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鎮

沙市鎮

沙市鎮地處瀏陽市北大區中心、撈刀河上游。總面積129.8平方公里,轄9個行政村、3個社區,人口5.08萬。該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保持了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

基本信息

簡介

地處江西省吉安市永新縣西部,東鄰里田、台嶺,南連三灣,西接龍田、高溪,北依秋山,面積81平方公里,下轄七個行政村,83個村民小組,全鎮3750戶,總人口16531。距永新縣城21公里

沙市鎮沙市鎮領導會議
沙市鎮地處瀏陽市北區中心,是撈刀河畔正在升起的一顆璀璨明珠。該鎮區位優勢明顯,距省會長沙50km、黃花國際機場27km、瀏陽市30km、平江縣32km,106國道、永社公路穿鎮而過,交通便利。轄12個村(社區),地域面積119.8km2,人口5.2萬。
沙市鎮工業經濟以紡織服飾、皮革建築建材礦產化工食品加工化工塑膠、竹木加工、花卉苗木等七大產業為支柱,其中紡織服飾已有多年歷史,主要產品有亮西東服飾系列毛巾皮革服裝等,產品遠銷俄羅斯東南亞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作為瀏陽工業新區的子園、規劃面積達5平方公里、現已完成三通一平的沙市紡織服飾工業基地呈現蓬勃生機,吸引了眾多外來企業的關注。加大集鎮改造和建設力度,集鎮品位和對外形象不斷提升。建立了優質烤菸、綠色食品等生產基地,種植業養殖業逐步向專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
2004年,全鎮完成GDP2.66億元,財政收入1490萬元,人均純收入3160元。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逐步形成了烤菸蔬菜綠色食品油菜等特色優勢產業。2005年全鎮種植烤菸16081畝,建立生態優質基地2500畝、冬瓜基地3000畝、免耕油茶基地2000畝。楊林村沼氣池建設項目被列為國家項目。投資440萬元,完成土地整理1200餘畝。創辦以五福堂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為龍頭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走農業產業化經營之路。該公司生產的主要產品有22一蛇氨微他、御蛇酒系列、金經牛酒系列,其中御蛇酒系列曾獲國際科技創新金獎、國家星火計畫實施十擊年優秀項目獎、湖南省科技進步獎等22一蛇精氨微他獲國家火炬計畫項目獎。該公司也被授予國家衛生部保健食品定點生產企業、國家GMP論證企業、國家火炬計畫企業等稱號。目前,勤勞、樸實的沙市人民正朝著“創造一流業績,構建和諧沙市”的宏偉目標邁進。2005年,全鎮可實現GDP3.14億元,財政總收入1378萬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550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0元。各項事業發展迅速。沙市鎮發展第三產業潛力很大。該鎮對離市區較近行政村實施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組織引導當地農民利用村位優勢和傳統生產技術,進城拾遺補闕,發展服務城市生產生活的特色服務業,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已形成一批富有特色專業村,如下高坑運輸,北斗環衛、埔尾建築、高坑禽畜屠宰等。據統計,進城“兼業”農民已達3000人。有“倒水泥”專業隊21支,從業者200多人,市區十分之一新樓和道路的鋼筋水泥是由該鎮農民鋪就的。該鎮農民利用近城有利條件,購買60多部“後四輪”跑運輸,生意也不錯。182名農民進城當起環衛工人,每月有了固定收入。

經濟

沙市鎮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扣時代主題,搶抓機遇,充分挖掘優勢,勵精圖治、艱苦創業,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6913萬元,財政收入2983090元,人均純收入1965元,一個集農工貿於一體的新興集鎮已見雛形。
紅色旅遊
沙市鎮人傑地靈,物華天寶。在近代史上,毛澤東、賀子珍於一九二八年在本鎮塘邊村駐住兩個多月,領導人民進行革命,至今仍保留著毛澤東舊居和紅軍三十一團團部舊址,中央領導王震、肖克同志先後在本地發展紅軍,並領導了著名的“沙市戰鬥”,為共產黨的戰鬥史增添了光輝。沙市鎮是推介紅色旅遊的重要景點之一。
特色產品
農業綜合開發初具規模。在全面推行“良種良法”抓好糧食生產的同時,充分發揮土地資源,按照宜瓜種瓜、宜桑種桑、宜果種果的原則,努力打造沙市鎮“瓜果之鄉“的美譽。2004年,全鎮糧食種植面積1621公傾,糧食產時達9098噸,西瓜種植面積近2500畝。

沙市鎮沙市鎮會議室
交通設施
沙市鎮交通十分便利。319國道穿越中部,分文鐵路與之隔河同行,鄉級公路相互通往。2004年,在全鎮幹部民眾的努力下,已完成了沙市至龍楠、沙市至張南、三房至上埠、沙市至旱山等四條水泥路,全長達10公里。今年又擬修建沙市至洛溪、沙市至塘邊村級水泥公路,將有望徹底解決本鎮境內以往行路難的問題,有助於農產品的順利流通。
資源
沙市鎮資源豐富。水利電力資源豐富,境內建有官陂、源陂和長明灣水庫等水利工程,灌溉糧田數萬畝,2004年乘全縣大力招商之東風,沙市鎮分別建有官陂電站,年發電量達500萬千瓦。在本鎮洛溪--塘邊山脈,鐵礦石的貯量非常豐富,鎮黨委、政府通過招商引資,引進興建了洛溪鐵礦,改善了當地的經濟結構。

農業產業化

沙市鎮沙市鎮超市
沙市鎮推進農業產業化有新思路。錯落有致的花卉苗圃內,鬱金飄香,凌霄鬥豔,鐵木蔥鬱,枳木嫣紅;綠草如茵的山坡上,牛羊成群,膘肥體壯......這是沙市鎮以“樣板帶路、典型引路、大戶帶動”為思路,推進農業產業化結出的豐碩成果。

沈潭是醴陵的一個農業大鎮,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農民種什麼不種什麼,政府行政干預較多,由於市場把握不準,往往導致好心辦壞事,農民增收緩慢。該鎮黨委、政府認真吸取以往的教訓,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不再搞行政命令,而是確立了“樣板帶路、典型引路、大戶帶動”的新思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抓好龍頭企業和生產基地建設上,以此來輻射和帶動全鎮的農戶,加快全鎮的農業產業化步伐。

政府的全力引導和扶持下,該鎮已建起的大型農業產業基地有3家,家家發展勢頭良好。“恆潔實業”基地占地100餘畝,主要以種草養畜為主,發展生態農業和立體農業,基地內有黑山羊500多頭、菜牛50多頭、肉狗100多隻,預計可創利稅20萬元。“世紀春”花木基地,占地170餘畝,已有花木品種100多種,花木產品暢銷省內外。生豬養殖基地已形成產銷一條龍的良好格局,有年出欄生豬超過100頭的大戶23戶,年出欄超過50頭的214戶,另外還有生豬販運大戶12戶。

基礎設施

沙市鎮交通便利,地理條件優越,周邊鄉鎮物流多在此集散。做大做強紅色農場冰糖橙,蜜桔等果業,抓好四大建設,就是要搞好城鎮建設,把沙市鎮建設成為中心集鎮;搞好飲水工程,解決沙市鎮近2萬人的飲水難問題;抓好農網改造,實現全鎮用電安全,確保農場用電質量;抓好小康示範村建設。沙市鎮一方面以農村“五通”工程為重點,著力推進路網水網電視網等“民心網路”的建設和維護。成立了村道維護工作小組,落實村道綠化及維護工作。積極推進自然村道硬底化建設,投資400多萬元,完成5條自然村道,通車裡程達6.58公里。加強了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在上級的大力支持下,加大投入,完成水利設施維修、除險加固工程12宗,疏淤工程53宗,改善治澇面積5000多畝,改善灌溉面積4000多畝,為確保旱澇保收打下良好的基礎。計畫投入450萬元,重點推進臘圃陂灌田改造工程和西境村冬瓜生產基地農田標準化建設。另一方面,配合旅遊業發展的趨勢,加強了市政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管理。大力整治墟內空置荒地,加強對主幹道(增派公路)兩旁及墟內違章建築的清理整治,拆除違章建築100多間共10000多平方米。基礎工程的推進,投資環境的改善,為營造適宜創業和安居的環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湖南省瀏陽市沙市

 

沙市鎮地處瀏陽市北大區中心、撈刀河上游。總面積129.8平方公里,轄9個行政村、3個社區,人口5.08萬。近年來,該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保持了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
2004年,全鎮完成GDP2.66億元,財政收入1490萬元,人均純收入3160元。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逐步形成了烤菸、蔬菜、綠色食品、油菜等特色優勢產業。2005年全鎮種植烤菸16081畝,建立生態優質稻基地2500畝、冬瓜基地3000畝、免耕油茶基地2000畝。楊林村沼氣池建設項目被列為國家項目。投資440萬元,完成土地整理1200餘畝。
2006年3月,原赤馬、沙市兩鎮合併成立新的沙市鎮,新沙市鎮距黃花國際機場27km,距瀏陽市區30km,平江縣32km, 106國道、永社公路穿鎮而過,交通便利,是瀏陽市北區的中心地帶。地域面積209km2,轄19個村(社區), 6. 5萬人。2005年,全鎮完成生產總值4.03億元,財政收入完成1701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580元。
新沙市鎮將工業發展擺在重要位置,作為湖南省瀏陽生物醫藥園的子園的沙市紡織服飾工業小區列入瀏陽市十大重點工業小區,享受生物醫藥園優惠政策,小區內三通一平等基礎設施基本成型,是理想的投資興業之地。目前,已有多家企業入園,發展來勢喜人。
新沙市鎮旅遊資源豐富,其中赤馬湖常年山清水秀,風景秀麗,長沙市水上運動基地就落戶於此,曾成功舉辦了湖南省青少年賽艇、皮划艇比賽和中國第五屆城市運動會沙灘排球比賽,是旅遊休閒的好去處。

重慶市雲陽縣沙市鎮

  沙市鎮是1992年建制調整時由原雲陽縣沙沱區沙市鄉和上坪鄉合併而成的建制鎮,位於湯溪河畔,居雲陽縣最北端,東與奉節毗鄰,北與巫溪接壤,距新縣城89公里,素有雲陽“北大門”之稱。全鎮幅員面積85平方公里,轄15個行政村和1個街道居委會,總人口22630人。
沙市鎮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大鎮,盛產水稻,玉米等農作物;經濟林木以中華聖桃、茶葉、香桂、大梨、棗等為主導項目,面積達7000畝左右;養殖業重點發展山羊、毛豬、蛋雞等特色產業;深加工業以大理石廠、“毛佳山泉”純淨水廠和環保建材廠為龍頭企業。
沙市鎮交通便利,通訊快捷,人居環境改善。全鎮修道鄉村公路148公里,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省道渝巫路貫穿沙市場鎮,沙市場鎮成為雲陽、巫溪兩縣客運、貨物運輸的中轉站,帶動了沙市經濟的發展。全鎮行動電話網路覆蓋率達100%,實現了村村通電話,8個村安裝了加密電視,寬頻網路進村的日子指日可待。全鎮完成了農網改造,6個村完全解決了人畜飲水難問題,危房排除,危房戶住進了新居。
“打造沙市邊貿鎮,繁榮雲陽北大門”是沙市人民既定的宏偉目標。在縣委縣府的堅強領導下,沙市鎮黨委、政府因地制宣,因勢利導,積極出台優惠政策,大力改善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著力調整產業結構,帶領著全鎮人民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更加飽滿的熱情,為沙市更加燦爛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奮鬥。
沙市鎮是1992年建制調整時由原雲陽縣沙沱區沙市鄉和上坪鄉合併而成的建制鎮,位於湯溪河畔,位居雲陽縣最北端,東與奉節毗鄰,北與巫溪接壤,距新縣城89公里,素有雲陽“北大門”之稱。全鎮幅員面積85平方公里,轄15個行政村和1個街道居委會,總人口22630人。
【自然地理】
沙市鎮處於沙沱向斜,富藏煤礦、鐵礦。溝壑縱橫,海拔高差大,屬亞熱帶氣候,有湯溪河穿境而過,動植物種類繁多。
【地理位置】
沙市鎮位於雲陽縣北部,距雲陽鎮56千米。轄1個社區,8個行政村。雲(陽)(巫)溪公路過境。
【經濟總貌】
沙市鎮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大鎮,盛產水稻,玉米等農作物;經濟林木以中華聖桃、茶葉、香桂、大梨、棗等為主導項目,面積達7000畝左右;養殖業重點發展山羊、毛豬、蛋雞等特色產業;深加工業以大理石廠、“毛佳山泉”純淨水廠和環保建材廠為龍頭企業。水利建設以沙市水電站為龍頭。現有大寶龍等四家煤礦常年生產,農村大力開發利用沼氣資源,建設生態林園新村。沙市鎮交通便利,通訊快捷,人居環境改善。全鎮修道鄉村公路148公里,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省道渝巫路貫穿沙市場鎮,沙市場鎮成為雲陽、巫溪兩縣客運、貨物運輸的中轉站,帶動了沙市經濟的發展。全鎮行動電話網路覆蓋率達100%,實現了村村通電話,8個村安裝了加密電視,寬頻網路進村的日子指日可待。全鎮完成了農網改造,6個村完全解決了人畜飲水難問題,危房排除,危房戶住進了新居。集鎮建設如火如荼,按照“保護一條老街,建設一個新區”的原則大力推進城鎮化。
【沿革】清末民初屬北岸崇善里黃連甲,民國中後期置沙沱鄉,1958年建沙市公社,1983年改鄉,1992年建鎮。1997年,面積85平方千米,人口2.1萬,轄沙市、箭樓、樅樹、新路、興家、龍池、柿坪、付莊、田壩、新橋、上坪、丁家、鎮江、秀家、胡埡15個行政村和沙市1個居委會。2006年轄湯溪源社區以及箭樓、樅樹、新路、龍池、興家、柿坪、付莊、新橋、上坪、丁家、秀家、鎮江、胡埡13個行政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