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背景
1898年3月俄國強取東清鐵路(即哈爾濱至大連)築路權,7月6日,又藉口為築路“運載糧草料件”,強迫清政府簽訂《東清鐵路公司續訂契約》,獲得了大石橋至營口的鐵路修築權,使俄國的勢力直接進入當時東北最大商貿港口營口。為與俄國爭奪東北勢力,同年6月15日,英國強迫清政府以鐵路設施和運營權為抵押,與滙豐銀行簽訂了修築山海關至營口的鐵路借款契約,由清政府出面修建。當時深受李鴻章器重的著名鐵路專家詹天佑曾幾度親臨營口,負責鐵路施工。運行線路
溝營鐵路系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三月建成,全長91.1公里,為單線鐵道。溝營鐵路在當時是比較興旺的,鐵路人員最多時達400餘人。從溝幫子到營口河北,沿途共設30個道房(道班)。溝營鐵路的建成,是帝國主義在中國土地上進行戰爭、爭鬥、交易的產物。日本侵略者在《營口日本人發展史》中承認:河北線"以開(北)平煤的開採運出為起因,遂以敷設北平至奉天(瀋陽)的線路,但在進行上遲遲不進行的時候,俄國的東清線敷設開始了。英國受此刺激後,就一躍而起利用比利時的連機,得以名義借給清國(清朝政府)敷設費。"修建溝營鐵路,是帝國主義在中國乾下的罪惡勾當。
運輸物品
客運
運送旅客每天往返兩次。
民國時期,為抵制日本滿鐵公司對交通的壟斷,張作霖利用溝營線,以降低運價的辦法,與日本控制的南滿鐵路(瀋陽至大連)競爭,使經營口傳送東北各地的貨物都集中於河北站。當時日本人經營的營口至瀋陽鐵路票價每人為2.5元金票,而中國鐵路由營口經溝幫子至瀋陽,則為大洋2元(大洋2.5元折合金票1元),為了方便旅客乘車,溝營鐵路營口河北站還僱傭遼東號小火輪,往來於遼河南北兩岸渡客,並於途中供給旅客一頓飯,這樣一來,當時的營口人出門運貨都選擇北渡遼河坐車,稱之為坐“愛國車”,使日本帝國主義者所經營的營大至瀋陽間的鐵路客貨運輸受到了很大的打擊。
貨運
火車所發出的貨物有海鹽、棉絲布、煤油、紙張、葦席等。運進的貨物有大豆、高粱、苞米、木材、煤炭、石頭等。有時連人帶貨一趟車運輸,貨物到營口河北,再用船運到遼河南岸,從海上運往外地。溝營鐵路起著溝通關內外聯繫的作用,是一條重要的交通樞紐。
日據時代
在中國土地上發生的日俄戰爭,更加暴露了帝國主義的罪惡勾當。日本打敗俄國以後,日本人占領了溝營鐵路,然後委託清政府經營,清政府則聘請兩名英國人代管河北車站,一名段長,一名工程師,每人每月掙500塊現大洋。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控制了溝營鐵路,起初日本人十分重視該線,交由“滿鐵”經營,改稱河北線。並增設田家、庭田(曾家)、大同(榮興)簡易站,將田莊台站南移約3公里,置於魏家溝,以便於掠奪沿線物資及輸送開拓團,使其完全成為日本帝國主義掠奪和侵略中國東北的御用工具。
溝營鐵路的建成,也為中共地下黨開展工作提供了條件。1930年5月,中共滿洲省委派陶鳴、李芳(女)夫婦到營口恢復發展交通網,陶、李二人與先前來河北車站的歐陽強組成幹事會,重點做鐵路工人的工作,先後發展熊殿瑞、鄧福林、李洪柱、王玉珍(女)等人入黨,組成中共營口特別支部,歐陽強任書記,陶鳴、李芳任委員。營口特支的活動地點設在熊殿瑞獨身居住的河北"一溜窮"小街的獨門獨院小屋,在這裡接待上級黨組織的交通員,處理檔案、信件,製作、印刷傳單和標語。1930年12月11日,在滿洲省委巡視員的指導下,營口特支領導鐵路工人進行罷工。400多名工人集合起來,高呼口號,包圍了工務段、機務段段長和車站站長辦公室,並派出代表向鐵路當局提出要求,限3天答覆。經過一番鬥爭,鐵路當局被迫給工人補發了當年的"花紅",還給工人發了部分煤。這場鬥爭終以工人的勝利而結束。
拆除鐵路
"九·一八"戰爭後,日本人收回了鐵路權,沿鐵路設關卡,不僅運輸一般貨物,還運輸軍需物資,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日本軍隊在戰場上屢遭慘敗,為了軍事防禦上的安全,採取挖肉補瘡的辦法,於1943年8月15日將大窪至河北間36.8公里溝營鐵路拆除,田莊台和河北兩個火車站被毀,溝幫子至營口之間的鐵路交通隨之中斷。拆毀的鐵軌和枕木全部被日本人用於補修沈安線和安東至釜山鐵路,以加強對中國物資的掠奪。
解放戰爭期間,我軍與國民黨軍雙方"拉鋸"時,又將大窪至溝幫子一段鐵路拆除。至此,溝營鐵路不復存在,其路基已成為營口河北至溝幫子一條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