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有三身
佛有三身,分別是:毗盧遮那佛、盧舍那佛和釋迦牟尼佛。法身佛:毗盧遮那佛(即大日如來),為即是中道之理體也,佛以法為身,故稱法身,法身處於常寂光淨土。
報身佛:盧舍那佛,義曰:光明遍照,又作“淨滿”。報身佛是表示證得了絕對真理獲得佛果而顯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是行六度萬行功德而顯佛之實智也。對於初地以上菩薩應現之報身,報身處於實報莊嚴土。
應身佛:釋迦牟尼佛,是表示隨緣教化,度脫世間眾生而現的佛身,特指釋迦牟尼的生身。
毗盧遮那佛(法身佛)
大日如來依梵音可譯成毗盧遮那佛,“如來”即是“佛”的意思。大日如來名稱出現在公元七世紀善無畏三藏翻譯的《大日經》里。“大日”是除一切暗遍照宇宙萬物,能利養世間一切生物,大日之光為不生不滅。“大日”之意勝於太陽。摩柯“為大,毗盧遮那”是光明遍照之意;又譯大光明遍照,亦稱遍照如來。大日如來是遍照一切世間萬物而無任何阻礙的法體,眾德圓滿,智慧之光遍照一切處,無晝夜之分, 世間與出世間的一切有情無情,都能受到恩惠, 啟動萌生佛心,獲不可思議之成就。《大日輕疏》記載:“如來日光遍照法界,亦能開發眾生善根,乃至世間事業由之成辦。”其名有三義,即:(一)除暗遍明義,謂如來智慧日光遍一切處,作大照明,無有內外、晝夜之別。(二)眾務成辦義,謂如來日光遍照法界,能平等開發無量眾生之善根,乃至成就世、出世間種種殊勝事業。(三)光無生滅義,謂佛心之日雖為無明所覆障,而無所減;究竟如法實相三昧圓明,而無所增。以如此諸種原因,故世間之日不可為喻,但取其少分相似處,故加以‘大’字。
大日如來是光明理智的象徵,佩戴供奉者能夠保護您,給您帶來光明理智,除妖避邪,勇往直前,光明快樂。
佛教密宗記載,大日如來是是光明理智的象徵,佩戴者能夠保護您,給您帶來光明理智,除妖避邪,能使您通天地之靈氣,勇往直前,光明快樂。因此若能虔誠佩戴或供奉大日如來之本命佛法像,必獲如來光明開啟智慧,成就一切事業,使貴人來助,鴻圖大展。
大日如來真言:唵-縛日羅-馱鍐
盧舍那佛(報身佛)
簡介
盧舍那佛,梵文 Locanabuddha,即報身佛,是表示證得了絕對真理,獲得佛果而顯示佛智的佛身。 “盧舍那”的意思就是智慧廣大,光明普照。盧舍那這個名字其實就是法身“毗盧遮那”(漢譯:大日如來)的簡稱,釋迦牟尼佛在立名時,把他的報身和法身立在同一個名中,表示法、報不二。
法身
佛有三身,法身即是最本質、最圓滿的智慧,是無相可言的。法身佛就是宇宙的人格化,一切佛的智慧和宇宙本身平等不二,所以一切佛的法身根本無分別,都是摩訶毗盧遮那佛(漢譯為大日如來)。報身是佛的修行依因果感召而來的報應身,是修行圓滿、大徹大悟的表現。阿彌陀佛、藥師佛等都屬於報身佛,盧舍那佛也是。釋迦牟尼佛原本是蓮華藏世界中,盧舍那座下的十地菩薩,也是盧舍那的化身、分身之一,他來到娑婆世界,依照法門修行而成就了盧舍那的報身。
釋迦牟尼佛(應身佛)
簡介
釋迦牟尼(Sakyamuni 公元前565年至公元前486年),本名悉達多,意為“一切義成就者”(舊譯“義成”),姓喬達摩(瞿曇)。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屬剎帝利種姓。“釋迦牟尼佛”,釋迦佛是我們的本師;本師者,根本教師。西方阿彌陀佛、東方阿閦鞞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是釋迦佛說出來的。設若釋迦佛不說,我們連一尊佛,亦不會知道。因此,我們稱念釋迦佛名號時,特加“本師”二字,稱曰:“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以表感念佛恩,特別尊重!我們對於本師的名義,尤應留心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