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非學歷

"十四大後“鼓勵多渠道、多形式社會籌資辦學和民間辦學,改變國家包教育的做法”的提出,民辦教育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階段。 民辦高校分為民辦普通高校和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兩類。 民辦非學歷就是指在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接受教育

民辦非學歷
新中國初期,全國高校227所,其中私立高校69所,占全國總校數的39%。不久後,高等教育按照社會主義發展的需要進行了全面改造。直到改革開放後,特別是鄧小平南巡講話,打破了人們對民辦教育的傳統認識。在1984年到1986年的三年中,全國新建民辦高校多達250所,形成第一個發展高潮,到1991年總量達450所。十四大後“鼓勵多渠道、多形式社會籌資辦學和民間辦學,改變國家包教育的做法”的提出,民辦教育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階段。
民辦高校分為民辦普通高校和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兩類。與民辦普通高校不同,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的招生,不在國家計畫招生範圍內,因此,學生只有通過國家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規定的全部課程,方可取得加蓋主考普通高校及自學考試辦公室印章的國家承認的學歷文憑;
民辦非學歷就是指在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接受教育,獲得學校的畢業證書.而學校自行頒發的證書不具有國家承認的學歷證書性質。稱之為:非學歷證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