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方法
炒指是用糯米(小軟米)做成的,把糯米掏乾淨再用石磨碾成面,用開水湯好面捏成大塊乾糧上籠蒸熟,取出後摻上少量白面隨口胃加糖或鹽,然後把和好的面擀成片切成像手指頭一樣的面棒,再把切好的面棒放入炒熱白土面(白土用篩子篩成面)的大鍋里炒五到十分鐘。
飲食文化
早在西晉末年,雜居內地的各少數民族多受漢族地主豪強的奴役壓迫。武鄉羯人石勒因善於相馬,結識馬牧帥汲桑。兩人志趣相投,便招募起兵,自號大將軍。羯人原是匈奴入塞的羌渠部後裔,慣遊牧善騎射,所以在行軍打仗時一天能走數百里,在時戰況緊急時,沒有時間安鍋造飯,士兵就得挨餓。為方便士兵生活,便設法給士兵帶乾糧,開先是帶蒸、煮的麵食,有時帶在身上幾天吃不完,就腐爛、長毛變了質。石勒就想了個辦法,讓人們把面和好後,擀成厚厚的餅,然後切成手指大小的麵條塊兒,用水煮熟了再上火烤乾,這樣帶起來就方便多了。後來,石勒手下的一個火頭軍試著用乾土磨成粉,用鐵鍋將乾土滾沸後再來炒這個麵條,炒出來居然很有特色,不僅攜帶方便,而且吃起來也香脆可口,特別經過一段食用,還發現了一個重要的藥用價值,帶著這個食品,無論走多遠,只要常常吃一點,士兵就不會出現不服水土,嘔吐、腹瀉等不良症狀。為此石勒將這個火頭軍提拔為糧草官,以表對他這項改革的肯定。後來石勒坐了皇帝後,將對他做皇帝出過力的人、物都加以分封,為個食品也在分封之列,可是,那時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名字,叫什麼呢?因外形象人的手指,又是用武鄉的土炒制的,武鄉是他出生的地方,他認為這是上天讓這片黃土來扶助他安立天下,於是就給這個食品分封了一個名字,叫做“皇土炒指”。從此“皇土炒指”這個武鄉獨有的民間食品就在武鄉一帶流傳下來,並漸漸流傳在周邊的各縣。只是後來為了叫起來順口,慢慢地,人們省略了“皇土”二字,只稱為“炒指”了。這個有一千七百多年歷史特色食品——武鄉“炒指”,在抗日戰爭中,也曾發揮重要作用,老百姓常常做好“炒指”送給八路軍戰士,成了八路軍的救命食物,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