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設計
![泉廈高速公路](/img/4/8bb/nBnauM3XyczMzYzNwEzMzMzN0QTMwITOzEDMwADMwAjMwIzLxMzL2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泉廈高速公路作為福建省的第一條高速公路,是交通部規劃的12條國道主幹線系統的一部分,被交通部列為“八五”期間第一批公路建設重點項目。公路全長81.898公里,設計概算為27.86億元,起於泉州市西福,止於廈門市官林頭。
全線按部頒《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J01-88平原微丘區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路基寬度26米,行車道寬2×7.5米,按全封閉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設計行車速度為120公里/小時,設計通行能力為6.4萬輛/日標準小客車。
泉廈高速公路是福建省第一次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建設的高速公路項目,整個工程通過國際競爭性招標方式,公平、公正、公開選擇施工單位,嚴格按照世行貸款項目要求,採用“菲迪克”條款和中外聯合監理方式,建立三級監理組織體系,整體工程質量在國家級竣工驗收中被評為優良。
泉廈段的成洲特大橋、潯美大橋、大坪山隧道、蘇厝隧道和山頭隧道路段,由於地形等特殊原因,實行同向分離,也就是原本連在一起的4車道分離為左右各2個車道,分離之後,左邊兩個車道為小車車道,右邊兩個車道則為大車車道,隧道路段的限速從原來的80公里/小時上調到100公里/小時。
建設歷程
![泉廈高速公路雙向八車道示意圖](/img/f/bef/nBnauM3XyQzMzcDMxEzMz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xMzLw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泉廈高速公路於1994年9月動工,1997年12月15日正式通車,1997年12月19
日開始收費,全線設有泉州、晉江、水頭、馬巷、同安、廈門共6處收費站。
1997年12月15日,泉廈高速公路全線通車,並於同年12月20日正式投入運營。建成後的泉廈高速公路,主線全長81.898公里,雙向四車道,設計行車速度120公里/小時。全線共設泉州、晉江、水頭、馬巷、同安、廈門六處互通立交,並在朴里設一處綜合服務區,有較為完善的收費、監控、照明、安全等交通工程設施。另外,全線還建設兩條連線線,即牛山至余店連線線5.9公里和田厝至集美連線線6.17公里。
泉廈高速公路是福建省的主幹線之一。為改變該路段交通量迅速增長、趨於飽和的狀況,2008年泉廈高速公路開工擴建。擴建通車後,該條高速公路日最高通行能力將由5萬輛提升至10萬輛。此外,在泉州(西福)互通與晉江(牛山)互通之間有池店一互通口,位於池店鎮古福村、高厝村、西宅村旁,通往互通的連線線及匝道的總長度為1.25公里,共有14個通行口,9進5出。
工程特色
![泉廈高速公路四車道變八車道](/img/3/2fa/nBnauM3X1MjM1ATMxEzMz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xMzLw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泉廈高速公路擴建在福建高速史上是第一里程碑。擴建工
程約有八成是採用了兩側拼寬的方式。通俗地說,就是在原來的四車道邊上,各拼寬8米的兩車道,這樣就形成了8車道的路基。
借鑑國內高速擴建的經驗,直接拼寬的方式更為安全,而且,直接拼寬的方式就好像“肩並肩”一樣,更加節省用地,造價也更為節省。而一些路段受地形的影響,要採用分離式拼寬,那就是不能“肩並肩”,要在保持一定距離的位置修建新路或新橋。
特點
泉廈高速公路的建成,不僅是泉州第一條高速公路,也是福建公路交通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實現了福建高速公路“零”的突破,圓了福建人的“高速”夢。高速路開通後,從路上流過的不僅僅是人流物流,還有商業流、金融流、信息流、文化流。項目指揮部一負責人曾算過一筆賬:總投資27.8億元的泉廈高速公路,1999年日均收入47萬元,全年節省汽油572萬升,節省行車時間1400多萬小時,車流量1028萬輛次……這些數字每年都在飆升,每年都在給人驚喜。更重要的是,這條路加速了沿線經濟帶的崛起,每個出口都成為外商的投資熱土。
為迎合經濟發展的需求,運營了十年的泉廈高速公路去年進入拓寬階段,擬按雙向八車道進行擴建。泉三高速公路泉州——永春段今年也將通車。另外,今年,泉州又新開工4個高速路項目,未來十年,泉州還將再建8條高速路,泉州縣縣通高速的夢想將逐漸實現。加上廈漳、福泉、羅寧、羅長、福寧、漳詔、漳龍、京福等高速路相繼建成,我們不難預見,一個現代化的高速路網將在福建形成,為福建經濟的進一步騰飛創造良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