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氣壓是大氣壓強的簡稱,由於大氣重量而在任意表面上所受的壓強,其大小為從單位面積向上,一直到大氣外界的垂直氣柱內空氣的重量。由於地球表面緯度高低不同,接受太陽輻射的多少不同,於是形成不同的氣壓區域,這些區域就是氣壓帶。
1、首先,全球共有7個氣壓帶,6個風帶
2、地球氣壓帶 (口訣):
高氣壓帶四,低氣壓帶三:
南北五度間,高溫氣上翻,
赤道低氣壓,降水造方便;
南北三十度,氣流下偏轉,
副熱高氣壓,少雨常乾旱;
極地氣壓低,靠近兩極點;
南北六十度,副極低壓然。
原因:太陽直射點每年沿南北回歸線間的來回移動
規律: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特點:赤道低氣壓帶、西風帶控制的地區多雨,濕潤。
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的地區,炎熱乾燥。
信風帶控制時,風來自海洋就濕潤,來自陸地就乾燥。
(1)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氣在地轉偏向力的影響下,最終的運動方向是在30°N附近高空偏轉為西風。
(2)赤道高空的空氣不斷北流,在30°N附近高空堆積,導致北緯30°N附近高空的空氣在垂直方向上 下沉,從而使近地面形成副熱帶高氣壓。
(3)30°N附近的近地面空氣將向北(北、南)和向南分流。向南分流的氣流偏轉後形成了東北信風。
(4)60°N附近副極地低氣壓。
(5)30°N和60°N之間盛行西(西南)風;在90°N和60°N之間極地東(東北)風.
形成
地球上不同緯度地區所得到的太陽輻射是不同的。因而氣溫的高低也隨緯度而變化,同時氣壓也跟著變化。
輻射越強,氣溫越高;輻射越弱,氣溫越低。
緯度越低,氣溫越高;緯度越高,氣溫越低。
氣溫越低,氣壓越高;氣溫越高,氣壓越低。
大氣總是由氣壓高的地方,吹向氣壓低的地方,從而在地球上形成不同的氣壓帶和風帶。
理解記憶
在理解三圈環流成因的基礎上可採用以下簡易記法。首先,掌握氣壓帶的分布與名稱。氣壓帶以赤道為中心對稱分布,高低壓相間。
第二,掌握風帶名稱、分布及風向。相鄰兩個氣壓帶之間為風帶,風向總是由高壓指向低壓,並運用地轉偏向力的知識來畫風向。風帶也是以赤道為中心,南北半球對稱分布。
第三,高氣壓帶均為下沉氣流,晴天為主;低氣壓帶均為上升氣流,易成雲致雨。但通過分析三圈環流成因可知,赤道低氣壓帶與極地高氣壓帶均是冷熱不均引起的,屬於熱力成因;副熱帶高氣壓帶和副極地低氣壓帶屬於動力成因。
第四,注意上圖所繪的是太陽直射點在赤道附近時的風、壓狀況,而實際上氣壓帶、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的季節移動而移動。
第五,假設地表均勻狀況,而事實上受海陸分布的影響,氣壓帶、風帶要複雜得多。
相關影響
空氣流動地球是在一刻也不停地自轉和公轉著。因此,在上述七個氣壓帶的形成過程中就伴隨著空氣的運動。而空氣運動的方向總是從高壓指向低壓。因為大氣是緊緊圍繞著地球表面,大氣在從高壓區流向低壓區的運動過程中,同時也隨著地球一同自西向東轉動著。
地轉偏向力
這樣大氣還要受到一個由於地球自轉而產生的力的影響,這個力就是地球自轉偏向力,它在北半球總是使運動著的大氣向右偏斜,在南半球總是向左偏斜。
這樣,在氣壓和地轉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風的運動方向就不是正直的由高壓指向低壓,而是在北半球發生了右偏,北風變成了西北風;南半球發生了左偏,南風變成了東南風。
七個氣壓帶
假設地球表面是平滑、均勻的,氣壓水平分布表現出緯向帶狀。地球上的水平氣壓帶有七個,它們是:
按照地理位置,從赤道向兩極依次分為 :赤道低壓帶(分布在赤道附近),副熱帶高壓帶(南北緯30度附近),副極地低壓帶(南北緯60度附近).極地高壓帶(南北極點附近).
(1)赤道低氣壓帶:在赤道及其兩側,是太陽高度角最大的地帶,這裡受太陽光熱最多,地面增溫也高,接近地面的空氣受熱膨脹上升,空氣減少,氣壓降低。這樣在南北緯5°之間的地區,就形成了一個低氣壓帶一赤道低氣壓帶。
(2)副熱帶高氣壓帶:由赤道低氣壓帶上升的氣流,由於氣溫隨高度而降低,空氣漸重,在距地面4-8公里處大量聚集,轉向南北方向擴散運動,同時還受重力影響,故氣流邊前進,邊下沉,各在南北緯30°附近沉到近地面,使低空空氣增多,氣壓升高,形成了南北兩個副熱帶高氣壓帶,它是因為空氣聚積,由由動力原因形成的,屬暖性高壓。
(3)極地高氣壓帶:在地球南北兩極及其附近是緯度最高的地區,這裡的太陽高度角最小,接受的太陽光熱也最少,終年低溫,空氣冷重下沉,地面空氣多,氣壓較高,形成南北兩個極地高氣壓帶,它是由熱力原因形成的冷高壓。
為了區別以上兩個高壓,需要指出在一般條件下,氣溫高的地方,因近地面大氣受熱膨脹,到高空堆積起來,使高空空氣密度增大,那裡的氣壓比同一水平面上周圍的氣壓都高,形成高氣壓,於是空氣便從高氣壓向周圍氣壓低的地方擴散,這樣氣溫高的地方,空氣品質就減少了,地面上隨承受的壓力就減低,形成低氣壓;氣溫低的地方空氣收縮下沉,高空空氣密度減小,形成低氣壓,這是周圍的空氣就會來補充,使氣溫低的地方空氣柱的大氣質量增多,地面氣壓因而增高,成為高氣壓。所以近地面空氣受熱,氣壓下降,空氣冷卻,氣壓升高。高空氣壓的高低與地面氣壓經常是相反的。因為氣溫高的地方,空氣上升後在高空堆積,密度增大,形成高壓;氣溫低的地方,空氣下降後,在高空密度減小形成低壓。這是由於熱力原因形成空氣中的高壓和低壓。
(4)副極地低氣壓帶:這個氣壓帶在南北緯60°附近,由於這個地帶處於副熱帶高氣壓帶和極地高氣壓帶之間,是一個相對的低壓帶。
這樣,在假設不自轉的地球上,就形成了上述的七個氣壓帶。
地球是在一刻也不停地自轉和公轉著。因此,在上述七個氣壓帶的形成過程中就伴隨著空氣的運動。而空氣運動的方向總是從高壓指向低壓。因為大氣是緊緊圍繞著地球表面,大氣在從高壓區流向低壓區的運動過程中,同時也隨著地球一同自西向東轉動著。這樣大氣還要受到一個由於地球自轉而產生的力的影響,這個力就是地球自轉偏向力,它在北半球總是使運動著的大氣向右偏斜,在南半球總是向左偏斜。這樣,風的運動方向就不是正直的由高壓指向低壓,而是在北半球發生了右偏,北風變成了東北風;南半球發生了左偏,南風變成了東南風。
季節移動
關於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 風帶位置季節移動,必須導致風向的季節變化
C 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的原因是由於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
由於地球的公轉運動,太陽直射點隨季節的變化而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同時引起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春秋分時,太陽直射赤道,赤道低氣壓帶位於赤道兩側南北緯5°之間。從春分到夏至,太陽直射點自赤道逐漸北移至北回歸線。夏至時,氣壓帶和風帶比春分時北移5°左右。這時的赤道低氣壓帶北移至赤道與北緯10°之間;由於太陽直射北回歸線的時間很短,低氣壓帶來不及形成,所以赤道低氣壓帶不可能移到北回歸線附近。但這時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可以一直吹到赤道,甚至有一部分可越過赤道,吹送到北半球,並偏轉成西南風。
從夏至到秋分,太陽直射點又逐漸南移至赤道;從秋分到冬至、又南移到南回歸線。這時地面上的氣壓帶和風帶,比秋分時一般南移5°左右,比夏至時南移10°左右。例如,赤道低氣壓帶這時已南移至赤道與南緯10°之間,北半球的東北信風可一直吹送到赤道,並有一部分越過赤道,偏轉成西北風。由於氣壓帶和風帶隨季節變化而南北移動,所以在南北緯5°—15°、35°—45°、60°—70°之間的地帶便成為風帶的過渡地帶。
氣壓帶、風帶的形成是全球性大氣環流的結果,由於大氣環流的規律性,使得地球上氣壓帶,風帶的分布也具有明顯的規律性。從全球看,氣壓帶與風帶是相間分布的,即兩個氣壓帶之間必定存在一個風帶。再從氣壓帶來看,全球七個氣壓帶是高低相間分布的,且以赤道為軸南北對稱分布。而風帶的分布是以赤道為軸南北對稱分布的,即南北半球的信風帶,西風帶和極地東風帶。各氣壓帶的高低性質主要取決於各氣壓帶氣流在垂直方向上的運動方式,即上升和下沉,凡盛行下沉氣流的區域,必定為高氣壓帶,而盛行上升氣流的地區,則為低氣壓帶。七個氣壓帶中,三個低壓帶,四個高壓帶。關於風向的確定,主要依據高低氣壓的相對位置和風帶所在的半球(南或北),因為風總是由高壓區流向低壓區,並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的。高壓帶一定是風的輻散區,而低壓帶一定是風的輻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