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概況
![八江鄉](/img/8/d97/nBnauM3X2EzN0UTOwkzNzQzMyITMwITO4AjMwADMwAzMxAzL5czL3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八江鄉有廣播站1個,有線電視入戶率達80%以上,設有衛生院1個,該院已被評為國家合格醫院,有計畫生育服務室1個,個體醫療所16個,從業人員總數達18人,全鄉有中學兩所,在校生1228人,教職工68人,完小22所,教學點14個,在校生3569人,教職工212人。
全鄉交通便利,有13個行政村通公路,大部分自然屯通屯級路,枝柳鐵路貫穿全鄉南北,農業以種植水稻、茶葉和養殖豬、牛、家禽為主。2002年糧食產量為5595.7噸,生豬出欄5867頭,家禽7.5萬羽,魚總產量9.5噸,農業總產值1088萬元,工業企業總產值1300萬元,財政收入81.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l240元。
鄉內有侗、苗族特色的鼓樓,大小風雨橋45座,其中馬胖鼓樓、八鬥風雨橋是自治區和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遠近聞名的民族風情旅遊勝地。
鄉鎮發展
![八江鄉](/img/7/7e6/nBnauM3X4IDO4AzN3QDOzQzMyITMwITO4AjMwADMwAzMxAzL0gzLz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八江鄉確立了“以茶富民,科技興鄉”的經濟發展思路,茶葉生產有了新的突破。全鄉茶葉面積達1萬畝,“仙人山”茶葉遠銷區內外,產品供不應求,此項年收入在900萬元以上,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鄉鎮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迅速,全鄉有寶石加工廠287家,寶石加工機械4800台,解決了4800人的就業問題,實現了勞動力就地轉移,此項年收入在700萬元以上;有茶葉加工廠45家,年產乾茶45萬公斤,產值889萬元。
八江鄉將以退耕還林為契機,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減輕農民負擔,實現全鄉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新局面。
2006年,八江鄉茶葉總產值3875萬元,全鄉茶葉人均收入1174.2元。2008年來,由於茶葉市場價格穩定,採茶期每公斤生茶不低於10元,全鄉14000多畝的採茶面積創收5320萬元,僅茶葉一項人均收入達1565元,同比增收33.3%。目前,八江鄉茶農看好市場前景,種植茶葉新品種積極性異常高漲,預計今冬明春能超額完成縣人民政府下達八江鄉台茶新品種500畝的目標任務。
黨政建設
![八江鄉](/img/2/837/nBnauM3X4gTM0IDO1QDOzQzMyITMwITO4AjMwADMwAzMxAzL0gzL3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作為永豐縣唯一獲得全省勞動力轉移輸出示範鄉稱號的八江鄉,每年都有2000多名勞動力外出打工,其中就有不少農村黨員,給八江鄉開展“學廉、守廉和廉潔奉公”活動帶來不便。為讓所有農村黨員都受到反腐倡廉教育,八江鄉紀委創新工作形式,製作了300餘張“廉政名片卡”,分發、寄送到每一個黨員手中。“廉政名片卡”收錄了警言警句、廉政對聯、廉政詩詞等22則,摘錄了《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律》10餘條,轉印了《基層黨員幹部“十不準”規定》。
第一、堅持標準,選拔好黨政一把手。鄉鎮黨政一把手由於他們在班子中的獨特地位和作用,決定了他們除與其他幹部一樣符合德才兼備原則和“四化”方針的條件之外,還必須具備能勝任一把手職責職能的特殊素質。因此,大埔鎮首先以制度形式明確了選拔任用標準。即要具有堅定的信念,較高的市場理論和現代化管理知識,善於運用市場機制,把握市場機遇和建設能駕馭市場的幹部隊伍;善於抓主要矛盾,具備統攬全局的能力,特別是關鍵時候處變不驚,監危不亂,具有一定應急能力;年齡在30—40歲之間。其次改進了選拔的方法。建立平等的選拔機制,實行公開選拔、民主推薦、差額考察、實行聘用制、試作期等。實踐表明,一把手的能力有多強,哪個地方的班子就有多強的戰鬥力,三個文明建設發展就有多快,而一些能力不強的,則因適應不了市場而落伍,致使各項工作處於被動。
第二、健全機制,管理好黨政一把手。在新形勢下要加強好領導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設,關鍵是要用制度管理好黨政一把手。一是用責任制管理一把手。主要是實行縣級領導管理責任制,把對鄉鎮黨政一把手的管理作為考核縣級領導的一項主要內容;二是用制度管理一把手。主要是制定了集體領導與個人分工負責、重大問題請示、報告、談話、誡勉降免、離任審計、民主評議等加強一把手建設的系列制度。三是用政績管理一把手。主要是根據職責、目標履行情況,制定了較為科學的政績考核標準,改單純的匯報性考核為實證性考核,單純的領導認定為領導與民眾認定相結合。在硬體與軟體、功勞與苦勞、顯性與潛性、當前與長遠的關係上,客觀公正評價。在政績運用上,實行政績與責任制考評、評先評獎、幹部升降任用掛鈎。
第三、合理組合,調配好黨政一把手。根據鄉鎮黨政一把手的分工特點主要是進行四種搭配。一是年齡結構搭配。根據閱歷相似,易形成共識,有利班子團結和協調,避免因年齡相關過大,一方“倚老賣老”,另一方“縮手縮腳”等現象的發生,採取同齡人或年齡相差不大為最佳搭配組合。二是知識結構搭配。根據專業知識差異,實行不同文化知識和專業水平的成員進行組合,互相補充,避免了在黨政一把手中兩個都善長某一專業知識的浪費現象。三是性格氣質搭配。根據性格、志趣、氣質和風度,把穩健老練,善於自製,柔中有剛與善於交際,熱情豪放,大膽潑辣的進行組合。四是智慧型結構搭配。即把有遠見卓識,統觀全局,有決斷魄力的帥才與身先士卒,埋頭苦幹,有組織管理才能的將才進行組合。
第四、多法訓練,培養好黨政一把手。一抓研討。主要是在一把手隊伍中開展一把手地位和作用,一把手基本功能及在改革開放中的特殊要求,一把手怎樣堅持民主集中制,一把手的形象塑造、領導藝術和執政能力等的大討論;二抓培訓。採取選派一把手到縣、市和省委黨校脫產學習或進行函授學習,到外地跟班學習等方法,三抓交流。即把崗位的設定與幹部的交流和崗位的輪換結合起來,實行平區與山區、發達地與落後地等的交流,使其在不同地域,不同性質的實踐中經受鍛鍊;四抓後備。即按一職一備的原則,建立了80人的鄉鎮黨政一把手後備人才庫,並注重選入熟悉工業、財貿和外向型、經濟型幹部,採取設立常務副職、交叉任職、下派鍛鍊的形式,努力騰位子,大膽壓擔子,適時加凳子,增強駕馭一班人和帶領農民增收致富的本領。
相關機制
![八江鄉](/img/c/b73/nBnauM3X0AzN0QDNwYzN0QzMyITMwITO4AjMwADMwAzMxAzL2czL4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通過實施黨委委員聯繫制,八江鄉黨群關係更為密切,黨員參與黨內事務的積極性空前高漲,鄉、村幹部的工作作風得到了轉變,從而大大提高了該鄉的行政效能,收到了階段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