汜

汜,拼音:sì,不流通的水溝[名詞釋義],窮瀆,汜。——《爾雅·釋丘》。郭璞註:“水無所通者。” 水名 [Si river]。源出河南省方山,在滎陽市境注入黃河,汜水,源出方山。——《讀史方輿紀要》。

基本信息

詞語解釋

詞語解釋一

(1)ㄙˋ

(2)水決後又流入。

(3)〔~水〕水名,在中國河南省

(4)不流通的小溝渠。

(5)鄭碼:VYYB,U:6C5C,GBK:E3E1,五筆:INN。

(6)筆畫數:6,部首:氵,筆順編號:441515。

詞語解釋二

【名】

由幹流分出又匯合到幹流的水〖windingcatchment〗。

汜,水別復入水也。從水,巳聲。——《說文》。

江有汜,之子歸,不我以。——《·詩召南·江有汜》。

不流通的水溝〖ditchofstagnantwater〗。

窮瀆,汜。——《爾雅·釋丘》。郭璞註:“水無所通者。”水名〖Siriver〗。源出河南省方山,在滎陽縣境注入黃河。汜水,源出方山。——《讀史方輿紀要》水邊〖bank〗

出自湯谷,次於濛汜。——《楚辭》

方言集匯

(1)粵語:ci5。

(2)客家話:[客英字典]sii5[台灣四縣腔]sii5[海陸豐腔]sii6。

(3)潮州話:思餘6(士)。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詳里切《集韻》《韻會》象齒切《正韻》詳子切,??音似。《說文》水別復入水也。《爾雅·釋水》水決復入為汜。《疏》凡水之岐流復還本水者。《釋名》汜,止也。如出有所為畢已復還而入也。

又《說文》一曰汜,窮瀆也。《爾雅·釋丘》窮瀆,汜。《疏》謂困窮不通之水瀆名汜也。亦得名谿。《詩·召南》江有汜。《木華·海賦》枝岐潭淪,渤盪成汜。

又水名。在河南成臯縣。《山海經》浮戲之山,汜水出焉,北流注於河。《前漢·高帝紀》漢數挑成臯戰,楚軍不出,使人辱之。大司馬咎怒,渡兵汜水。半渡,漢擊之,大破楚軍。《注》臣瓚曰:今成臯東汜水是也。師古曰:此水舊讀音凡,今彼鄕人呼之為祀。

又縣名。《廣輿記》汜水縣屬開封府,古東虢地,漢成臯,隋汜水。

又洲名。《水經注》龍陽縣汜洲長二十里,吳丹陽太守李衡植柑於其上。

又濛汜,日入處也。《楚辭·天問》出自湯谷,次於濛汜。

又《韻會》養里切,音以。義同。

拼音是si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