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06~1911年(清道光緒三十二年至宣統三年)陸續刊行。本圖系一多卷本的中國歷史參考地圖集,其分34圖組,分訂為34冊,由揚守敬主持編纂刊刻。刻圖系以清初實測地圖為地理底圖,歷代正史地理志為考訂。詳細表示了中國歷代疆域、政區、都邑等,是中國古代最完整的一部歷史地圖集。現藏於北京圖書館。
作者
楊守敬的《歷代輿地圖》,是中國清代最著名的歷史考證地圖集。
楊守敬早在青年時代,就對歷史地圖產生了濃厚興趣。20歲時,曾有浙江餘杭人鄭蘭避亂至宜都,楊守敬從鄭蘭處見有六嚴的《輿地圖》,便借回影繪兩部。後來,楊守敬在北京和歸善、鄧承修等合作,共同編制正史《地理志》各圖。因南朝梁、陳、齊及北周等書無《地理志》,故未能成圖。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又與東湖饒敦秩等同編《歷代輿地沿革險要圖》,補繪梁、陳、齊、北周各圖。又新繪東晉、東西魏、五代、南宋以及歷代四裔圖。
內容
經過修補後,“合之前稿,共得六十七篇”①。此稿初刊於光
緒五年(公元1879年),續刊於三十二年,補訂成71篇。包括“禹貢九州圖”、“爾雅殷製圖”、“職方周製圖”、“春秋列國圖”、“七國形勢圖”、“秦三十六郡國”、“楚漢之際諸侯王國”、“楚漢之際形勢圖”、“前漢地理志圖”、“前漢末割據圖”、“後漢郡國志圖”、“後漢末割據圖”、“三國疆域圖”、“三國形勢圖”、“晉地理志圖”、“東晉疆域圖”、“前趙疆域圖”、“後趙疆域圖”、“前燕疆域圖”、“後燕疆域圖”、“南燕疆域圖”、“北燕疆域圖”、“前秦疆域圖”、“後秦疆域圖”、“西秦疆域圖”、“前後蜀疆域圖”、“前涼疆域圖”、“後涼疆域圖”、“南涼疆域圖”、“北涼疆域圖”、“西涼疆域圖”、“西夏疆域圖”、“楊氏疆域圖”、“南宋州郡志圖”、“南齊州郡志圖”、“梁疆域圖”、“陳疆域圖”、“晉宋齊梁陳形勢圖”等。校訂
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楊守敬與其門人熊會貞重新校訂該圖集,同時補其缺略,以原來的“歷代輿地沿革險要圖”為基礎,作為“歷代輿地沿革總圖”,又擴大增補了“春秋列國圖”、“戰國疆域圖”、“瀛秦郡縣圖”、“前漢地理圖”、“續漢郡國圖”、“三國疆域圖”、“西晉地理圖”、“東晉疆域圖”、“二趙疆域圖”、“四燕疆域圖”、“三秦疆域圖”、“五涼疆域圖”、“後蜀夏疆域圖”、“劉宋州郡圖”、“南齊州郡圖”、“蕭梁疆域圖”、“陳疆域圖”、“北魏地形志圖”、“北齊疆域圖”、“西魏疆域圖”、“北周疆域圖”、“隋地理志圖”、“唐地理志圖”、“後梁並十國圖”、“後唐並七國圖”、“後晉並七國圖”、“後漢並六國圖”、“後周並七國圖”、“宋地理志圖”、“遼地理志圖”、“金地理志圖”、“元地理志圖”、“明地理志圖”、“水經注圖”(當時未刻印)。從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到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陸續刻印完成。命名為《歷代輿地圖》(一些版本封面題為《歷代輿地沿革圖》①或題《歷代輿地沿革險要圖》②)。
據《觀海堂地理書目》統計,《歷代輿地圖》當時共分358卷,45個圖組,分裝為34冊。圖集首為《歷代輿地沿革險要圖》70幅,概略表示歷史境域大勢。然後,自春秋戰國至明代,按中國歷史朝代的先後順序,安排圖幅,詳細表示各朝代統治勢力的主要涉及範圍、行政區劃、山河大勢等地理要素。其中隋代以前各幅地圖多附有序、表或札記等。
意義
《歷代輿地圖》主要以清乾隆內府輿圖為底圖,同時參閱稅安禮編輯的《歷代地理指掌圖》、六嚴的《輿地圖》、胡渭的《禹貢錐指》中地圖等。按古法,用黑色表示古要素和古地名,用朱紅色表示當代河流山川、地名等地理要素。古今對照,便於查閱。圖中還用黑體字對歷史事件和地名的變遷在圖上加注說明,圖注中有不少是對歷代《地理志》的訛誤進行補正。
《歷代輿地圖》無論從製圖方法,還是從其通古貫今的內容系統性上,都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是清代,也是中國地理學史上空前的沿革地理巨著,它一出版,即廣為流傳,影響極大。
《水經注圖》是楊守敬的又一部歷史地理力作,它是配合楊守敬校注《水經注》時所作,全圖80卷,採用古今對照、朱墨套印法,將酈道元《水經注》所述各項內容,標註在清代地圖上。即所謂該圖“皆循酈氏步趨。必一一證合。以書考圖,以圖復書,無不吻合,而流移變動如詣指掌。”①它也是中國歷史地理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
參考文獻
[1]、高儁:“明清兩代全國和省區地圖集編制概況”,《測繪學報》,第5卷第4期。
[2]、1975年台北聯經出版公司影印本(10冊裝)。1981年再版本同。題:據光緒四年至宣統三年(公元1878~1911年)在滬、鄂兩地遞次刊本。原圖34冊。楊守敬編繪。
[3]、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觀海堂校刻本(42冊裝)。題:楊守敬制,熊會貞校刻本。
[4]、1975年台北聯經出版公司影印本(10冊裝)。1981年再版本同。題:據光緒四年至宣統三年(公元1878~1911年)在滬、鄂兩地遞次刊本。原圖34冊。楊守敬編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