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武都高山戲,又名高山劇,為甘肅省獨有的兩大特色劇種之一。
1959年以前魚龍、隆興等地人叫它“演故事”、“走過場”、“社火戲”等。
1959年10月定名為“高山戲”,
1965年其名見報後被陸續載入《辭海·藝術分冊》、《中國戲曲文化》、《中國戲曲曲藝辭典》等書籍中。2008年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起源
高山戲發源於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的魚龍鎮,主要流傳於武都區的魚龍、隆興、金廠、龍壩、漢王、馬街、安化、佛崖、甘泉、角弓、城關等鄉鎮,西和、禮縣、康縣、文縣、成縣的部分地方也有流傳。魚龍等地屬高山丘陵地帶,山大溝深、交通不便,農業以土豆、玉米、小麥為主。廟會、祭祀、社火等民俗活動在這裡自古盛行,高山戲即是從這裡的民間祭祀和傳統社火中孕育、演變、發展而來的戲曲劇種。
舞台布景
“高山戲”的舞台演出程式一般分為“踩台”、“開門帘”、“打小唱”、“演故事”等,其中“演故事”是高山戲的正式內容,其它表演如“圓莊”、“上廟”、“走印”等則帶有明顯的祈福、娛神和自娛等性質。
唱腔
高山戲屬曲牌體戲曲劇種,其唱腔分為“歡音”和“傷音”兩大類。高山戲“歡音”類唱腔如[古碌]、[十把扇]、[進狀元]、[狀元回府]、[進花園]、[門墩兒]、[太平年]等明快活潑、玲瓏華美,“傷音”類唱腔如[胭脂淚]、[滾白帶哭腔]、[旺哥]等纏綿淒楚、哀怨動人。
高山戲語言是地道的武都方言,生動活潑、幽默詼諧。唱詞格式比較固定,有七字兩句式的對聯體,有五字四句式的絕句體,有山歌體、律詩體等。大量襯詞和靈活的幫腔形式構成了高山戲獨特的演唱風格。高山戲伴奏樂器分為武樂和文樂,武樂有大鼓、大鑼、四片瓦,文樂有“大筒子”、土琵琶、二胡等。
特色
高山戲的表演具有社火場上“把式舞”跳、搖、扭、擺舞步動作的特點,但更多動作是百姓演員對生活勞動的再現與加工。近幾十年,隨著文化藝人的不斷加入,其表演水平已有明顯的提高。高山戲劇目內容豐富多彩,多數劇目有宣揚仁義道德、教化育人的積極意義。代表性傳統劇目有:《鹹陽討賬》、《劉四告狀》、《老換少》、《白玉霜》、《康熙拜師》、《兒嫌娘醜》等;創作劇目有《開鎖記》、《尕女婿》、《擋車》、《人老心紅》、《夜逃》、《特殊黨費》等。
影響
高山戲在武都等地流傳了數百年,深得民眾喜愛。它是古代勞動人民價值觀、世界觀的體現,是歷史的見證,是當地人民的精神食糧。開展高山戲文化的研究將會給我國民俗文化、戲劇文化的研究增添新的內容。挖掘、搶救、保護高山戲可以豐富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民眾的文化素質,對構建和諧社會和精神文明的建設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