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汪曉雲,男,漢族,1966年4月生,浙江省常山縣人,北京綠東國創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農藝師、總設計師。
現兼任中國農業工程學會設施園藝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農學會農業科技園區分會常務理事,中國農業科技園區首批專家,中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企業星級評定專家,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設施農業研究所客座研究員,中國農科院農經所現代農業發展研究室客座研究員,《農業工程技術·溫室園藝》雜誌特約撰稿人等職。
榮譽與成就
從事蔬菜無土栽培技術研究和推廣工作20多年,從事觀光農業、都市農業的規劃設計、研究創新工作10多年。1995年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2008年獲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2009年獲國家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到目前為止已獲國家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新申請發明專利2項,發表論文及科普類文章50多篇,參編著作3部。多年來參加中國農業工程學會設施園藝學術年會、農業科技園區論壇會、溫室行業年會30多次,舉行學術報告及經驗交流、案例分析20多場,技術講座多次,在國內設施農業、農業科技園區、休閒觀光農業等領域享有較高的知名度。由其策劃、規劃、設計和指導的農業科技園區、觀光農業、主題公園項目在國內得到廣泛的認同和好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引領我國都市型觀光農業發展和推動設施園藝科技創新的作用。
工作經歷和主要業績
(一)、學習與工作經歷
1983年10月至1985年6月,在浙江省常山縣農業技術學校就讀農學專業。
1985年7月,在老家從事農技服務工作,主抓糧油作物和高山罐藏加工番茄的栽培技術指導。
1989年9月,經餘杭縣的科技帶頭人邵壽生先生推薦到浙江省農科院園藝所無土栽培課題組(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無土栽培研究中心)工作,並跟隨我國著名的番茄與蔬菜無土栽培專家張德威老師,開始學習並參與研究蔬菜無土栽培技術。
1990年至1992年,浙江省農科院與日本島根大學開展無土栽培合作研究期間,與日本專家山田恭士先生配合了兩年的科研工作,同時還得到了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李式軍教授的多次現場指導。
1992年至1996年期間,以紮實過硬的專業技能,被浙江省農科院張德威老師多次派到廣東省農科院蔬菜所、雲南省農科院園藝所、深圳食品進出口公司副食品生產基地、上海金山、江蘇無錫、浙江寧波等地的科研單位和生產企業,開展蔬菜無土栽培技術的合作研究和生產指導工作。
1997年6月辭職,來到北京市昌平區北京綠天使農業科技公司工作,負責公司基地的管理和蔬菜栽培技術;99年1月被聘為北京田宇生態農業示範園技術顧問。
1999年6月,受聘到北戴河集發農業綜合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主持集發農業觀光園的項目策劃、設計與技術指導,擔任技術部經理兼總農藝師。
在北戴河集發農業觀光園工作期間,首次把“牆面立體無土栽培技術”這項國家發明專利進行大面積的實踐套用,打造了國內第一家以蔬菜立體無土栽培模式布置的溫室生態餐廳。在此期間還研發了“斜插式立柱無土栽培、果選單株箱式基質栽培”模式,開展了“屋頂菜園、屋頂花園、水上菜園、水上花園”等創意農業模式的實踐探索。以上這些創新模式的成功實踐,得到國內許多知名專家(中國農大張福墁教授、浙江農科院張德威研究員等)的認可和好評。使北戴河集發農業觀光園很快成為我國北方地區極具影響力的農業園區之一。中央電視台2套和7套的相關欄目先後多次前往進行採訪報導,央視7台《科技苑》與《致富經》欄目做了多次科技專題。
在北戴河工作期間,汪曉雲還主持制定了河北省秦皇島市五種蔬菜(番茄、青椒、黃瓜、西葫蘆、生菜等)生產技術與蔬菜品質的“綠色食品地方標準(DB1303/T139-143-2002)”。
2003年以來,作為技術顧問繼續對集發園區進行技術指導,先後把“蔬選單株高產栽培、巨人南瓜栽培、紅薯空中結薯技術、移動式管道栽培新技術”等導入該園,進一步提高了集發農業觀光園的科技內涵與觀光亮點。
(二)、在中國農科院工作期間的經歷和業績
2003年2月,受聘為中國農科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設施農業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負責研究院的重大科技工程——溫室設施栽培技術展示項目,參與相關課題的研究與模式創新。同時,兼任研究中心下屬的北京中農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面向全國開展設施農業與觀光園藝相關技術的示範與推廣實施工作。
2003年3月至10月,在研究院的試驗溫室中成功培育出“國內第一棵單株結瓜3021條的黃瓜樹”。
2003年9月至2004年4月,負責山東壽光第五屆蔬菜科技博覽會上的科技展示項目實施,成功培育展示出單株結瓜4608條世界最高記錄的“黃瓜樹”。同時還培育出單株超高產的“西紅柿樹、茄子樹”。
2004年9月至2005年4月,負責山東壽光第六屆蔬菜科技博覽會上的科技展示項目實施,培育展示出單株超高產的“西紅柿樹、辣椒樹、茄子樹、黃瓜樹、西瓜樹”等。
2005年9月至2006年4月,負責山東壽光第七屆蔬菜科技博覽會上的科技展示項目實施,培育出了單株結瓜80多個果實的“甜瓜樹”,同時展示了甘薯無土栽培“空中結薯”技術;西瓜、南瓜“水中結瓜”技術等“逆向思維”的創新模式。
2006年9月至2007年4月,在第八屆壽光蔬菜科技博覽會上,繼續負責有關科技展示項目的策劃與實施。
2003年5月至2004年6月,策劃、設計、指導實施了石家莊市農科院農業科技園“珍奇瓜果溫室”項目;
2003年10月至2005年8月,策劃、設計、指導實施了北京豐臺區南宮世界地熱博覽園“溫室主題公園”項目的建設與技術服務。
2005年10月至2006年12月,策劃、設計並指導實施了山東濟寧農高園的觀光展示項目。
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設計並指導實施了北京大興龐各莊鎮“西瓜反季節栽培和西瓜單株高產栽培”項目,把西瓜的上市採收時間準確安排到元旦至春季期間。
2006年2月至2007年12月,策劃、設計並指導實施了上海都市農商社“上海都市菜園”項目。
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設計、指導實施了廣東省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金穎科技園的設施農業展示項目。
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策劃、設計並指導實施了遼寧省瀋陽市農科院科技園的溫室設施農業展示項目。
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參與北京市順義三高農業科技示範園·蔬香苑·溫室的設施蔬菜栽培技術提升改造項目。
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策劃、設計並指導深圳寶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溫室設施栽培與觀光展示”項目。
2007年2月至2007年12月,策劃、設計並指導實施了河北廊坊金豐農科園三座溫室主題展示項目。
2007年11月至2008年2月,策劃、設計並指導實施了天津市北辰區萬源龍順度假莊園溫室科技展示項目。
2007年12月至2008年2月,策劃、設計並指導實施了天津市西青區水高莊現代化溫室“都市型設施園藝新技術”展示項目。
(三)、成立北京綠東國創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後的業績
2008年4月,開始創建北京綠東國創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2008年5月,策劃、指導實施北京蟹島度假村“三點鐘農業園”項目;
2008年4月,策劃、設計並指導山東省蒼山縣現代農業示範園的溫室設施栽培技術展示區和“錦繡蒼山“溫室主題展館的項目建設。
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策劃、設計並指導黑龍江農墾局哈爾濱分局香坊農場(北大荒現代農業示範園)的溫室觀光和科技展示項目。
2008年5月至9月,設計並指導北京農業技術推廣站特菜大觀園智慧型溫室的蔬菜無土栽培技術項目。
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策劃、設計並指導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天福祥農業科技園區“溫室設施栽培和觀光展示”項目。
2008年8月至2009年4月,指導河北灤平現代農業示範園的溫室設施栽培技術服務項目。
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策劃、設計並實施山西省靈丘縣現代農業示範園的建設與技術服務項目。
2008年8月,與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蔣和平教授合作完成廣東省珠海市金灣區“台灣農民創業園”的規劃設計項目。
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策劃、設計並指導實施北京龐各莊老宋瓜園西瓜主題公園項目。
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再次承擔天津市西青區水高莊東淀都市農業博覽園溫室展示項目的改造提升。
2009年4-10月,策劃、設計、承建寧夏園藝產業園“塞上新天府與回鄉新園藝”兩座特色溫室景觀與植物栽培工程項目;
2010年5月,與中國農科院蔣教授合作完成“四川梓潼生態養生谷”的規劃項目。
2010年3-9月,策劃、設計、承建青海樂都高原特色農業示範園“科技展示區”的交鑰匙工程項目。
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策劃、設計、承建吉林延邊國貿農業科技園的溫室設施栽培與觀光展示項目。
2011年3-6月,策劃、設計、承建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現代農業科技展示項目。
2011年5月,策劃、設計、指導黑龍江省農墾閆家崗農場設施農業項目。
2011年8月,策劃、設計、承建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設施農業展示示範項目。
2011年7月,承擔吉林省和龍市雙泉河生態觀光農業項目的規劃設計。
2011年8月,承擔江蘇鎮江十里長山生態園規劃設計項目。
園藝技術創新和新觀點的提出
1、2004年11月,提出了“無土栽培營養液梯級利用”的概念。為實現無土栽培營養液的高效合理利用,減輕養分不平衡和植物“化感作用”物質的積累,減輕根部病害發生,最終實現營養液無污染零排放探索出一條新途徑,在研究上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發表論文一篇。
2、2005年,研究並提出了“甘薯周年無土栽培連續結薯技術”的栽培新模式,培育出單株冠幅面積達200多平方米,結薯40多串,累計結薯重量達1200公斤的巨型甘薯樹,實現了甘薯無土栽培連續結薯和多年栽培的目標,央視7台科技苑欄目、科技日報頭版分別做了報導,發表論文2篇,獲國家發明專利2項。
3、2006年2月,研究設計出“可移動式管道水耕栽培”模式,並獲得了實用新型專利,該模式已在全國20多個園區推廣套用。
4、2006年8月,針對水培技術營養液污染和根系病害嚴重的問題,設計出一套“多功能水耕栽培裝置”,從工程角度解決營養液的污染問題,減輕栽培風險。已獲得實用新型專利,現已在全國10多個點推廣套用。
5、2008年6月,對原牆面立體栽培模式進行了創新提高,設計出“鏈條式組合立體栽培牆裝置”,專利號:ZL 2008 2 0109103.1
6、在溫室功能拓展方面,於1999年在北戴河工作期間率先將溫室蔬菜栽培與餐飲業、休閒服務產業結合。提出了“溫室公園、溫室超市、溫室生態餐廳”等新概念,使溫室建築向生活休閒、餐飲的民用建築發展,拓展了溫室的使用功能。
7、2010年4月,推出農耕養生與大回歸的理念。
8、2010年6月,設計發明“生物立體生態培養的方法和技術”,並申請國家發明專利,申請號:201010207090.3。
9、2011年4月,發明“多功能無土栽培的方法及設施裝置”。
10、2011年6月,發明螺鏇仿生立體水培柱模式。
參加社會活動和學術活動
1、應邀參加第3、4、5、6、8、9、10屆中國農學會農業科技園區論壇會,遞交論文並作大會報告。
2、參加2004年在華中農業大學、2008在中國農業大學、2010年在寧夏大學召開的“中國設施園藝工程學術年會”上做專題報告。
3、從2004年開始,連續參加歷屆“中國溫室”行業年會,並在04、07、08、09年年會上做專題報告。
4、2009年7月,在寧夏大學舉辦的中國園藝學會設施園藝學術年會上做“寧夏園藝產業園特色溫室設計案例”的報告。
5、2010年4月28日,應農業部邀請在昆明舉辦的特色農業與產業化發展培訓班上講授“特色農業及其發展現狀”、“我國休閒觀光農業的主要模式和發展現狀”的專題。
6、2011年1月16日,參加“愛我中華、奉獻農業”第二屆農科教推優秀單位和優秀人物表彰大會,被授予十大優秀栽培專家。
7、2011年5月19日,應北京林業大學董麗教授邀請給觀賞植物專業研究生做“農業主題公園發展現狀和展望”的主題報告。
8、2011年9月17日,參加在長春舉辦的中國設施園藝發展論壇,遞交論文一篇、綜述文章一篇,並做“蔬菜無土栽培模式創新與實踐套用”的論壇報告。
成果、專利及獲獎證書
1、浮板毛管無土栽培設施及配套栽培技術
95年浙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第7完成人
2、垂直與斜面無土栽培的方法和裝置
發明人: 汪曉雲
國家發明專利:ZL99 1 00342.x
國際專利主分類號:A01G 31/00
3、無土栽培草坪卷 發明人:汪曉雲
實用新型專利:ZL99 2 00727.5
4、一種立柱式無土栽培裝置 第1發明人
實用新型專利:ZL03 2 75638.0
5、一種牆面立體無土栽培裝置 第2 發明人
實用新型專利:ZL03 2 75639.9
6、可移動式管道無土栽培裝置 第 2發明人
實用新型專利:ZL2006 2 112952.3
7、多功能水耕栽培設施裝置
實用新型專利: 200720148895.9 第 2發明人
8、塊根(莖)類作物吸收根-塊根功能分離栽培方法
發明專利:ZL 200710122589.2
發明人:楊其長、汪曉雲等
9、一種甘薯根系功能分離栽培空中連續結薯裝置
實用新型專利:ZL200720190763.2
發明人:楊其長、汪曉雲等
9、都市型設施園藝栽培模式創新與配套裝備研究
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No 2008農-2-001-06
10、都市型設施園藝栽培模式創新及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推廣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09-J-251-2-13-R09
11、一種組合式牆面立體無土栽培裝置
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ZL 2008 2 0109103.1
發明人:汪曉雲
12、生物立體生態培養的方法
發明專利申請號:201010207090.3
發明人:汪曉雲
13、多功能的基質無土栽培方法和裝置
發明專利申請號:201110068853.5
發明人:汪曉雲
14、螺鏇仿生形立體無土栽培裝置
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號:201120202956.1
發明人:汪曉雲
15、窗格鏈條式立體無土栽培裝置
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號:201120226841.6
發明人:汪曉雲
文章、論文、著作
1、黃廣學、汪曉雲等,日光溫室春茬番茄“大紅一號”高產栽培技術,
蔬菜,2001.03. 123(3):10-12
2、汪曉雲,彩色甜椒無土栽培技術 ,
農村實用工程技術,2001.10:8
3、汪曉雲、江浩,草花的無土栽培技術
中花園藝,2001.10:
4、汪曉雲、王全會,農業觀光園的功能設定和建設思路,
溫室園藝,2003.1:7-8
5、汪曉雲,溫室的功能拓展與綜合利用,
溫室園藝2003.2:18-19
6、汪曉雲、韓冬華、李曉紅,基質無土栽培常見生育障礙的診斷和防治
溫室園藝,2003.6:17-18
7、汪曉雲,“SARS”對都市農業園區發展的機遇和挑戰,
溫室園藝,2003.7:6-7
8、汪曉雲,如何提高農業科技園區的生命力,中國農業科技園區10年回顧與展望
2003.11第四屆中國農業科技園區論壇交流材料:80-84
9、楊其長、汪曉雲、魏靈玲等,黃瓜單株高產無土栽培技術研究,生物學通報,2004.04,VOL.39 NO.4:20-22。
10、汪曉雲、魏靈玲,都市型農業園區在現代城市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國農業科技園區十年回顧與展望, 翟虎渠,許越先,陳建華 主編 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4.6. 113-114
11、汪曉雲,番茄長季節栽培的關鍵技術,第四屆全國設施農業年會資料彙編-中國農學會2004.8.41-43
12、汪曉雲,溫室生態餐廳的建設和發展,溫室園藝2004.11:14-15
13、汪曉雲、陸樺、王海鵬等,最佳化作物生長環境的設施配置及調控技術
溫室園藝,2005,5:32-34
14、汪曉雲、張成波、徐師華等,東南沿海地區“夏糧冬菜”栽培模式的探討
溫室園藝2005.6:22-24
15、汪曉雲、馬永柱,設施油桃中間砧木休眠特性對接穗開花和果實成熟期的影響 ,溫室園藝2005,11:24-25
16、汪曉雲、段發民等,南果北種專題(一)香蕉的設施栽培技術
溫室園藝,2005.12:
17、汪曉雲、段家福,魏靈玲等,南果北種專題(二)百香果的設施栽培技術
溫室園藝,2005,1:54-55
18、汪曉雲、段家福,魏靈玲等,南果北種專題(三)火龍果的設施栽培技術
溫室園藝,2006,2:56-57
19、汪曉雲、王利府,蘭焱等,南果北種專題系列(四)甜楊桃的設施栽培技術
溫室園藝,2006,3:60-61
20、汪曉雲、王利府,蘭焱等,南果北種專題系列(五)番木瓜的設施栽培技術
溫室園藝,2006.4:46-47
21、汪曉雲,南果北種專題系列(六)蓮霧的設施栽培技術
溫室園藝,2006.5:56-57
22、汪曉雲、王家明,南果北種專題系列(七)番石榴的設施栽培技術
溫室園藝,2006.6:52-53
23、汪曉雲、楊其長,劉文科等,甘薯周年無土栽培連續結薯技術
溫室園藝,2006.5:42-43
24、汪曉雲,南果北種專題系列(八)芒果的設施栽培技術
溫室園藝,2006.7:58-59
25、汪曉雲,蔬菜基質無土栽培的技術調控(上)
溫室園藝,2006.8:42-43
26、汪曉雲,蔬菜基質無土栽培的技術調控(下)
溫室園藝,2006.9:30-32
27、汪曉雲、楊其長,牆面立體無土栽培設施及配套栽培技術
溫室園藝,2006.10:34-36
28、楊其長、汪曉雲、魏靈玲等,無土栽培新模式—營養液梯級利用初報,
中國農學通報,2006.04,2006(4)V7:553-556;
29、汪曉雲,一份陽光、一份收穫.中國溫室2006溫室園藝.年會會刊
30、汪曉雲,花卉溫室設施配置及環境調控技術(上)
中國花卉報.2006.6.24.71期 設施.資材版 總第2244期
31、汪曉雲,花卉溫室設施配置及環境調控技術(下)
中國花卉報.2006.7.1.74期 設施.資材版 總第2247期
32、汪曉雲、楊其長,給土壤做“保健”
科技日報. 2006.7.27.產經周刊.農村科技版
33、楊其長、汪曉雲、魏靈玲,現代農業科技在都市農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006.10,第七屆中國農業科技園區論壇會論文集
34、汪曉雲、夏惠立、李平順等,綠色食品-番茄、青椒、黃瓜、西葫蘆、生菜,河北省秦皇島市地方標準,秦皇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2002-09-23發布2002-11-01實施,DB1303/139-143-2002
35、汪曉雲,設施園藝與觀光農業系列(1)觀光農業及其內涵
溫室園藝,2007.7:56-57
36、汪曉雲,設施園藝與觀光農業系列(2)觀光農業的功能設定
溫室園藝,2007.8:56-57
37、汪曉雲,設施園藝與觀光農業系列(3)觀光農業園的規劃設計要求
溫室園藝,2007.9:56-57
38、汪曉雲,設施園藝與觀光農業系列(4)觀光農業的溫室與栽培設施
溫室園藝,2007.10:56-57
39、汪曉雲,設施園藝與觀光農業系列(5)觀光農業的配套技術和品種搭配
溫室園藝,2007.11:56-57
40、汪曉雲,設施園藝與觀光農業系列(6)珍奇瓜果觀光栽培技術
溫室園藝,2007.12:56-57
41、汪曉雲,設施園藝與觀光農業系列(7)蔬菜樹觀光栽培技術
42、汪曉雲,設施園藝與觀光農業系列(8)葉菜立體觀光栽培技術
43、汪曉雲,設施園藝與觀光農業系列(9)設施果菜觀光採摘栽培技術
44、汪曉雲,設施園藝與觀光農業系列(10)設施農作物觀光栽培技術
45、汪曉雲,溫室功能的都市化與鄉村化定位
中國溫室2007溫室園藝年會會刊
46、汪曉雲、魏靈玲、牛靜,休閒農業的農作物觀光栽培
中國農學通報,2007年9月休閒農業專刊
47、楊其長、汪曉雲 第一、五章,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畫(農民科技教育)培訓叢書 工藝農業項目與技術,中國科協 中國農業科學院組織編寫
48、汪曉雲,如何建設高品位的觀光農業園 (本文獲第八屆論壇會優秀論文)
2008年 第八屆中國農業科技園區論壇會交流
49、周長吉、汪曉雲等 第8章,溫室無土栽培及設施
現代溫室工程 化學工業出版社
50、汪曉雲,無土栽培也有連作障礙問題
溫室園藝,2010,1:45-46
51、汪曉雲,植物水培的風險原因探討
北方園藝,2010,15
52、汪曉雲,特色農業與農業園區可持續發展
溫室園藝,2011,2
53、汪曉雲 都市農業功能拓展的高級階段---農耕養生
溫室園藝 2011,5;25-26
54、汪曉雲 觀光農業與觀光栽培的幾大影響因素
溫室園藝 2011,7;30-31
55、汪曉雲 創意農業給力三農
科技成果管理與研究 2011,9 第50期
56、汪曉雲 新型立體無土栽培模式與配套設施研究
中國設施園藝發展論壇文集 2011、9 26-28
媒體報導及專題採訪
1、北京晚報2003年9月報導“國內第一棵黃瓜樹”。
2、科技日報2005年5月9日報導,“甘薯空中結、摘了繼續生”。
3、2004年,接受中央7台農業頻道科技苑欄目做“牆上種菜”專題。
4、2005年,接受浙江省常山縣電視台“天南地北常山人”專題採訪。
5、2005年,接受中央7台農業頻道科技苑欄目做“甘薯空中結薯”專題。
6、2007年9月26日接受廊坊電視台“廊坊農交會第二展館”專題採訪。
7、2009年5月,接受香港鳳凰衛視做“寧夏園藝產業園”建設專題採訪。
8、2009年10月5日接受寧夏電視台“首屆中國寧夏園藝博覽會開幕會前”專題採訪。
9、中國技術市場報:2010年9月3日第13版,第十屆中國農業科技園區論壇特刊,集思廣益某發展、凝心聚智譜新篇“特色農業與園區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