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概述

自然資源
水江鄉有耕地面積12000畝,其中水田9000畝,有山地面積75000畝,其中油茶28000畝,毛竹22000畝。水產養殖面積703畝,最大水庫面積280畝。水江鄉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其中煤含量最大。盛產紅薯、大豆、生薑、茶葉、藥材、百合等,林產以杉木、松木、毛竹、茶油為主。儲藏豐富的金、銀、銅、煤、鐵、錫、鈦等礦產,盛產紅薯、藥材、百合,養殖業發達,以牛、羊、豬、野生珍禽為主。
基礎建設

2、農田水利建設全面實施,共投入50萬元,對上洞水庫進行了除險加固,以及各水圳水渠的防滲修復,確保農業增產增收。大塘水庫的除險加固已在2006年9月全面啟動。
3、公路建設全面鋪開,以“三水線”全線開通為契機,加快水江鄉的公路建設步伐,完成三條過境公路的硬化改造。水洞公路路基墊層工程已經完成,硬化工程已全面啟動。
經濟建設

水江鄉黨委、政府努力把水江鄉建設成為宜春市袁州區煤炭、花炮傳統產業主產區,周邊城區的生態農業基地,周邊貿易經濟交匯中心。水江鄉全力推進傳統產業立鄉、工業企業富鄉、生態農業強鄉、環境最佳化興鄉四大戰略。經濟建設得到加強,基礎建設得到延伸,社會和諧得到深化。
水江鄉,依託豐富的勞力資源與礦產資源,“兩礦四廠”傳統產業揚優成勢,神山坑煤礦與禁山沖煤礦年產煤達6萬噸,湘贛花炮廠、利民花炮廠、中原花炮廠、小洞出口花炮等四個花炮廠產品設計多樣,暢銷國內外。
水江鄉,依託公平競爭的市場,金豪集團與市九建公司等外向經濟發展領域不斷拓寬,其中金豪集團公司以房產開發、路橋建築、採礦冶煉、農業開發為主導產業,業務遍布宜春、吉安、鷹潭、雲南、山東等地,金豪集團公司的發展縮寫了當代水江人千方百計創業的精彩篇章。
社會事業

2、教學條件得到改善。全鄉有1所中學,1所中心國小,6所完小,通過不斷健全與完善老師聘任制,鞏固了入學率,提高了升學率,加大了教育投資新建了中學教學樓,開通了電腦教程,改造了各學校危房。
3、衛生防疫。水江鄉有一所衛生院,在各村設立了診所,方便了民眾就診,衛生院新建了門診大樓,添置了先進的檢測設備,改善了衛生條件,全院有28個床位,12名技術骨幹。
4、廣電文化不斷加強。在塘下、快榮、滄溪、小洞等村新建了移動和聯通機站,電信電話貫通到水江鄉每一個角落,構建了先進,便捷的通訊網路。
古代傳說

四川省南川區水江鎮

水江起於元明興於清,1910年南川劃為九鄉時,設水江鄉;解放後一直是區鄉政府駐地。1992年撤區並鄉建鎮,將原來的水江鎮、中橋鄉、雙溪鄉合併為水江鎮;1998年,中橋成建制單獨成鄉,水江鎮下設雙溪管理處;2001年,南川部分鄉鎮建制調整後,原青龍鄉整體合併入水江鎮,同時撤銷雙溪管理處,形成現域的水江鎮,水江歷來是南川的三大名鎮之一。1995年,水江鎮被列為四川省第一批100個試點小城鎮之一。重慶直轄後,水江鎮被列為重慶市試點鎮和20個示範鎮之一,被納入103個經濟強鎮,首批啟動的45箇中心鎮之一;被列入全國1887個重點鎮之一;曾榮獲“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重慶市院壩歌舞之鄉”、“重慶市文明村鎮”、“重慶市先進中心鎮”、“重慶市安全生產先進示範社區”等稱號。院壩歌舞、廣場文化、文明創建方興未艾。水江,是著名軍旅油畫家鄭洪流的故鄉,是著名作家、長江三部曲《漩流》、《巴山月》、《滄海浮雲》作者鄢國培的故鄉,也是全國(百名)優秀縣(市)委書記魏長述的故鄉。
水江鎮位於南川區東部,幅員面積233平方公里,轄8個居委、9個村,56個農業社、48個居民小組,總人口60566人,城鎮規模3.5平方公里,城鎮人口16800人,森林覆蓋率51.7%。水江原名龍見場,又名水江石,相傳修石拱橋時,淘石水中,現“水江石”三字,水江因此而得名。水江發源於金佛山,與長江幾近平行,是南川的兩江之一(鳳嘴江、水江),交於烏江,處於長江、烏江交匯寶地的上方。

水江周邊與南川區東城街道辦事處、石牆鎮、鐵村鄉、騎龍鄉、中橋鄉、魚泉鄉以及武隆縣平橋鎮、鴨江鎮、白馬鎮、鐵礦鄉等鄉鎮毗鄰。水江交通十分便利,距城區26公里,分別與涪陵、武隆等區縣接壤,距烏江、長江航線僅80公里,川湘公路貫穿全境;渝湘高速公路在水江設有互通式立交出口;南涪鐵路將穿越境內,並設有客站和貨運站;南涪高速公路也將起於水江。鎮內形成了村村社社通公路的交通網路。境內礦產資源豐富,主要以鋁、煤為主,已探明的鋁儲量達8000萬噸,煤儲量達6000萬噸,大理石、方解石、石灰石等遍布全鎮。境內盛產水稻、玉米、油菜、蠶桑,藥材資源得天獨厚,是發展食品加工、藥品生產的理想之地。依託豐富的鋁土礦,於2006年4月22日奠基重慶市80萬噸氧化鋁項目(簡稱“80項目”),“80項目”動態投資近70億元,力爭於2008年底試車出產品,年產值45億元,稅收近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