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簡介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距鄉政府所在地40.00公里,距縣城148公里。該村轄平地、老街、等19個村民小組,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204人。全村國土面積48.00平方公里,海拔1,170.00米,年平均氣溫24.00℃,年降水量1,400.0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小麥等農作物。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耕地總面積3,851.00畝(其中:田313.00畝,地3,538.00畝),人均耕地1.37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等作物;擁有林地41853.1畝,其中經濟林果地6564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28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草地1,800.00畝;荒山、荒地3,240.00畝,其他面積21255.9畝。
村務公開
該村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4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851.00畝,一事一議籌勞200.00元,有固定資產65.00萬元。
農村經濟
2008年,該村農村經濟總收入496.4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85.82萬元,占總收入的57.5%;畜牧業收入154.34萬元,占總收入的31%(其中出欄肉豬921頭,肉牛302頭,肉羊1960頭);漁業收入1.2萬元,林業收入90萬元,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收入2.46萬元,工資性收入4.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7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86人,在省內務工346人,到省外務工35人。
人口衛生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農戶645戶,共有鄉村人口2876人,其中男性1568人,女性1204人。其中農業人口2813人,勞動力1568人。該村以漢族、彝族為主。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706人,享受低保191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衛生所面積為36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新華彝族苗族鄉衛生院40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622戶。
文化教育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國小4所,校舍建築面積1907平方米,擁有教師17人,在校學生人,距離鎮中學40.00公里,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79人,其中小學生187人,中學生92人。
基層組織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11個黨小組,共有黨員59人,少數民族黨員55人,其中男黨員51人、女黨員8人,村委會有村支書、村主任、副主任組成。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37人。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全村有645戶通自來水,有637戶通電,有433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33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4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50戶。
該村到新華彝族苗族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40.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40.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輛,拖拉機5輛,機車6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5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5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3畝。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0戶;有19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9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結構住房為主,有64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資源性缺水、基礎設施差,生產難以發展,人民民眾發展基礎薄弱。。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烤菸、核桃產業發展及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