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數據
科別:蛺蝶科﹝蛇目蝶科﹞
學名:Neope muirheadi nagasawae
蜜源植物:主要生長於禾本科之綠竹、桂竹等植物上,以樹液、腐熟落果汁液等為食物來源
外觀特徵
展翅寬60~70mm。翅膀表面單純褐色,具不明顯深色小斑點;上翅腹面有3或4枚眼紋,下翅腹面具8枚。雌雄差異不太大,但雌蝶翅膀表面深色斑點較明顯,腹面貫穿上、下翅的米白色帶也較雄蝶寬而明顯。
生態習性
除了冬季外,成蟲生活在平地至中海拔山區。喜吸食樹汁、糞便、腐果。
生長過程
卵期——卵期約為5-6天左右,外形為圓球形,外觀淡綠色,表面具有光澤,直徑約為 1.0-1.1mm。天敵為各類卵寄生蜂、蜱等節肢動物。
幼蟲期——外形為細長圓筒狀。頭部後頭區有一對不明顯之短角狀突起,腹節末端亦有一對二分叉尾狀突起,幼蟲全體布滿細小短毛。終齡幼蟲頭部黑褐色。褐色型幼蟲體色底色為黃褐色,各體節背方中央背線有一深褐色縱紋,各體節亞背線到側線部位有淡褐色縱紋,氣門下線有一不明顯淡色縱紋,氣門為白色,體表密布褐色小點,終齡幼蟲體長約為 32-38 mm。天敵有寄生蜂、寄生蠅、小繭蜂、椿象、蜥蜴及鳥類等。幼蟲平時吐絲黏褐葉片造一蟲巢或停棲於寄主植物根部附近地表,幼蟲體型細長且褐色型幼蟲體色與寄主植物枯黃之莖幹顏色類似,幼蟲便借著與植物莖幹相似的體色混淆捕食性天敵的耳目,若是遇到騷擾時,幼蟲便會捲曲身體掉落地面假死,逃避天敵危害。
蛹期——為垂蛹,蛹體藉尾部之懸絲器懸掛於絲墊固定物上,中胸背方隆起,腹節澎大,整體外觀接近橢圓形。絲墊為灰或白色,蛹體呈黃褐色。蛹體表光滑,體表密布黑褐色細紋,第 2-7 腹節背方有明顯黑褐色雜斑,氣門呈淡黃褐色,蛹長約 18-21 mm,天敵有蛹寄生蜂、胡蜂、姬蜂及各種真菌等。蛹期約為20-30天,視溫度而定。老熟幼蟲於寄主植物葉背或於附近隱密之植物枝葉間尋找適當地點吐絲化蛹,利用與環境融合之體色,混淆捕食性天敵耳目。
成蟲期——翅形橫長,前翅外觀大致呈現三角形。後翅卵圓形,接近三角形,外緣呈輕微鋸齒狀,後翅第四脈向外延伸形成一短尾狀突起。雄蝶前、後翅表底色為褐色,後翅亞外緣第 2-3 室有圓形眼紋分布;前、後翅腹面外緣有黑色細帶紋分布,其餘部位布滿不規則波狀紋,前、後翅亞外緣各翅室有 12 個圓形眼紋分布。雌蟲翅表色澤花紋與雄蝶相似,但前、後翅表亞外緣部位眼紋明顯,翅形較雄蟲寬圓。本種為中大型蝶種,展翅約為 65-75 mm,翅腹面有明顯不規則波狀紋,台灣全島中、低海拔山區均有分布。有蜘蛛、螳螂、青蛙、蜻蜓、鳥類及蜥蜴等捕食性天敵。成蟲壽命約為 2-3 個月,夏季較易見到成蟲活動,冬季以成長緩慢的幼蟲狀態過冬。成蝶活動林緣明亮開闊之林蔭下或是林中開闊之林道附近,常可見成蟲於林緣附近飛翔。本種成蟲有領域性常可見雄蟲占據枝頭,並驅趕其它飛過的蝶類。雌蟲則喜歡於林蔭下活動,常可見本種成蟲與其它蝶類聚集於樹液流出處,吸食樹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