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釋義

功能作用
燥濕生氣。
治法
寒則補之多灸,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定位
在大腿後面,承扶穴與委中穴的連線上,承扶穴下6寸。
解剖
在半肌腱與股二頭肌之間,深層為大收肌;有股深動、靜脈穿支;布有股後皮神經,深層正當坐骨神經。
主治
腰痛、下肢痿痹。
操作
直刺1至2寸。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坐骨神經痛、腰肌勞損、急性腰扭傷、股部炎症等。
配伍
配腎俞、後溪主治腰痛;
配風市、足三里主治下肢痿痹。
殷門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於大腿後面,承扶穴與委中穴的連線上,承扶穴下6寸,在半肌腱與股二頭肌之間,深層為大收肌;有股深動、靜脈穿支;布有股後皮神經,深層正當坐骨神經。主治腰痛、下肢痿痹。操作方法為直刺1~2寸。
燥濕生氣。
寒則補之多灸,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在大腿後面,承扶穴與委中穴的連線上,承扶穴下6寸。
在半肌腱與股二頭肌之間,深層為大收肌;有股深動、靜脈穿支;布有股後皮神經,深層正當坐骨神經。
腰痛、下肢痿痹。
直刺1至2寸。
現代常用於治療坐骨神經痛、腰肌勞損、急性腰扭傷、股部炎症等。
配腎俞、後溪主治腰痛;
配風市、足三里主治下肢痿痹。
殷門,足太陽膀胱經經穴。
fūyáng,BL59。膀胱經陽蹺郄穴。
跗陽穴 定位 解剖 主治 操作胞肓穴,在臀部,平第2骶後孔,骶正中嵴旁開3寸。
簡介 取穴 解剖 主治 刺灸法魚腹山穴微微施力墊起腳尖,小腿後側肌肉浮起的尾端極為承山穴。取穴時應採用俯臥的姿勢,承山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後面正中,委中與崑崙穴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
基本介紹 穴位名解 臨床運用 穴位治療 功能《全身穴套用解剖圖譜》是1997年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嚴振國。本書主要介紹了全身經穴圖、局部經穴圖等內容。
作者介紹 作品目錄huāngmén,BL51 足太陽膀胱經穴為在腰部,當第1腰椎棘下,旁開3寸。
人體穴位配伍 定位 解剖 主治 刺灸法取穴腧穴, 是針灸處方的主要內容之一。人體有361個經穴,另有眾多的經外奇穴。要想選好腧穴,首先應了解穴位的特性及其主治功能。只有依據經絡、腧穴理論,結...
介紹 近部取穴 遠部取穴 隨證取穴 症狀中醫基礎理論名詞。指十二正經加任脈,督脈經穴總合,又稱“經穴”,與“經外奇穴”相對而言。《黃帝內經》分經論穴,記載穴名150個,總穴數為295個;《針灸...
解讀 中醫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