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特點
特點是矮化自封頂,化自封頂,不搭架不整枝栽培,一般植株高度在30厘米至90厘米之間,分枝數多,匍匐、直立或半直立生長,花期較集中,果實多數橢圓形,也有方圓形和長橢圓形等,比普通栽培番茄略小,一般30克至120克,果皮比普通栽培番茄厚,耐貯藏運輸。
栽培技術
播前準備
選地:
種植番茄應選擇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1.0%),保水保肥力性強,通氣透
施基肥:
結合秋翻,畝施入腐熟的有機肥2-3噸(犁地前施入)、磷酸二銨10kg、尿素8-10kg、硫酸鉀肥5-10kg、過磷酸鈣20kg。
栽培模式
常規模式:使用90cm地膜,膜心距1.1-1.2m,一膜雙行,膜上行距55-60cm左右,膜間距55-60cm左右。
單溝單行:使用60-70cm地膜,膜心距0.9-1.0m,一膜一行。
寬壟雙行:採用65-120cm的薄膜膜下條播或膜上點播,溝心距1.4-1.6m,一膜雙行,膜上行距40-50cm。在滲水、保水性好、澆灌方便的地塊或下潮地及採用節水灌溉的地塊可採用此模式。
播種方式
育苗移栽:成熟早,前期用工量少,容易控制栽培密度,對田間濕度控制力度大。
膜下條播:用種量大,放苗時用工量大。
膜下點播:用種量小,容易控制保苗密度。
膜上點播:用種量小,前期省工,商情差時出苗困難。
其中育苗移栽和膜下點播是比較好的種植方式。膜上點播比較省工,但在墒情不理想、風沙大、土壤易板結的區域慎用。
灌溉方式
溝灌:灌水分布不均勻,容易造成田間濕度過大引發病害。
滴灌:在灌水的同時可隨水追肥,對田間濕度人為可控性強,便於病害的預防,是理想的番茄灌水方式。
滲灌:前期(出苗—頭水)容易缺水造成旱苗,需澆出苗水,促進苗期番茄根系的生長。其他栽培特點與滴灌相似。
注意事項
A、提倡細流溝灌、滴灌、滲灌,禁止大水漫灌。
B、灌水前聽好天氣預報,陰雨連綿前不準灌水,即灌水與降雨兩因素不能相遇。
C、高溫中午不宜灌水。
D、採摘前10天禁止灌水,採摘後視天氣及墒情再確定是否灌水。
E、採收期間在下潮地不灌水,其它地方也嚴格控制灌水。
F、嚴禁連續灌水,灌水時間間隔不得少於7-10天。
G、500-600米長的條田要採用開腰渠灌溉。
清溝扶秧
扶秧時間不宜過早,最適宜的扶秧時間是在第一果序果實著色期,以不影響灌水及噴藥為原則。操作時將溝內枝蔓、果實按自然生長狀態擺在壟上,禁忌大翻身,並注意不要將果實暴露在陽光下,以免造成日灼病。下潮地可不扶秧,隨采隨清溝。
要注意忌在陰雨連綿之前及雨停間隙扶秧。如果清溝扶秧操作不得法,可使10%
清溝扶秧是我們灌水前不可缺少的一項技術措施,而且是較嚴格的技術措施。如果採用滴灌、滲灌及單溝單行、寬壟雙行栽培就可以不扶秧或很簡單的扶一下就可以。以往有許多田塊,因清溝扶秧過早,會將帶花及帶幼果的枝條都擠落在壟上,對產量影響很大。故此提倡晚一點扶秧,待枝條基部果實長成,上部的也長的較大時,再進行扶秧有利於提高產量。提倡採用滴灌、滲灌及單溝單行、寬壟雙行栽培種植番茄。
行業現狀
由於受國內飲食習慣的影響,國內消費需求較小,根據Tomatoland統計數據,我國人均消費番茄製品量為0.6kg/年,國內消費需求僅為8.4萬噸,雖然基數較小,但年均增速約15%,增速遠高於世界3%的消費增幅。
我國番茄醬出口情況我國番茄醬以初加工原料醬出口為主,歐洲是我國番茄醬出口的主要市場。根據海關總署統計,2009、2010、2011年我國番茄醬出口量為分別80萬噸、103萬噸、114萬噸,占全球出口總量的35-39%左右。根據新疆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數據,2011年新疆出口番茄醬71.89萬噸,占全國出口總量的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