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母親的故事》講述了一位純樸、貧窮的母親,死神奪去了她唯一的孩子,為了能夠救回自己的孩子,她不惜忍受暴風雪的吹打,用自己的胸脯溫暖快要凍死的荊棘,把一雙最為明亮的眼睛交給湖泊,把美麗的黑髮獻給看門的老太婆,使自己換上了一頭白髮。她做出了自己能做的一切,只不過想要換回自己可憐孩子的生命。但現實是,即使母親努力到極致,還是無法擺脫貧窮人民的宿命。母親好不容易獲取了救出孩子的唯一方式;她威脅死神,說要拔掉代表生命的各種植物。這些植物標誌是上帝賦予死神的職責範圍,若沒有得到上帝的許可,誰也不能拔掉它們。然而為了救贖孩子的生命,在母親眼裡,即使是上帝的旨意也算不得什麼。
當死神把預示著孩子兩種命運的兩幅圖像向母親展示時,她“看見一個生命是多么幸福,看見它的周圍是一片歡樂的氣象;她又看了一下另一個生命,它是憂愁和貧閒、苦難和悲哀的化身”。兩幅圖景,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雖然其中並未指出她的孩子是“苦難之花”還是“幸福之花”。可母親的選擇讓答案顯而易見。母親深知,如果挽回孩子生命,讓孩子回歸現實,則孩子必然要遭受若難、貧窮和飢餓的煎熬。生而貧窮,則注定命運必將多舛。於是,母親作出了最有悖於其初衷的抉擇:放棄對生命的拯救,而把死留給了她為之付出、為之勞苦尋找的孩子,讓“死神帶著她的孩子飛到一個不知名的國度去了”。
創作背景
這個故事最先發表在《新的童話》(1844年)里。安徒生在他的手記中說:“寫《母親的故事》時我沒有任何特殊的動機。我只是在街上行走的時候,有關它的思想,忽然在我的心裡醞釀起來了。”
安徒生之所以能寫出諸如《母親的故事》這樣的作品,與安徒生所處的時代和他本人的個人經歷是不無關係的。安徒生出生之時丹麥正在走下坡路,昔日北歐霸主的成風早已不在,直至安徒生晚年,戰爭的陰霾始終籠罩在城市上空。丹麥在一次次戰爭中都以失敗告終,其結果是割地賠款,國內經濟衰退,百業蕭條,貴族階級與新興資產市民階級之間的矛盾日益深化,爆發了一場又一場衝突。直到1848年國王簽署了丹麥全同議會通過的新憲法,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政局才逐漸擺脫動盪。安徒生生活於一個這樣大的社會背景之下,再加上他個人家庭情況,使他要擺脫貧窮、出生卑微的烙印幾近不可能。安徒生出身貧寒,雖成名後得到至高無上的榮譽,然而綜現其一生則可看到,他一直與百姓為伍,親歷過百姓的貧苦,所以在作品中用多種方式盡展並渲染人民的疾苦,透視社會的不平。
作品鑑賞
試想母親歷盡千辛萬苦,為挽救孩子生命而付出了她能夠付出的一切,本來,她已經找到了孩子,而且有條件把孩子從死神手中帶走,這意味著她達到了拯救孩子生命的目的,那么按常理來說對孩子生的選擇才符合母親行為的邏輯,然而,安徒生卻安排讀者見證了另一番景象:母親在孩子生與死兩種生命狀態面前,捨棄了前者而選擇了後者,這是一個多么無奈的抉擇,也是一個撕心裂肺的別離,它所包含的太多的無奈足以引起我們對造成這種無奈現實的思考。安徒生把殘酷丟給了母親,通過母親的選擇,從而指示了現實的黑暗。作者對現實鮮明的否定態度,對窮苦人民寄予的莫大同情,正是借母親的抉擇而表現出來。
作品影響
在不勝枚舉的安徒生童話作品中,《母親的故事》是一部內蘊豐富的上乘之作。這一作品無論是從對社會本質的揭示,還是從作者的宗教信仰,抑或是從作品的敘事,無不涵蓋了作者深刻的社會認識與人生感悟,折射出作者所奉行的愛的情懷及人道主義精神。它不僅滿足於天真浪漫的兒童閱讀,同時帶給成年人極大的精神慰籍。
作者介紹
安徒生1805年出生於丹麥一個鞋匠家庭,年輕時當過學徒,學過裁縫,也曾在濟貧學校上過學,1828年進哥本哈根大學學習。
安徒生寫過小說、劇本、遊記、詩歌,但他最大的才能表現在童話創作上。他的第一本童話故事集《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發表於1835年。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人閱讀著安徒生的《海的女兒》、《賣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衣》、《醜小鴨》、《豌豆公主》等經典童話度過美好的童年。
安徒生一生共寫了160多篇童話故事,作品被翻譯成80多種語言。他的作品以奇妙的幻想,深邃的智慧,幽默的諷刺反映窮人的悲慘生活,諷刺統治者及其附庸的昏庸和阿諛醜態,嘲笑富人無知和嬌柔,歌頌真善美的理想和信念,百餘年來一直為世界各國的小孩和大人所喜愛。
安徒生童話選
安徒生童話是每個孩子童年的夢想,安徒生童話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即詩意的美和喜劇性的幽默。前者為主導風格,多體現在歌頌性的童話中,後者多體現在諷刺性的童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