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安塔

殿安塔

因當地人諧音將奠安塔成為殿安塔,奠安塔又名鎖龍套。位於城東6公里黃洋河注入漢江交江處八公岩(一為巴公岩)頂,石梯渡西側。

殿安塔

簡介

殿安塔 殿安塔

民國三年(1914)創建,民國六年(1917)竣工。 塔七級,高八丈余,塔的最頂層。飛檐突出大有展翅凌雲之勢。磚石花紋,雕鑿奇異。形態逼真。

詳細介紹

奠安塔建在一個四方形三合土的基座上。塔身為七級,青磚建造,塔作為地標性建築,坐落位置正好是東南西北。

塔內層層都有樓梯、樓板。直通塔頂。供遊人登攀遠望。在第四層,四面塔壁上用彩色碎瓷片拼鑲著“博厚高明”、“中天一柱”、“永奠安康”、“亦孔之固”十六個楷書大字,取“長安永康”、“奠定宏基”之意,定名為奠安塔。塔形雄偉,氣勢軒昂。具有典型的中國古代建築特色和傲然屹立的非凡氣度。

通過塔內樓梯,遊人可逐級攀登。上面六層四方均留有圓形或拱形門洞,可以從中欣賞四方各不相同的美景。在第四層的四面塔壁上還有彩瓷拼鑲的“博厚高明,中天一柱,永奠安康,亦孔之固”16個楷書大字。

塔頂,有七彩蓮座,座上有兩個3000斤重的銅球。奠安塔七級飛檐皆用磚石浮雕裝飾,圖案鮮明,形象各異,最頂層的飛檐翼然外伸,大有展翅凌雲之勢。

遠觀奠安塔,昂然挺立在高峻山岩之上,神聖威武,儼然如一壯士,忠誠地守衛在安康東大門。登臨其上,則可盡情欣賞綠水青山,天光塔影。江上往來如梭的流舟,城區櫛次鱗比的高樓盡收眼底,可謂都聚一塔中。”

殿安塔傳說故事

相傳,自天庭守山神牛逃離天庭在巴山偷酒、從而被化為神山守護巴山美酒以來。據碑文記載,民和元年,巴山地區風調雨順,莊稼也獲得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豐收,老百姓的生活逐漸富饒,許多百姓更是紛紛操起祖先流傳下來的釀酒技術,各種茶樓、酒肆更是歌舞昇平、顧客來來往往、熱鬧非凡,大街上到處都瀰漫著酒香,而且還有大江南北的許多江湖人士更是慕名前往巴山來品嘗這種美酒。玉帝便常常隔三叉五的讓近侍衛臣去巴山蒐集這種美酒來暢飲。

某一天,守天庭之門的神牛乘著天將打盹的時候,偷偷的掙斷鎖鏈溜下天庭,循著酒香找到了巴山鎮,躥到一農家的酒窖里偷喝這種美酒。待天將發現神牛不見時,嚇的全身直冒冷汗,連忙飛奔上報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聽後更是大驚,一面傳令召集諸位天庭大仙前來商議,一面調派各路天兵天將火速下界搜捕神牛。

看眾仙議論了半天仍沒有結果,太白金星便獻計道,我們不如火速派人邀請王母娘娘前來,用其窺天寶鏡察得神牛的具體位置時,再派天兵天將將之擒來。沒有其它辦法,玉皇大帝便派人去請王母娘娘攜帶寶鏡前來。

不久,王母娘娘便攜帶寶鏡前來,運起法力搜尋了沒多久,便發現神牛醉臥之地,諸仙即火速趕往,查明事由,稟明玉帝,玉帝聽後,又怒又奇。想那神牛,歲逾萬年,克勤執守,身經百事,對於天庭的稀奇之物都不屑一顧,又何以為這一凡間釀酒出此窘態而違反天規,遂親自駕起五彩祥雲前往查其原由。未到其處,就先聞到一股奇香,清香怡人、醉人心脾,至前一看,原是巴山鎮農家自釀美酒,只見其體態豐盈清冽,俏而不單,隨上前親酌一口,果然其醇和綿長,雍容之間厚而不滯,遂解其神牛臥醉巴山之由,玉帝也由衷地讚嘆道:好酒!

有一次,玉帝從西域遊歷歸來經過巴山地區時,猛然想起神牛因為貪戀這裡的美酒而逃離天庭的事情,於是他便踩著祥雲飄落到巴山大街上,來到一家臨街而開的酒樓,端直就要了巴山農家釀酒和幾味巴山風味小吃,在那裡自酌自飲、怡然自得。由於此去西域諸事辦的異常順利,再看到此地百姓生活都安居樂業,欣欣向榮時更是擊節而歌、開懷暢飲。不一會便有了微微醉意,喝的興起時他便張口高聲吟道:“博厚高明,中天一柱,永奠安康,亦孔之固。”忽然,玉帝心中一動,我何不讓百姓在此修建一座寶塔,來鎮守和保護巴山的百姓和這種乾冽爽口、益壽延年的美味巴山酒呢?

後來,憨厚樸實的巴山人便修建了這座奠安塔,並將玉帝吟的“博厚高明,中天一柱,永奠安康,亦孔之固”十六字嵌入其中。從正門而入,通過塔內樓梯,遊人可逐級攀登。上面六層四方均留有圓形或拱形門洞,可以從中欣賞四方各不相同的美景。在第四層的四面塔壁上還有彩瓷拼鑲的“博厚高明,中天一柱,永奠安康,亦孔之固”16個楷書大字。塔頂,有七彩蓮座,座上有兩個3000斤重的銅球。奠安塔七級飛檐皆用磚石浮雕裝飾,圖案鮮明,形象各異,最頂層的飛檐翼然外伸,大有展翅凌雲之勢。

每逢秋收過後,巴山人總是將自家剛剛出窖的大缸美酒抬出來,聚集在奠安塔周圍相互品酒、鑽研交流傳統的釀酒手法和工藝,不斷的完善和提升祖傳的釀酒絕活。時至今日,忠厚勤勞的巴山人相繼開發出的開缸酒等產品已遠銷四方、享譽全國。

殿安塔規劃

城市總體規劃

殿安塔 殿安塔

殿安塔先已納入城市總體規劃中,規劃中的的“奠安塔公園”,應該挖掘它的歷史文化素材,以利方案設計。如果沒有文化內涵,因一座塔修建一個公園,總覺得單薄平淡。建公園的目的不外乎三點:一是提高城市綠化度,調節最佳化城市空間布局,改善生態環境;二是為市民提供休憩遊覽的優美場所;三是為保護人文景觀、存留歷史遺蹟而打造的園林景觀。

具體內容

奠安塔其名,頗具歷史蘊含,古義雋永。可理解為定名安康之肇始;又可追思往古,一戰定乾坤,奠定一方基業;還可解為驅災鎮魔永保全寧康泰之意;甚或詮釋為,尊儒重教乃奠定安康繁榮昌盛的永世基業。無論作何解釋,公園應突出“厚重、古樸”的歷史滄桑感。公園內所有建築物要統一在一個格調上。無論亭、台、樓、閣、軒、榭、廊、塔,都以磚木結構為主。無需勾心鬥角、雕樑畫棟、塗彩敷金。取秦漢建築粗獷雄渾的藝術風格。多取石材、磚材,多用石雕磚雕,造型作工都要凸顯質樸簡約大氣的創意手法。

殿安塔周邊綠化

公園綠化樹種以桂花樹為主,遊客所到之處都能賞桂聞香。遍地桂花樹,滿園“金銀花”,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終年滴翠四季飄香,真要是公園以“安康小桂林”聞名遐邇,想必安康城市特色也就顯露其中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