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澄潭江鎮位於瀏陽東南部,東起文家市鎮,西接大瑤鎮,南同江西省上栗縣毗鄰,北與荷花、高坪接壤。1995年由原來的澄潭江、大聖、山下三鄉合併而成。澄潭江鎮總面積157.83平方公里,人口5.86萬,現有12個村,2個居委會。東南幹線、大文公路從縱橫兩向貫穿其境,南川河橫貫其中。澄潭江鎮共有企業171家,花炮、煤炭是澄潭江鎮的支柱產業,特別是煤炭的儲存量占全市的90%以上。
鎮黨委政府以創建“五好”鄉鎮黨委和長沙基層黨建示範點為重點,以黨建工作為龍頭,狠抓各項工作的落實。鎮域經濟和社會事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2004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14.78億元,增幅高達45%;完成財政稅收5113萬元,比2007年增加1600萬元,增長45.8%,其中完成地方收入1128萬元,增長47%;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億元,與財政稅收保持同步穩健增長;工業總產值達到9.86億元,工業企業對澄潭江鎮財稅工作的貢獻率達到92%;農民人平純收入4128元,比2007年增加780元,增長24%。2005年,該鎮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億元,財政稅收突破62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600元。

歷史沿革
澄潭江鎮是1995年撤區並鄉後,由原澄潭江、大聖、山下三個鄉鎮合併而成。東鄰中和、文家市,北靠荷花、高坪鄉,西與大瑤鎮接壤,南與江西省萍鄉市交界。鎮域面積157.83平方公里,其中水田1.9萬餘畝,山林18.8萬畝,轄14個村(社區),有人口5.9萬人。境內,南川河全長35華里,橫貫澄潭江鎮。相傳因南川河上至沿潭灣,下至大瑤伍家洲潭,共有大小深淺不等的28座水潭相串成珠,得名澄潭江。澄潭江鎮東鄰文家市鎮,南接江西省萍鄉市,西與大瑤鎮接壤,北靠高坪鄉,總面積157.83平方公里,人口5.86萬,是湘贛邊境經貿交易樞紐。南川河上從沿潭灣起,下至大瑤伍家洲潭,長35華里,共有28座潭,因潭多而得名冗潭江,河水長年澄清見底,清朝末年演變為澄潭江。1995年撤區並鄉後,由原屬大瑤區的澄潭江、大聖、山下三鄉合併而成。
下轄村
產業資源
花炮、煤炭是該鎮的兩大主柱產業。近年來,鎮政府圍繞“黨建指引,環境最佳化,金融支撐,安全保障,集團組建”的經濟整體發展思路,工業企業蓬勃發展。2006年新組建的瀏陽市慧總包裝有限公司預計年產值2000萬元,拉長了澄潭江鎮花炮產業的產業鏈。對煤炭企業進行規範整治,引導其走規範化、集約化之路,新組建了瀏陽市泰能礦業有限公司。到2006年7月底,澄潭江鎮共組建企業157家,其中年產值過5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45家。2005年實現財政稅收6068萬元。
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大。該鎮槐樹村建立了“湘薴三號”無性繁殖嫩梢插扦和新品種多倍體一號苗圃基地。農業招商引資有新的突破,投資400萬元的鐘鼓潭水電站正加緊建設之中,投資200萬元的達坪林場已經啟動。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2003-2006年澄潭江鎮融資3000多萬元,實現村級主幹道水泥路硬化82公里,2003年即成為全省第一個實現“村村通”水泥路的鄉鎮。2006年上半年,投資20多萬元,以集鎮街道電網按規劃全面改線布局,新裝路燈50餘盞,改線1500餘米,實現了城鎮五條主要街道全面亮化,美化了城區夜景。同時,對信用社門口段街道改舊新建,方便了街道居民生活。新建沿自來水廠街道300米,吸收16戶山區村民沿路建房置業。垃圾場的規劃選址全面完成,己與90%征地戶達成協定。毛坪紙廠搬遷正在積極協商解決之中。計畫生育工作堅持以人為本。全面推行計畫生育村民自治和“關愛女孩”行動,全面開展優質服務,鎮計生服務所2004年被評為湖南省級示範所。
經濟發展
經濟總量持續增大,綜合實力穩步提升。始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實現了鎮域經濟的穩步增長。2007年澄潭江鎮實現工業總產值16.48億元,完成農業總產值1.6億元,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7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668元,實現財政收入6401.6萬元,經濟實力保持了瀏陽市十強鄉鎮之列。經濟結構不斷最佳化,發展後勁持續增強。一是花炮傳統產業提質增效。潭江鎮鞭炮煙花生產源遠流長,一直是瀏陽市的花炮產業大鎮,澄潭江鎮現有各類花炮企業110餘家。致力於提質增效,引導和推進花炮企業調整生產布局,對廠房進行安全改造;採用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和新機械進行生產,實現了產品更新換代,擴大了生產能力,提高了產品質量,提升了經濟效益。僅2007年,海源出口花炮廠註冊了“海蚌”牌商標,籌建了自己的網站,其魔鞭產品已占到夏威夷市場份額的60%以上;恆天煙花公司實現了澄潭江鎮自營出口權企業零的突破;天宇金華公司引進高空煙花安全燃放系列新產品的專利技術,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展新、天宇公司各投資200萬元,新引進二套全自動生產線,增強了企業發展後勁;鑫祥等12家花炮企業順利實現轉產生產新產品;萬奇、天宇、永發、昌泰、大聖等9家企業年產值過千萬元,年產值上500萬的企業達到46家,2007年, 澄潭江鎮花炮企業完成總產值5.5億元,其中出口交貨值2.3億元。二是煤炭資源產業規範提升。該鎮是瀏陽市的煤炭資源重鎮。煤炭儲量、產量占全市80%以上,也是鎮域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2007年,重組並規範了煤炭企業,經過整合提升,實現了煤炭礦山的保護型開採、安全型和環保型開採,提高了資源利用率,有效提高了生產能力和產業的內聚力,吳家沖煤礦被評為瀏陽市十家模範集體之一。三是招商引資外向拉動。積極組織招商活動,2007年實現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250萬元,到位外資20萬美元。新增新上了恆強化工、慧總包裝、恒隆金屬等非花炮類規模企業,實現了多元化發展的良好態勢。
基礎設施

社會保障和救助更加有力。組織了對1.2萬名農民進行了農業實用技術、務工技能和三產服務技能的培訓,推進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將工傷保險納入企業安全生產條件之一,有效擴大了工傷保險覆蓋面,維護了職工和企業的利益。完善了社會保障體系,實施五保戶安居工程,投資150萬元建成了百人敬老院,並對散居五保戶危房進行全面改造,及時發放了各種救濟、救助、優撫資金,弱勢困難群體最低生活得到保障。科技創新成績斐然。積極開展科普知識、實用技術培訓和科技下鄉和科普集市活動,培育了一批科技致富帶頭人;積極鼓勵科技創新,湧現了一大批科技發明和科技創新人才;科技對澄潭江鎮經濟發展的貢獻率不斷提高。計畫生育穩步推進。加強計畫生育服務站的視窗建設,創建了省級示範性計畫生育服務站;通過組織“關愛女孩”行動,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優生優育宣傳等活動,民眾的生育觀念有了較大的轉變;將工作重心下移,形成了計畫生育村民自治機制;紮實開展獎勵扶助工作,強化流動人口管理,突擊重點對象的措施落實和社會撫養費徵收,穩定了低生育水平。醫療衛生健康發展。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機構健全,投入保障有力;新建了鎮衛生院、衛管所和14個村級衛生室;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惠及到澄潭江鎮農民,2008年度農民參合率已達90.2%,農民就醫難突出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教育質量不斷提高。順利完成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先後完成了槐樹完小等15所學校的“三改一加強”工程項目,校園環境得到最佳化,加強了教師隊伍建設,教育質量進一步提升,2007年,澄潭江大聖學區初三教學綜合評估名列南區第一名。文化活動蓬勃開展。宣傳法制文化站的創建,推動了民眾性文體活動的廣泛開展。目前,澄潭江鎮建有鄉鎮文化服務中心、村級公共圖書館7個,文化室5個,經常性農民戲劇演出團2個,農民腰鼓隊12個,文化體育協會11個,民眾文化活動普遍開展。以農民自編自演的揭露“六合彩”之害的花鼓戲《夢》在全市公開巡迴上演,得到了廣泛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