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薄餅
祭完祖,不少人都在山上吃祭完祖的祭品,如果祖山離家不遠的話,回家吃午餐,還會買點薄餅應應節,不過,時代變了,風俗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物質生活還沒豐富之前,清明節人們是採用薄餅做午餐的,汕尾薄餅的餅皮是要專職師傅做的,沒經過訓練的人是做不了的,專職師傅會選用質量較好、有“麵筋”麵粉摻上溫水,酵母,在晚上揉和好,食用面經過一個晚上的發酵,到第二天的早上才能用 ,師傅會在盛著面的大缸里,抓起一塊麵團使巧勁的扭著,然後擦在熱度適中的鍋里 ,馬上就要拉開鍋里的麵團,這樣一層薄薄的面就會沾上鍋里,稍加修補,薄餅一下 子就熟了,撕出來的一塊薄薄的面塊,就是薄餅皮了,這個工序是要熟練的師傅才做 得來,而且,學徒在學這種“功夫”時還會浪費不少食用面。
薄餅的皮做好了,可隨意包上甜餡或鹹餡。
鹹制薄餅
一般的家庭都不會做薄餅皮的,買到薄餅皮回來後,如果要做鹹薄餅,就先把豆芽、芹菜、蒜、蔥等炒熟盛起,再把鮮墨魚、豬肉、臘腸、蝦肉等炒熟,(當然是豐、儉由人)加入適量的生油、鹽、調味素、汕尾味王“鐵脯烀”等,然後再把蔬菜、海味、肉、調味料全部混合在一起炒熱盛起,就可以做內餡,用四到五塊薄餅皮包上就可以吃了。
甜制薄餅
買到薄餅皮回來,要做甜的話,就可以用白糧、紅糧、或者赤沙糧、芝麻、麻成、豆酥、貢糖、果醬等做內餡,用三到四塊薄餅皮包上,因為麻成、豆酥、貢糖等是塊狀的硬物,必須再包上乾淨的布,用重、實的木條將麻成、豆酥、貢糖等敲碎,包好就可以吃了,不過,在以前那個年代,無論是鹹還是甜的薄餅都沒那么多好的內餡,鹹的主要是一些蔬菜、肉之類,甜的主要是一些白糧、紅糧、或者赤沙糧、芝麻之類,沒有像現在的薄餅有那么多樣化的內餡。
商品薄餅
汕尾薄餅早就是一種商品了,即使在打擊投機倒把的大躍進、文化大革命時代,當時的政策不允許私人、個人、個體戶貿易,不然的話就會以投機倒把的罪名給抓進去坐牢的,但有供銷集體可以提供買賣,薄餅當時就是汕尾地區供銷集體的商品小吃之一,改革開放之後,汕尾薄餅第一時間成為個體戶的小吃商品。現在,街邊賣薄餅的個體戶越來越多,有甜鹹兩種,價格也隨之越來越貴,每一卷現在也要去到六元、七元以上了,節假日更是趁機起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