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河

沭河

又名沭水,位於中國山東省南部及江蘇省北部,源出山東臨沂的沂水縣沂山南麓。同沂河平行南流,過郯城縣入江蘇省。原在今宿遷市匯入泗水再入淮河。1128~1855年黃河南徙奪徐州市以下泗水河道和淮陰市以下淮河幹流入海,後因河床淤高,黃河在1855年又北徙,留下廢黃河故道,沭河失去了入淮的水道 。

基本信息

流域概況

沭河 沭河

沭河位於中國山東省南部及江蘇省北部,源出山東省沂蒙山區的沂水縣沂山南麓。同沂水平行南流,過郯城縣入江蘇省。 原在今宿遷市匯入泗水再入淮河。1128~1855年黃河南徙奪徐州市以下泗水河道和淮陰市以下淮河幹流入海。後因河床淤高,黃河在1855年又北徙,留下廢黃河故道,沭河失去了入淮的水道。1949年後,經過多年治理,沭河至下游分成多支,分別在江蘇境內臨洪口、灌河口、燕尾河入海。全長259公里,山東境內長195公里。流域面積5 700平方公里,山東境內面積5 389平方公里。年徑流量為14.4億立方米。主要支流有袁公河、高榆河、湯河等。屬淮河水系,山洪河道。沭河流域是山東省降水最豐富地區之一。上游流經魯沂山區,地勢較高,坡降較大;下游流入沂沭平原和蘇北平原。遇有連日大雨,易形成山洪暴發,造成下游險情或釀成水災。有“沭水十年九禍”之說。流域屬暖溫帶季風區半濕潤過渡性氣候,空氣濕潤、光照充足,多年平均氣溫14 ℃左右,四季分明。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825.2毫米.6- 9月約占全年降水量的74.5%。沭河多年平均年徑流量17.7億立方米,最大年徑流量26.1億立方米(1974年).最小年徑流量4.2億立方米(1968年)。水質達Ⅲ類水標準的合格率66.7% 。

河名來源

沭河流域 沭河流域

沭河發源於山東省沂山南麓,南流入江蘇省境內。 沭河,古稱沐水,後作沭水,早在戰國時期的著作《周禮·職方氏》中就有記載:“正東曰青州……其浸沂、沭。” 意思是:正東地區是青州,那裡有沂河和沭河可供灌溉田地。沭水,古人又寫作“術水”,《漢書·地理志》:“術水南至下邳入泗。”唐代顏師古註:“術水即沭水也。”①“術”字現已簡化為“術”,為了考證的需要,本文仍寫為“術”。從《說文解字》、《辭海》對“沭”字的注釋可以看出,“沭”是沭水(或沭河)的專用字,別無其他含義。因此,要解釋沭河名稱由來,應從“術”字上做文章。

沭河 沭河

《莒縣地名志》認為“古術士施展法術之水匯成此川而得名”,此說近於荒唐。因為占卜和鬼巫之術在先秦各諸侯國普遍存在,當時的人們對此虔誠至信,並非只有沭河流域的古人信奉此道。況且“術士、巫術”等字義是“術(術)”字的引申義,並非本義,因此,用“術士、巫術”等詞義來解釋“沭水”名稱的由來只是望文生義。

《說文·行部》:“術,邑中道也。從行,術聲。”五代時期的文字學家徐鍇在《說文解字系傳》中說:“邑中道而術,大道之派也。”可見,“術(術)”字的本義是道路,“沭水”之名應該與道路有關。

據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記述:春秋時期,我國東部有一條南北交通要道,這條道路北至齊國都城臨淄(位於今山東省淄博市),南至徐國(江蘇省泗洪縣附近),中間經穆陵關、莒國(今山東莒縣)、郯國(今山東郯城縣北)。

沭河 沭河

由於這條道路“僻在東方”,其重要性略遜於中原地區的主要道路。也就是說,這條道路在中國的 東部地區雖然是一條交通要道,但相對於當時中國中原地區的主要道路來講,只能算作是一條主幹道中的分支。這個觀點與徐鍇所說“大道之派”相符,因此可以將這條道路稱為“術道”。而從沭河的流經地域看,“術道”與“沭水”二者路線一致,相依相傍,古人便把這條“僻在東方”的交通要道一側的河流稱為“術水”。“術水”成為這條河流的名字後,古人為了區別字義,又在“術”字上加了“水”旁,即“氵術”,《漢語大字典》註:“氵術,同‘沭’,水名。

《玉篇·水部》:氵術 水,在琅琊,任緒釣魚處’。”這裡所引的《玉篇》是南朝·梁·顧野王所著字書。這就是說,南北朝之前,“沭”字的異體字還有“術”、“氵術”等寫法。

《說文解字》中沒有收錄“氵術”字,說明這個字在漢代已不常用。大概在秦始皇統一文字時,作“沭水”講的“術”和“氵術”字,就統一為“沭”字了,但實際上仍有少數人用這兩個字,就像今天仍有少數人用繁體字和廢棄的簡化字一樣,所以《漢書》有“術水”,《玉篇》有“氵術水”,隨著漢字的演化,許多異體字不再使用,“沭”字便逐漸代替了“術”、“氵術”,成為今天的“沭河”,這就是沭河名稱的由來。

河道分支

新沭河入海口——臨洪口 新沭河入海口——臨洪口

沭河河道紊亂,主要分兩支:北支東經沭陽縣城北,東北注入青伊湖,下流稱薔薇河,由臨洪河入海州灣;南支經沭陽縣城南,又分數路,一路折東與鹽河匯合,一路稱武障河,東北流並與其他數路會合,經今響水縣境內匯入灌河而後入海。每到汛期由於排泄不暢,常引起洪水泛濫。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通過整治,沭河分二路入江蘇省:一路循沭故道,由山東省臨沂市大官莊南下江蘇,經新沂市,到沭陽縣口頭進新沂河入海;一路由大官莊向東,另闢新沭河入江蘇注入石樑河水庫,然後沿東海縣、贛榆縣界上的沙河故道,至連雲港市的臨洪口入海州灣。

防汛

橡膠壩 橡膠壩

根據《沂沭泗河洪水調度方案》:當預報沭河大官莊樞紐洪峰流量小於 3000立方米每秒時,人民勝利堰閘(含灌溉孔)下泄不超過 1000立方米每秒,餘額洪水由新沭河閘下泄。預報石樑河水庫水位將超過汛限水位時,水庫預泄接納上游來水。若石樑河水庫需控制下泄流量時,控制庫水位不超過24.5米,並於洪峰過後儘快降至汛限水位。預報沭河大官莊樞紐洪峰流量為3000至7500立方米每秒,來水儘量東調。視新沂河、老沭河洪水,人民勝利堰閘下泄流量不超過2500立方米每秒,新沭河閘下泄流量不超過5000立方米每秒;石樑河水庫提前預泄騰容接納上游來水,水庫泄洪控制庫水位不超過25.0米,並於洪峰過後儘快降至汛限水位。預報沭河大官莊樞紐洪峰流量超過7500立方米每秒,來水儘量東調。新沭河閘下泄流量不超過6000立方米每秒;視新沂河、老沭河洪水,人民勝利堰閘下泄流量不超過3000立方米每秒;當採取上述措施仍不能滿足要求時,超額洪水在大官莊樞紐上游地區採取應急措施處理。石樑河水庫要提前預泄接納上游來水,儘量加大下泄流量,必要時保壩泄洪。洪峰過後水庫儘快降至汛限水位。

沂沐泗水系

沂沭泗水系是淮河流域內一個相對獨立的大水系,是沂河、沭河和泗運河水系的總稱。該水系位於淮河流域東北部,北起沂蒙山脈,西至黃河右堤,東臨黃海,南以廢黃河與淮河為界。流域面積7.96萬平方公里,內有耕地5650萬畝,人口4500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