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哈牛鎮

法哈牛鎮

法哈牛鎮隸屬於遼寧省瀋陽市,位於瀋陽新民市東南部,幅員面積106.1平方公里,下轄20個行政村。法哈牛鎮是個多民族居住地,除漢族外,有滿、蒙古、回族、朝鮮族、錫伯族等少數民族。法哈牛鎮是瀋陽市水稻重要產地和優質大米生產基地,還是瀋陽市淡水魚生產基地。法哈牛鎮自然資源豐富,境內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法哈牛鎮基礎設施完善,工商企業繁榮,各項社會事業穩步發展。

基本信息

法哈牛鎮法哈牛鎮

法哈牛鎮隸屬於遼寧省瀋陽市,位於瀋陽新民市東南部,幅員面積106.1平方公里,下轄20個行政村。法哈牛鎮是個多民族居住地,除漢族外,有滿、蒙古、回族朝鮮族、錫伯族等少數民族。法哈牛鎮是瀋陽市水稻重要產地和優質大米生產基地,還是瀋陽市淡水魚生產基地。法哈牛鎮自然資源豐富,境內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法哈牛鎮基礎設施完善,工商企業繁榮,各項社會事業穩步發展。

基本情況

法哈牛鎮法哈牛鎮地圖位置
法哈牛鎮東鄰胡台鄉,南鄰遼中縣和於紅區,西接前當堡鎮,北連張家屯鄉。京哈公路橫穿境內,鄉和各村之間都有沙石路相通。法哈牛鎮鎮政府駐法哈牛,共8700戶,總人口31744人,除漢族外,有滿、蒙古、回族、朝鮮族、錫伯族等少數民族,轄20個村委會:小三家子屯、前沙河、山環、新安、王家崗、法哈牛、勃林子、後沙溝、巴圖營子、荒山、李家套、東升堡、五道溝、榮勝堡、賴花堡、韓三家子、興盛堡、虎家屯、興隆橋、孫家套。法哈牛鎮位於瀋陽新民市東南部,距城區29公里,南部和遼中縣于洪區接壤。沈京公路(102線)穿境而過。法哈牛鎮區域總面積106.1平方公里(合159150市畝),耕地面積75182畝。法哈牛鎮兩個文明建設成果顯著,一、二、三產業齊頭並進全面發展,曾多次被遼寧省瀋陽市兩級黨委和政府評為文明鄉鎮和經濟發展先進單位。這裡還是瀋陽市小城鎮重點建設單位。

法哈牛鎮是瀋陽市水稻重要產地和優質大米生產基地。有4萬畝清水大米,年產3000多萬公斤。全鎮開發棚菜6000多畝,年產西紅柿芸豆黃瓜茄子等冬春季蔬菜1億公斤。鎮內有林地和疏林草地1.6萬市畝,宜於林牧業生產。以蒲河為主幹,全鎮有河流、池塘、坑泡等水面34051畝。其中宜於水產養殖水面9500畝,已開發漁池6600畝,年產淡水魚6000噸,是瀋陽市淡水魚生產基地。法哈牛鎮境內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年產原油100萬噸,天然氣8000萬立方米。

歷史沿革

法哈牛舊稱法哈牛錄。清初法哈牛錄駐守此地,故得名法哈牛錄。法哈牛所轄地區,解放前各個時期均屬三區。解放後仍屬三區,1949年以後簡稱法哈牛,1949年劃歸十區,1956年合併於大民屯區,1958年10 月屬大民屯人民公社,1961年由大民屯公社劃出,成立法哈牛公社。1983年該稱法哈牛鄉。1994年撤鄉設鎮。

自然資源

法哈牛鎮遼河沖積平原
法哈牛鎮,地處遼寧省中部八個城市群的環抱之中。這裡的地貌為遼河沖積平原,屬北溫帶受季風影響的半濕潤性氣候,四季分明物產豐富,具備投資發展的最佳區位優勢。法哈牛鎮自然條件得天獨厚,這裡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地肥水美、物產豐富,是東北清水大米的主要產區。另外,淡水魚蝦,大棚蔬菜,生豬奶牛等無公害綠色農產品都是興辦農式企業的重要原料來源。同時這裡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為各類項目開發提供了重要的燃料來源。法哈牛鎮水電富足,遼河主要支流一蒲河橫跨全法哈牛鎮。新建6萬伏高壓變電站剛剛投入使用。另外,法哈牛鎮還擁有充足的訓練有素的勞動力和產業工人。

基礎設施

法哈牛鎮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投資環境近一步得到改善。法哈牛鎮交通、通訊條件優越,位於東北最大交通樞紐最近輻射圈內。國家級公路(102線快速通道)橫穿法哈牛鎮。鎮內公路網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法哈牛鎮距瀋陽市五大高速公路網僅舉步之遙。不論公路、鐵路、空運、海運都呈現出最明顯的區位優勢。法哈牛鎮的通訊方便快捷,程控電話、寬頻信息網路暢通無阻。

民間藝術

哈牛鎮位於美麗的蒲河之濱,這裡人傑地靈、水土肥美、魚米飄香。曾有過路文人云:“稻穀米麥接連天,金色碩果鋪滿田”,而今更有人把這裡豐收的喜悅匯成聰明與智慧,用稻米、芝麻、綠豆、谷黍等果實巧貼成畫,不但充分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之美,也極大豐富了農村的特色文化藝術,創造出一種新型的手工藝術財富。

法哈牛鎮法哈牛鎮的五穀畫
五穀畫,利用純天然的植物果實,不加以任何著色,用其果實的自然形狀經過粘、貼、拼、雕等手段,利用明暗、線條、色彩、構圖等造型方式創造出來的作品,具有粗糙朦朧而不失精細、樸質自然天成的獨特風格。如鷹的羽毛用糯米來表現它的鋒利,河水用芝麻來表現它的波瀾,大樹用棕黍來表現它的枝桿,一幅幅惟妙惟肖的五穀畫就這樣在農民的手裡誕生了。有粘成近國畫風格的山水風景,有貼成油畫效果的人物、建築,有粘成傳統的吉祥圖案,有五穀粘成的書法,畫面栩栩如生,質樸吉祥。五穀畫技法極其嚴格、複雜。由於五穀自然形狀多樣,在選粒、選色、構圖、貼上上要求極其精準,同時耗時之多,堪稱畫界之最。一幅2.44mx3.66m的《連年有餘》,40人用時35天方可完成,已申請了金氏世界紀錄。

由於作畫原料所需,也豐富了當地的種植品種,達十幾種以上,如黃芩子、吐絲子、沙苑子、西摩五色等,曾經田間地頭的草籽也成了他們選購粘畫的原料,使當地農民從種植到製作上多方面受益,四季不閒。所用的貼上劑,是用樹的油脂加以合成;原料也以烘乾脫水等方法自然防腐處理,使其產品天然環保永不裉色,是真正的綠色工藝品。由於五穀畫知名度不斷提升,中央電視台遼寧電視台北京電視台天津電視台人民日報遼寧日報等眾多媒體都對這項民間藝術進行了有關詳細的報導。2004年,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新民市視察時,看到五穀畫作品,給予了高度讚揚。並稱“人們印象中的糧食是食用的,如今農民把它作成藝術品是聰明與智慧的表現.是一項發展農村特色經濟的好辦法”。視察期間,幾幅五穀畫:《吉祥如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就布置在賈主席的房間,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與主席朝夕相伴。

經濟發展

法哈牛鎮法哈牛鎮舉辦迎奧運會員食品知識競賽
法哈牛鎮確立衝刺全國千強鎮的目標,明確農業富民,工業強鎮的發展思路。法哈牛鎮的米業加工形成規模,創出品牌,提高了附加值,同時利用區位優勢,主動接受瀋陽母城和胡台新城的輻射,形成大發展、快發展的態勢。法哈牛鎮有民營企業50餘家,有玻璃工藝、塑膠製品、機械加工鑄造汽車配件、飼料加工、工藝美術、包裝製品等行業,其中玻璃製品打入國際市場,是出口創匯的主要來源。另外,法哈牛鎮有大米加工企業、飼料加工企業60餘家,已成為法哈牛的重要支柱產業。法哈牛鎮商業發達,擁有1個年成交額300餘萬元綜合市場。個體飯店、旅店、商店100餘家,運輸、販運達500多人。法哈牛鎮從事商業活動的人達1萬人,總經營額6億多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