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溪鄉-簡介
池溪鄉政府辦公大樓池溪鄉政府駐池溪街,處東徑116°25′,北緯28°24′,池溪鄉平均海拔24.3米,國土面積89.8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65300畝,水面11600畝(可利用水面2290畝),耕地36000畝(水田29201畝,旱地6799畝),是個五山一水三分地一分道路和莊園的低丘陵濱湖地區。池溪鄉轄10個行政村,122個自然村,23200人,5100戶,有漢族和畲族兩個民族居住。池溪鄉境內有年產5萬噸普通矽酸鹽水泥廠一家,國營林場一個。2003年浙江金華科華集團公司投資2500萬元在境內興建南昌新世紀水泥有限公司,計畫上兩條普通矽酸鹽水泥生產線,每條生產線年產水泥15萬噸,現已開工第一條生產線。由江西長青牧業有限公司投資1600萬元,占地250畝的長青牧業有限公司中心豬場於2003年3月開始正規生產,預計年創利稅100萬元。 種植業以水稻為主,兼種大豆、花生、芝麻、油菜等。年產稻穀7500噸,大豆350噸,花生450噸,芝麻180噸,油菜籽220噸。養殖業以傳統養牛、養豬、養禽為主。工業除水泥生產外,以石灰石開採業為主,年產石灰石30—50萬噸,大米加工、建築、運輸等業有一定份額。
池溪鄉資源
勞動力資源
常年外出務工勞動力6000人以上,其中服裝生產熟練工3000餘人。福建戰狼集團已於2008年1月投資池溪鄉並順利投產。是承接沿海服裝產業轉移基地。山水資源
5.5萬畝山、0.2萬畝水是現代農業的建設基地。糧食資源
池溪鄉年產糧食2萬噸,是食品加工業(如保健酒等)的發展基地。社會事業
池溪鄉黨委書記:勒東穆科教興鄉戰略深入推進,農村科普致富“十百千”示範工程的實施,使科學技術進一步惠及農業、農村和農民,教育“兩基”成果得到鞏固和發展,池溪鄉中小學生全部免除了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另有220人次享受了免費教科書和寄宿生活費補助,“兩免一補”使每位在校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減負180—670元不等。池溪中學學生宿舍樓已經竣工,改廁600平方米已經到位。文化“三項活動”的開展,豐富了農民的文化生活,池溪鄉共接受送戲下鄉8場次,送電影下鄉60場次,享受政府買單看戲看電影的農民達3萬餘人次,有線電視正在向農村延伸,新增用戶500多戶。衛生事業投入繼續加大,池溪衛生院住院部大樓已經交付使用,增加了64萬元的醫療設備,啟動了村衛生所建設,打造半小時農村衛生服務圈,2007年已完成2個村衛生所達標建設,逐步達到農民看病“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池溪鄉農民19290人、4464戶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804人次獲得醫藥費補助50.96萬元,其中3000元以上的23人次,5000元以上的8人次,10000元以上的2人次。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已經啟動,城鄉一體化的“低水平、全覆蓋、大病救助、特殊人群救助”的全民醫療保障體系開始形成。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圍繞“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大目標,認真貫徹落實黨在農村計生政策和人口與計生法律法規,夯實基層基礎,開展優質服務,著力“合格村”創建活動,全面進行育齡婦女信息錄入核查工作,依法加強流動人口管理,積極開展查打“兩非”和出生人口性別比專項整治,加大違計對象的查處力度,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標管理任務。同時,認真兌現計生獎、免、補、優、扶等優惠政策,據統計,池溪鄉發放農村獨生子女獎勵費17100元,辦理農村獨生子女平安保險178人,辦理“二女戶”養老保險33對,“三免四減半”優惠141戶,免費辦理生育證128人,辦理中考加分14人,落實“三結合”幫扶對象50戶。武裝工作抓好了民兵季課教育、基幹民兵動態管理、民兵整組、徵兵等工作。農業普查按國家要求完成了普查任務。群團、統計、信訪、民政等工作都有新的成效。
和諧社會
從2007年起池溪鄉始終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專群結合、依靠民眾”的綜治工作方針,以全力維護社會政治穩定為首要任務,以加強治安防範、夯實綜治基層基礎工作為重點,以化解農村各種社會矛盾為契機,以服從和服務於發展穩定大局為主線,推進綜治工作的創新與發展,開展了非法宗教整治,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服務中心正式排牌運作,為池溪鄉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安全生產常抓不懈,救災解困力度加大,黨政機關幹部帶頭參加“慈善一日捐”活動。池溪鄉一般民眾大病救助61人次,救助藥費3.8萬元,農村五保戶和城鎮低保戶98人次獲救助藥費1.02萬元,農村低保戶701人次免除門診費0.73萬元,“春蕾計畫”助學9人,城鄉低保784人,優撫對象53人,農村離任老村支書、村主任獲生活補助29人,村幹部養老保險兌付39人,發放低保金35.05萬元,救災款20多萬元,救災米0.768萬斤。六類參戰人員確認第一批19人獲得資格認可,第二批正在進行。五保戶集中供養率提高到80%,一批老黨員、老幹部、特困戶、五保戶、殘疾人、重病患者受到各級黨政組織的走訪慰問和社會的關愛救助。
特色
池溪鄉石礦採石場
1、石灰石以儲量大、品質化稱雄於南昌市。
2、山資源豐富,開發利用潛力大。
3、農業剩餘勞力多,每年有5000以上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
4、耕牛交易市場進賢縣最大,年成交量2萬頭以上,成交額3000萬元。
基礎設施
池溪鄉路燈基礎設施是嚴重製約池溪鄉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瓶頸,按照2008年中央1號檔案精神要求,國家將加大強農惠農力度,池溪鄉將抓住這個歷史機遇,加強水利、道路交通、學校危房改造、村級辦公場所、村衛生所、鄉文化站等一批基礎設施工程建設,辦成的10件實事是
(1)啟動池溪集鎮改道計畫,完成改道的路基土方工程,完成渡改橋建設;
(2)新建110千伏安變電站一座;
(3)新建池溪汽車站及進里線候車風雨亭3個。
(4)新建鄉文化站大樓;
(5)啟動池溪集鎮老街改造和市容市貌改造工程,改建下水道,鋪設人行彩板、安裝路燈;
(6)搬遷生豬定點屠宰場;
(7)進一步完善學校危房改造工程;
(8)完成3個村委會辦公場所、8個村衛生所達標建設;
(9)進一步完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羅石圩堤護坡工程;
(10)全面啟動自然村公路建設。
集鎮建設
池溪鄉集鎮是一個地方的名片,要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高效益經營、高品質塑造”的要求,把池溪集鎮文章做好,2007年已完成近期規劃設計任務,2008年打算開始按規劃設計開展建設。計畫啟動市容市貌改造,包括老街改造、下水道疏通、路燈安裝、屠宰場搬遷、汽車站及候車風雨亭建設,還將開始啟動集鎮改道計畫,將進里公路西遷,實施渡改橋,2008年要完成新橋建設,完成改道公路路基土方工程,根本改變池溪街長期占道為市、交通擁堵、安全事故頻發的狀況,同時也為池溪街道的拓展、做大做強創造條件,打下基礎。
黨政建設
池溪鄉長:鄭偉華堅持依法行政,推進政務公開。按照建設責任政府、服務政府、法治政府、廉潔政府的要求,把依法行政貫穿到政府工作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依法管理經濟社會事務。堅持權力與責任的統一,有權必有責,進一步落實行政問責制。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依法接受人大的法律監督,及時辦理人大代表建議,認真聽取社會各界意見,接受社會公眾監督。不斷加強和擴大基層民主,完善公開辦事制度。深入開展普法教育和法律服務、法律援助,支持司法機關依法辦案。大力推進政務公開,充分保障人民民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進一步推進和完善科學民主決策機制,尊重民意、集中民智,涉及民生和有關發展的重大決策,都要充分聽取民眾和專家學者的意見。政府的決策和工作,都要經得起實踐的檢驗、人民的檢驗、歷史的檢驗。
創新政府管理,提高行政效能。以服務民眾、服務發展的實績來檢驗行政效能,以民眾滿意、基層滿意來檢驗政府工作的效率。切實提高辦事水平。加快建立面向基層、面向民眾、高效快捷、運轉順暢的工作機制,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健全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機制,完善部門聯席會、協調會、現場辦公會等制度,把方便留給基層、留給民眾。突出“四個圍繞”,做好“四個主動服務”:圍繞中心工作抓服務,團結下級抓服務,圍繞重點、難點、薄弱點抓服務,圍繞工作實效抓服務;做到在爭取重大政策上主動服務,在爭取重大項目上主動服務,在爭取重大資金的落實上主動服務,在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益上主動服務。
切實提高幹部素質,推進勤政廉政。政府工作人員儘管崗位不同、職務不同,都要牢固樹立執政為民的根本宗旨,以池溪發展為使命,以富民興鄉為已任,以服務地方發展、造福人民民眾作為自己的工作標準和價值追求,銳意進取,奮發有為,盡職盡責。加強理論學習和業務知識學習,切實提高對中央方針政策的理解力、執行力和操作力,提高破解重點難點問題的能力和水平,提高為基層、為民眾辦實事、辦好事的本領。強化公僕意識、憂患意識、節儉意識。改進工作作風,深入基層,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努力做到知實情、謀實招、重實幹、求實效;力戒小進則滿、無所作為;力戒心浮氣躁、急於求成;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歷史是人民創造的,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經得起人民民眾的評價,讓人民滿意。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深入開展反腐敗鬥爭,推進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致力從源頭上預防腐敗。每一位政府工作人員都要堂堂正正做人,光明磊落做事,全心全意為民,克己奉公從政,努力把政府建設成團結開拓、求真務實、親民為民、勤政廉政的政府。
招商項目
1、進賢縣池溪役肉兩用牛市場綜合開發項目。投資1000萬元,建設牛交易、配種、飼料種植、牛肉加工、製革、菌菇生產系列開發項目。
2、石灰石礦開採項目。投資1000萬元,建設年生產礦石100萬噸規模。
3、老果園改造項目。投資500萬元,建設年產2000噸優質果基地。
4、河蟹、珍珠養殖項目。投資800萬元,建設年產河蟹80噸,珍珠1.5噸生產基地。
新農村建設
池溪鄉進賢縣池溪鄉圍繞2008年中央、省、市、縣四級的一號檔案,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20字方針要求,堅持“規劃為先,以民為本,功能為主,生態為重”的原則,部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1)、加強池溪集鎮建設,使它成為池溪鄉農業生產指導中心、教科文衛服務中心、社會管理中心和農產品集散中心。
(2)、加強村委會所在地的中心村建設,使中心村更好地履行直接面向廣大農民民眾的服務和管理職能。
(3)、加強自然村建設,使自然村成為民眾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抓好“六改”(改房、改欄、改水、改廁、改路、改環境)、“四普及”(普及沼氣、有線電視、電話、太陽能)。加快農村義務教育發展,開展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全面發展農村衛生事業,繁榮農村文化,逐步建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積極倡導鄉風文明。進一步推進村民自治,發揮農民民眾的主體作用,搞好村務公開和民主議事,完善村民“一事一議”制度,健全農民自主籌資籌勞的辦法,讓農民民眾真正享有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和監督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