山縣以北的濟州河,梁山縣到臨清的會通河,通州到大都(今北京)的通惠河;二是利用宋以 前臨清至直沽的御河,揚州到淮安的淮揚運河和杭州到鎮江的江南運河;三是利用天然河道,即淮安至濟寧的泗河水道。此時,徐州以南的泗河,既成為黃河水道,又兼為運河航道;徐州以北的泗河,則成為南北溝通黃河與濟州河、會通河的運河航道。

支流

濟河

濟河為泗河的一級支流,發源於鄒城市北部的張莊南嶺,流向西北入泗水縣境內後,先後流經泗張鎮、聖水峪鄉、濟河街道、泗河街道,在西立石村流入泗河。流域面積177.5平方公里,全長33公里。河道上建有中型水庫龍灣套水庫,該庫上游流域面積143平方公里。

大黃溝河

大黃溝河為泗河上游較大的支流。發源於新泰市石萊鎮南官莊北約二公里之嶺地(當地叫火石谷堆),全長26.5公里,流域面積167.5平方公里。流經新泰、泗水兩縣市,從石萊納入趙溝河谷,趨向西南,至東西劉保進入泗水縣境,經大黃溝鄉匯入泗河。

石漏河

系泗河的一級支流,發源於泗水縣泗張鎮柴禾山東側。全長33公里,流域面積159.5平方公里,全河落差133米。流經泗張鎮、泉林鎮、苗館鎮,在苗館鎮黃陰集村東入泗河。

柘溝河

柘溝河為泗河的一級支流,發源於柘溝鎮黃土崖村北,向南流經柘溝鎮、楊柳鎮,於楊柳鎮倉上村南匯入泗河幹流。全長15.5公里,流域面積65.5平方公里。

高峪河

高峪河為泗河的一級支流,發源於高峪鄉西頭村,向南縱貫高峪鄉,於高峪鄉崔家莊西北匯入泗河。全長13.5公里,流域面積58.5平方公里。

鮑村河

鮑村河為泗河的一級支流,發源於苗館鎮東獨角村東嶺,向西北流經苗館鎮、濟河街道、泗河街道,在泗河街道徐家樓村東北匯入泗河。全長17.5公里,流域面積54平方公里。

蘆城河

發源於金莊鎮西峪村西南,自東南向西北縱貫金莊鎮,於金莊鎮官元村西匯入泗河。全長15公里,流域面積53平方公里,總落差80米,河床平均比降1/144.

米山河

米山河又名李家莊河,發源於苗館鎮劉家莊村南嶺,自南向北於黃陰集村東流入泗河支流石漏河。全長10.5公里,流域面積51.4平方公里。

治理

黃河的奪泗,使汴(河)、泗(河)故道成為地上懸河,平均寬約3公里,高出附近地面3~5米,有些地段達8米。濉河被迫獨流入洪澤湖。沂、沭、泗河歸海出路淤墊,致使沂、沭、泗河在魯南和蘇北廣大地區泛濫成災。

新中國建立後,按照“蓄泄兼籌”的治淮總方針,沂、沭、泗地區實施了“導沂整沭”和“導沭整沂”工程,進 而實施了沂沭泗洪水“東調南下”工程,對沂、沭、泗水系進行了全面整治。在上游山區修建水庫,中游利用南四湖、駱馬湖和興建石樑河水庫調蓄洪水,下游以泄為主,開闢新沭河和新沂河。

新沭河是自山東省臨沭縣大官莊向東南開闢的一條人工河道,經臨沭縣大興鎮、江蘇省東海縣石樑河,向下至連雲港市臨洪河口入海。

新沂河是在駱馬湖以東開闢的新河道,自嶂山經新沂縣口頭村會沭河,再向東橫穿沭陽、灌雲兩縣至灌河口入海。

“九五”期間續建了沂、沭、泗洪水東調南下工程,將沂河、沭河、新沭河及中運河的防洪標準提高至20年一遇。

泗河上中游水庫湖泊的興建與利用,下游出路的開闢與擴大,為今後該流域的防洪、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及生態環境的平衡,創造了基本條件,這一水系必將為本流域經濟社會的繁榮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相關

泗河古城

泗河 泗河

古城位於泗水縣政府所在地居民區東北角。城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城內現亦建有民房,大部分為耕地。 古城為方形,方位310。,周長1335米,城牆最高處達3.6米。城外有護城河,清晰可見。城西因百年前修泗河關帝廟取土時,就已把古城牆毀壞。城內地面遺物較少,只見到少量的布紋瓦,青磚殘塊和陶瓷殘片。1983年文物普查中,採集到直徑3厘米圓形銅佛牌一枚,似懸掛之物。據當地民眾講,此城有兩個城門,西門仍為城內居民外出鄉路之口,北門為鄉民耕作之路。從城的型制和遺物來看,應是遼金時代的古城址。

保護範圍:城內、城牆外延50米,嚴禁取土挖坑、埋坑、建築房舍等。

泗河大橋

泗河 泗河

泗河大橋位於兗州城南泗河上。始建於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長約200米,寬8米,15孔,純以巨石砌 成,氣勢宏偉,造型優美,有“魯國石虹”之稱。橋面兩邊石欄及護板雕刻精緻,兩端還有石獅水獸等裝飾。據記載,此橋建築耗銀數十萬兩,歷時五載,在當時為全國二十四名橋之一。數百年中此橋都是南北交通的要衝。清代康熙、乾隆、光緒時及1957年的大洪水中,該橋均有所毀壞,歷經重修改建,基本上尚保持原貌,為兗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黃河奪泗

泗河 泗河

公元1558年,黃河在山東曹縣和單縣相繼決口,分流多達十一支。其中,東北經單縣段家口的一支分為大溜溝、小溜溝、秦溝、濁溝、胭脂溝等數股,皆至沛縣沖入運河。魚台縣至沛縣以南40里之間的泗河淤積。公元 1565年,黃河又在豐、沛兩縣泛濫,分南北兩支,南支繞沛縣棲山楊家集入秦溝至徐州;北支繞豐縣華山東北,由三教堂出飛雲橋,又分為十三股入泗河。為了保證南北漕運的通暢,明朝於公元1566年在泗河以東30里開挖了一條長140華里的南陽新河。即自魚台南陽閘下引水經夏鎮(今山東省微山縣),抵沛縣留城(今江蘇沛縣東南,與銅山縣接界)再與泗河故道相接。公元1603年,黃河在單縣和曹縣決口,流入昭陽湖橫衝運道,漕運進一步遭到危及,明統治者不得不下決心開加避黃。從1640年開始,在總河李化龍的主持下,上自夏鎮李家口開河引水經韓莊湖口、台兒莊至邳州南直河口(今宿遷皂河口西)入黃河(泗河故道)。新開挖的運河(亦稱泇運河)全長260里。

公元1623年至1624年,黃河危及直河口,另開通濟河,在直河口以北的馬頰口改道向東南於宿遷市區西的陳家口入黃河。明崇禎末年,又改從宿遷市西20里的董家口入黃河。清康熙初年,董家口被黃河淤墊。公元1679年,總河靳輔採納陳潢建議,在董家口以西20里的皂河口開河築堤,南北溝通加運河與黃河的聯繫。由於皂河口經常為洪水倒灌,公元1681年便向東開支河20餘里至張莊(亦稱支河口),使清水於張莊入黃河。公元1687年,靳輔自張莊運口經駱馬湖口開河,經宿遷、泗陽至淮陰仲家莊入黃河。公元1699年,總河于成龍認為,泗陽至淮陰段中河南岸地勢低下,難以築堤,又自泗陽盛家道口至淮陰,棄中河下段改挑新河60里,以舊河北堤為南堤,重筑北纖堤,名為新中河。由於新中河淺狹,盛家道口河道彎曲,行運不暢。公元1700年在三義壩築攔河堤,截用舊中河上段、新中河下段合為一河。至此,中河自宿遷張莊運口至淮陰縣西黃河口門共長約157里。公元1703年將中河運口改至仲莊下游10里的楊家莊。

從此,泗河運道經過明、清兩代的整治,除黃、淮、運交會口處外,運河與黃河完全脫離關係,結束了借黃行運的歷史。

沂河本在今睢寧古邳鎮流入泗河。加運河截斷了沂河入泗河之路。沂河被迫滯蓄在駱馬湖一帶窪地。由於加運河與駱馬湖僅一堤之隔,而且在堤上建有減水壩,每至汛期,駱馬湖水位暴漲,加運河與駱馬湖之間的大堤,隨時都有潰決危險。為保護運道和宿遷城,明崇禎末年鑿馬陵山斷麓,開攔馬河(亦稱六塘河)引水東注碩項湖。碩項湖淤墊後,公元1685年在碩項湖南北開挖南、北六塘河,在沭陽錢家集分別出武障河、龍溝河入灌河(亦稱大潮河)東至灌河口入海。

沭河在明末清初,為保漕運在宿遷至今泗陽之間的黃河北岸興建徐升、崔鎮、古城、劉老澗、溫州廟等減水壩,向東北方向分泄黃河洪水。沭河受到壓抑和破壞,在沭陽境內分成五股:一股由漣河入海;一股入桑墟湖;其餘三股匯入碩項湖。由於黃河北岸在宿遷與泗陽之間大量分黃,致使桑墟,碩項兩湖淤墊,沭河無法入湖,同時,漣河歸海出路全部淤墊,入漣河的沭河分支也無路可走。沭河只得轉向東北經薔薇河入臨洪河至臨洪口入海。

濉河原在宿遷小河口(即睢口)注入泗河。明代後期,黃河合為一流,泗河故道淤積嚴重,宿遷小河口隨之淤墊,濉河向南改道於白洋河口入黃河。明萬曆年間,潘季馴治理黃河時,在小河口至白洋河口之間不築黃河堤防,在歸仁集至白洋河口之間築了一道東西橫堤,以逼濉水入黃河。同時,利用歸仁堤與黃河之間的三角地帶作為黃河與濉河的滯洪區。天啟、崇禎年間,濉河在孟山湖以下全部淤墊,改由孟山前經睢寧縣南大李集、找溝集、祠堂湖至白洋河口入黃河。公元1685年黃河在睢寧縣峰山口決溢。濉河在孟山湖以下被泥沙淤成平陸。次年白河口被黃河倒灌,歸仁堤決口。康熙中期,在大李集南,自孟山湖東南開出一條新道經四山集、烏鴉嶺沿歸仁堤入黃河。乾隆中期,黃河河床不斷淤墊,濉水無法注入黃河而分為二股,一股由謝家溝入洪澤湖;另一股經烏鴉嶺出歸仁閘由安河入洪澤湖。到鹹豐年間,烏鴉嶺出安河一股斷流,濉水皆由謝家溝入洪澤湖。

沂沐泗水系

沂沭泗水系是淮河流域內一個相對獨立的大水系,是沂河、沭河和泗運河水系的總稱。該水系位於淮河流域東北部,北起沂蒙山脈,西至黃河右堤,東臨黃海,南以廢黃河與淮河為界。流域面積7.96萬平方公里,內有耕地5650萬畝,人口4500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