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暮自桐廬歸錢塘

這首詩作於由桐廬(今屬浙江)經錢塘江回杭州的途中。作者曾寓居錢塘(今浙江杭州),詩題“歸錢塘”,示錢塘之居,已經很久,把這裡作為第二故鄉看待了。這篇五律,思致清遠,劉貢父《中山詩話》說:“潘閬詩有唐人風格,仆謂此詩,不減劉長卿。”

作品原文

久客見華發,孤棹桐廬歸。
新月無朗照,落日有餘暉。
漁浦風水急,龍山煙火微①。
時聞沙上雁,一一皆南飛。
①註:龍山,錢塘江南岸的小山。

作品譯文

長久在外客居,頭髮已經白了,獨自一個人坐船從桐廬回到錢塘。東方的一輪新月還很暗淡,那是因為西面的落日的餘暉還沒有完全褪去。錢塘江上強勁的風使江面波浪很急,遠處龍山腳下人家的炊煙只能隱約看到。時不時還能聽見沙洲上的飛雁因為躲避人,一個一個鳴叫著匆匆飛去。

作品賞析

詩的開頭“久客”兩句,是說:長久客居外地,不覺已經出現花白的頭髮了。此刻從桐廬乘著扁舟獨自歸來,表現出思歸之情非常殷切。三四兩句:“新月無朗照,落日有餘暉。”從時間著筆,示傍晚舟中所見。這兩句自然清穎,富於理趣,表面上信手拈來,實由洗鍊而出。時當上弦,新月已上,在落日餘暉的映襯下,天空中浮起了一彎眉月,而此時天邊霞彩,卻顯得絢麗可愛。澄江如練,餘霞成綺。雖然新月還未能朗照,卻也帶著些淡淡的晴彩了。東天的如眉初月,西天的夕陽在山,人在舟中,俯仰成趣。
五六兩句,是從經過的山水著筆,寫歸途景物。時近黃昏,晚風漸緊,漁浦邊上已聚集了漁舟,暮潮也隨著興起。江岸那邊的龍山一帶,升上了陣陣些微的炊煙,遠方也見到星星的燈火。天空漸漸呈現了暮色,作者所乘的船兒,也便停泊了下來。七八兩句:“時聞沙上雁,一一皆南飛。”在泊舟之後,聽到沙洲上已有落雁的聲音。在草木黃落的深秋,鴻雁是慣於南飛的。現在一行行南飛的歸雁,已在尋求它們歇宿的地方了。作者於凝靜中看到“平沙落雁”的情景,而所見之景、所聞之聲,卻都是動態,這些景象,使作者更生思歸之情。這兩句和詩的起筆相應,顯示出“物猶如此,人何以堪”的意味。全詩作意,正在於一個“歸”字。
這篇五律,思致清遠,劉貢父中山詩話》說:“潘閬詩有唐人風格,仆謂此詩,不減劉長卿。”劉長卿在唐代被稱為五言長城,其詩句如“離人正惆悵,斷月愁嬋娟”(《宿懷仁縣南湖寄荀處士》)、“石橫晚瀨急,水落寒沙廣”(《浮石瀨》),皆與此詩相近。

作者簡介

潘閬(?—1009),字夢空(影印《詩淵》冊409頁),自號逍遙子(《青箱雜記》卷六),大名(今屬河北)人,一說廣陵人(今江蘇揚州)人(《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曾居錢塘。早年在京師以賣藥為生,因宦官王繼恩的推薦,得到太宗召見,賜進士及第,授國子四門助教。王繼恩犯罪下獄後,他即逃亡遁入中條山。真宗曾親加逮問,貶至信州,流寓當塗、貴池,又授滁州參軍。此後遨遊大江南北,寓居錢塘十載。1009年(大中祥符二年),卒於泗上。他為人狂放不羈,作詩卻是寒苦清奇,有《逍遙集》,其中詞作今僅存《酒泉子》十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