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據傳南宋豐年,士人林文勝從福建莆田老家求官出遊,行至江西,兵荒馬亂,無法返回莆田,於在堯崗定居,後改名富州村,為了不忘故土莆田,在此生活區住也同在莆田一樣,因此以“同田”為名。由新建縣原鎮坊鄉的53個自然村,豐城縣原部橋鄉的24個自然村合併而成。
建國前夕屬豐城縣郭橋鄉和新建縣鎮坊鄉。1952年鎮坊鄉由屬新建縣劃歸豐城縣後,全境設鈔塘、同田、長塘、龍洲、鎮坊、湖塘、上峰七個鄉。1958年同田鄉、鈔塘鄉和長塘鄉合併成立同田公社。
1984年改為同田鄉。1997年,面積96.2平方千米,人口3萬,轄河口、上峰、同田、候塘、沿江、鎮坊、青山、夏家、聯合、龍贛、龍江、龍風、長塘、鈔塘、肖家、新聯、上鄒、崗上18個行政村,鄉政府駐長塘。
簡介
同田鄉為江右民系的主要聚居地和繁衍地。清代時同田鄉分屬新建、豐城兩縣。全鄉耕地面積50452畝,其中水田35128畝。退耕還林3500畝。
主要生產水稻、早晚豆、大小麥、芝麻、花生、紅薯、西瓜等農作物。藥湖三水開發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步形成產業化,青山湖、鷺鷥湖、袁家湖、碟子湖競相開發,環境優美、生態綠化。畜牧業以黃牛、水牛、山羊、生豬為主,既為農業生產提供畜力,又為市場提供了足夠的肉類商品。工商企業。90年代中葉,同
田鄉的煤炭、造紙、建築、農業機械、木器加工、地毯、燒鹼曾經逐鹿市場,至後期,上述企業相繼關閉。
依託贛江黃金水道和高品質沙卵石資源優勢,同田鄉沙石採掘、運輸、造船業得到長足發展。
陸地交通:豐同公路,豐城經龍頭山輪渡至同田或豐城經大橋過曲江或豐礦至同田;上同公路,上塘鎮經夏家至同田鄉政府。16個村委會有班車停或通行。水上交通:龍洲至大港的短途客運;龍洲至市汊街的短途客運,還有四通八達的運輸船。
城鎮建設
通信
自1993年7月開通程控電話以來,有3733戶裝了程控電話,戶裝率達51%;手機也在該鄉得到快速發展,使用手機已有2863戶左右,戶擁有手機率39%左右,寬頻網也進了鄉。
基礎設施
為改善集鎮基礎設施差狀況,該鄉投資500萬元進行集鎮改造,實施街道美化、亮化,自來水和下水道工程、農貿市場等項工程建設,遷建同田糧管所,調整布局、擴延
街道、完善小城鎮功能。
交通建設
2002年新修上同公路水泥路17公里,2006年新修長塘至西河水泥路3.1公里;新建同田新敬老院3400平方米,占地面積30畝;
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10%農戶住進了乾淨寬敞、明亮的住房,擁有冰櫃冰櫃的農戶1%左右,擁有彩電、機車和交通工具的農戶達60%,人平收入1738元,銀行存款1652萬元,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環境建設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該鄉秉承“環境就是品牌”的理念,打造硬環境,營造軟環境,出台優惠措施。構築招商引資平台。
藥湖三水開發為客商投資提供了廣闊空間,湖面浩淼,山地寬廣,適宜種、養殖業、休閒農業、莊園開發。贛江黃金水道和沙卵石水清石好,江中官洲是洗浴的好去處,江中沙卵石更是品質上乘,是建築、預製的好材料。
新農村建設
新農村建設有聲有色。投入資金800餘萬元進行集鎮改造和教育“三集中”工程,實施新農貿市場及新中心國小建設、集鎮亮化、下水道、糧管所搬遷等多項工程;夏家、長塘、聯合、鈔塘、鎮坊、熊家崗等村新農村建設碩果纍纍,極大地改善了人居環境,民眾充分享受到新農村建設成果。
實施民生工程,共建和諧同田。鄉黨委、政府致力社會事業建設,投資90餘萬元的長塘至西河公路建成通車,解決民眾行路難;
投資近400萬元的花園式敬老院已經投入使用,五保老人在敬老院裡安享晚年,還有即將動工的官港堤強基護坡工程及四口壠電灌站更新改造工程,都將提升鄉里綜合實力,推動各項事業健康發展,打造和諧平安同田。
自然資源
1、土地資源豐富,是優質稻生產基地。同田鄉耕地面積豐富,是傳統的優質稻生產基地。隨著農業科技的推廣和生產技術的提高,糧食產量和品質不斷提高。2002年同田鄉糧食產量達 噸。
2、砂卵石資源豐富,水上砂石開採運輸業初具規模。同田鄉砂卵石資源相當豐富,品質優良,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水上砂石開採運輸業經芝幾十年的發展,已初具規模。同田鄉有各種船艇278條,總運力達10萬噸以上。
3、水資源豐富,水產養殖前景廣闊,同田鄉境內河湖眾多,水面豐富,同田鄉可養水面達5萬餘畝,僅盪湖,浠湖集中邊片的可養水面就達4萬畝,有得天獨厚的水產養殖資源,啟動了盪湖第一期水產開發項目,面積達1.6萬畝。“三水”產業開發前景廣闊。
4、荒山、荒坡及旱地資源豐富,種草養畜業大有可為。同田鄉有豐富的荒山、荒坡及旱地資源,尤為適宜種草養畜業的發展。投資20萬元的養畜技術服務中心即將動工建設,將為種養畜業發展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持。
5、有鮮明的化特色,農民業餘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同田鄉自古以來是人傑地靈的鐘秀之地,文化底蘊較厚,有不少歷史文化古蹟。如鎮坊村的桂林書院,被列為省級文保單位,還有姜家、魏家等村有不少明清古建築,現保存較好。鄉村文化生活豐富,許多村都有農民自發組織的業餘戲劇隊,農閒時列各地巡迴演出,深受民眾喜愛。
區劃沿革
同田鄉下轄16個村委會,156個村小組,7382戶,33148人,計345人/平方公里。在清代,同田鄉分屬新建、豐城兩縣,於1958年8月20日由原同田鄉、鈔塘鄉和原併入郭橋的長塘鄉及羅塘村合併成立同田人民公社,於1984年3月22日成立同田鄉。龍洲至大港的短途客運;龍洲至市汊的短途客運,還有四通八達的運輸船。
經濟發展
2012年工業總產值累計完成45079萬元,年均增長18%;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59000萬元,年均增長30.2%;農民人均入達4084元,比2011年增長623元,財政收入再躍新台階,2012年完成財稅總收入4358萬元,比2011年同期增36.6%。
2014年度農民人均純收入10449元,全鄉財政收入達7531.2萬元。榮獲了宜春市委、宜春市人民政府頒發的宜春市信訪“五無”鄉鎮,榮獲豐城市鄉鎮街道綜合考評先進鄉鎮第八名,同時還榮獲2014年度農業農村工作先進鄉鎮,榮獲2014年度先進基層武裝部,榮獲豐城市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工作先進單位等等。我鄉2014年引進的江西鈺達實業有限公司為豐城市納稅百強企業排第37名。
2015年,全鄉實現了農業生產總值2.8億元,工業生產總值6.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320元,固定資產投資11.52億元,完成財政稅收9027萬元。
同田鄉耕地面積50452畝,同田鄉的煤炭、造紙、建築、農業機械、木器加工、地毯、燒鹼曾經逐鹿市場,至後期,上述企業相繼關閉。
依託贛江黃金水道和高品質沙卵石資源優勢,同田鄉沙石採掘、運輸、造船業得到長足發展。,有運輸船300餘艘,運力達40餘萬噸;挖沙船50多艘,實現年產值億元以上。造船廠有四家,年造船能力200艘以上;
大型磚瓦廠4家,加油站兩家,汽車、農用車運輸戶50多戶,個體工商戶200戶,機械加工6戶,其他加工業118家,私營企業的蓬勃發展,活躍了農村經濟。全民創業春潮湧動,蓬勃發展。
三大產業迅猛發展。水上產業強勢崛起。同田鄉有挖砂船72艘,每艘造價600餘萬元,固定資產達4.5億元,正在贛江有序輪采;運輸船隻400餘艘,每艘造價300萬元,均噸位達1500—2000噸,固定資產12億元,同田鄉水上挖沙運輸業固定資產達16.5億元,造船廠可造3000噸級鐵船,年造船能力100艘,為運輸業提供船舶支撐,同時發展5家大型機械加工廠;
3家修理廠,1家彩瓦廠和17家糧油加工企業。三水產業強勢發展,充分利用藥湖1.6萬畝水面搞三水養殖、特色養殖、綜合立體養殖,打造綠色生態農業。
蔬菜林果業強勢推進。發揮荒山荒坡和退耕還林效能,壯大林果業生產;在靠近礦區的幾個村委會推進蔬菜業生產,豐富菜籃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社會事業
全鄉現有中學1所,國小11所,民辦幼稚園10家。在校學生:中學1323人,國小4390人。為改善教學環境,該鄉政府在財力緊張的情況下,將同田中學、龍鳳國小、上峰國小、沿江國小、肖家國小、上鄒國小、希望國小、龍洲國小等中國小校全部新擴建,共投入建設資金876萬元。教育“三集中”工程實施,徹底改變了危房辦教育的歷史,為莘莘學子提供了優美的學習環境。
10餘年來,全鄉共考入大專學校學生1838人,其中碩士生46人,博士生9人,初升高9793人,升學率90%。
綜合排名全市第七。建於明朝正統元年(1436年)的桂林書院古今有名,古有中順大夫萬曰棟,今有原中顧委委員夏征農亦求學於此。
全鄉有業餘農民劇團3個,逢年過節演出文藝節目,豐富民眾文娛生活。
從正月初九開始,龍贛、龍江、龍鳳、青山、鎮坊、候塘等村的板龍燈、滾龍燈熱鬧非凡,引得四鄉八鄰前往觀看。
同田衛生院分別新建門診和住院部,具備中醫、西醫、內科、外科、矯外科、五官科、防疫、婦幼保健、X光檢查、B超檢查、生化檢查。村村有診所,小病不出村,該鄉現有鄉村醫生診所26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推行。極大地方便了民眾看病就醫,看得起病。
橫亘同田的豐厚一級公路已經動工,同田與省政府距離將縮短為20公里;西河碼頭宏圖已展,將為我鄉及至全市的物流產業帶來強勁發展;總投資14億元的浠湖“月香農業生態創業園”項目框架協定簽定;投資6億元的“鳴翠湖生態園”項目順利啟動,17000餘畝藥湖水域蓄勢待發。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將帶來同田新一輪大發展的壯麗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