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地圖學

歷史地圖學

地圖學史是研究地圖和地圖學的產生、歷史發展及其歷史作用的地圖學分支學科。地圖學的產生與發展反映不同歷史階段的社會需求,並發揮著不同的歷史作用。同時地圖的內容也反映各階段人類對周圍環境認識的廣度與深度。

地圖學史是研究地圖和地圖學的產生、歷史發展及其歷史作用的地圖學分支學科。主要根據保存下來的地圖作品、考古資料與文獻記載,對地圖科學內容、編制技術與表現形式的發展過程,以及地圖學理論方法的形成與發展進行系統深入研究,總結歷史規律,促進現代地圖學發展。據蘇聯學者考證,早在1萬年前即出現用線畫與符號表示事物的原始地圖。現今保存最古老的地圖是公元前27世紀蘇美爾人繪製的地圖和公元前25世紀巴比倫陶片地圖。中國已發現的最早地圖是春秋戰國時期中山王墓的“兆域圖”。《管子·地圖篇》最早論述了地圖對軍事決策指揮的重要性。馬王堆漢墓出土的3幅地圖說明距今2100年前中國地圖繪製已達到相當高水平。古希臘著名天文、地理與地圖學家托勒密的《地理學指南》是最早的地圖學著作,他還創造了地圖投影方法並用普通圓錐投影繪製了世界地圖。中國著名地圖學家裴秀所創立的“製圖六體”是關於地圖編制原理的精闢論述。唐代賈耽、元代朱思本、明代羅洪先等歷代地圖學家都對中國地圖學的發展作出貢獻。現今保存的1136年石刻《禹跡圖》與《華夷圖》也是重要的古代地圖代表作。世界著名地圖學家墨卡托所創作的墨卡托投影至今仍為航海圖、航空圖與宇航圖所採用。17世紀以後由於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發展,以及羅盤儀與望遠鏡結合的測繪技術發展,歐洲各國普遍開展大比例尺地形測圖,加上探險、考察的大力加強,促進了專題製圖的發展。20世紀30年代航空攝影的出現又使地形測繪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並加速了各種專題製圖的發展。同時地圖投影、地圖概括、專題製圖、綜合製圖的理論也逐步形成。70年代遙感、計算機與自動化技術的引進,遙感製圖與機助製圖技術迅速發展,不到20年時間已從實驗探索進入廣泛套用。新技術的引進與其他學科的滲透,導致地圖資訊理論地圖傳輸論、地圖模型論、地圖感受論地圖符號學等新理論的提出,不斷充實和發展著地圖學的理論體系。地圖學的發展經歷了中世紀前的產生與興起、17~19世紀的全面奠定基礎和20世紀以後的不斷飛躍等幾個大的歷史階段。地圖學的產生與發展反映不同歷史階段的社會需求,並發揮著不同的歷史作用。同時地圖的內容也反映各階段人類對周圍環境認識的廣度與深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