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在博弈中的終極真相是無法從生物特性得到的,留出了唯一的出路就是引進一種方法,並用一種策略行為與初擇樣本的直覺進行對抗,用定性分解找出它的最小單元,看清粒子行為的內部結構,建立決策粒子二特性對局,這是唯一成功通向破解奧秘的理論。摘自《博弈聖經》一書
闡述
《博弈聖經》中的正理 博弈是個典型的事件,輸贏的事實能夠自我承認與人的行為有牽連,是人的行為造成國比正大。能掌握博弈中的 正理這一重要概念,就可以改變博弈思想的本質,博弈才可以取勝,才可以找到正理。我們不必爭執取勝的正理是被構造而成的或是被發明家發現的,我感到這個博弈正理是獨立於人類的信念和語言而存在的,它奇妙難解,用語言無法真實地描述。我不贊成科學家習慣稱為超自然現象,我是用高熵賽棋改變各自特性,互相轉換,定性之後偶然發現的。一個博弈本質的全部畫面,正相當於用語言描述一個人簡單的面孔,說的再多也不如親眼所見來得準確。高熵賽棋就像那張面孔,說的再多,不如見一見,玩一玩,親自體驗一下高熵賽棋的神奇魅力,就可以改變以往的一部分錯誤直覺。
宇觀、巨觀是歷史,微觀、渺觀才是未來。研究粒子行為是從內部開始,不是從外部引導。狀態主義是巨觀,它的結構中有大間隙,只有微觀中的隨機才是實在的、直接的。巨觀上的觀察,操作微觀,會偏離正理。博弈的結果是趨向於特性結構,趨向於微觀的自我主體,人們試圖利用巨觀的結構狀態與微觀中的實在的、直接的隨機性期望找到和規律的吻合點,都是毫無價值的幻想。博弈參與人的全部活力和動力的國邊能源都來自這些源泉。正理的結果卻趨向於自然,自然是隨機的,博弈人的行為與自然的隨機行為對抗都是國。國里只要有人的行為,國的內部就會有各種特性的新的粒子及其更為複雜的混合特性。以往人們把粒子看成是隨機的、不可預測的、運動的,這都不對。粒子的活動是博弈決策人的行為賜給的,博弈行為停止,粒子合成的狀態完全消失。粒子的每一次活動都是智慧的活動,都是事物的外在形態和讀出的時間、空間、速度、順序,反正統一的自治自明的理性也是私家科學,這一切表達的都只是自己。人類對萬事萬物的預測和決斷都是從複雜簡化到雙方對局,所以我說任何事情都是博弈,都需要決策,只有決策人和對抗者的二人對局,結果才是一方勝過另一方。
博弈正理就是讓行為合乎規則,不能讓規則合乎行為。主動討好別人,是為了使外在的理性和內在的德行接吻,導致美好、快樂、幸福感。當然我們不能把所有獲得的正理都歸於機遇,這顯然並不是十分恰當。一個神聖的東西,不能直接追求,而是奇妙、複雜、巧合的創造。從成功的案例觀察得知,一個博弈正理之途是要通過努力,製造一個多層的中間體產生偶然的過程。
可感覺的和可供思考使用的東西,都是材料、是手段、是目的。博弈的正理並不存在於一種現存的已經意識到的東西中,而是通過實存的處境裡產生的決策行為,恰好是相對著正理的地方。凡是構成整體的都是一個封閉的系統,博弈正理不包含在這個系統中。決策人用精神思維構成博弈取勝整體的東西,這些東西無論如何也不會像我們思考一個未來的自然事件一樣發生,相反,一個個決策人都會陷入混亂和失敗。站在一邊觀看,你還會發現博弈正理意義的多樣性,它違反了自己正理的意義,並不能找到國大於正的源泉,卻可以找到國大於負的根源。因此,我們猜想,國是一個包含正和負的複合體,猜正則小,猜負才大,負比正大。任何想解決衝突尋找正理自身的人,根本找不到,只有在對邊等待。當人們面對包含有兩個以上答案的謎題時,想一下猜中,一定是國大於正,決策人對博弈正理的追求越是迫切,越是變得不可能。
正理是一種顯現,是自身的存在,只能感知,如果你把它作為目的的對象,它就立刻消失了。如果你以一個權威的身份窺視正理,那么它會返回到現實狀態,歸於失敗的粒子。決策粒子二特性告訴我們,一切超越的東西都會產生錯覺,懶漢們的幻想、自我構劃出來的意象只能得到一大半的國,一小半的正。托馬斯•謝林會對這個詞的套用應該感到敬佩,因為國和正具有無限精確解釋博弈輸贏的可能。他在《衝突的戰略》一書中說:“鑒於雙方都失去了在有效溝通條件下應該得到的東西,用‘贏’和‘輸’來形容 遊戲雙方似乎並不太準確。”
戰略是尋找連續正理、科學的文明實體。
戰術是達成局部真理 、文明的文化性質。
一個人懂得了文化進程,就走進了產生智慧、文明、科學的發源地。人類在文化進程中,通過自由的激情,在真理之前不可能達到完整性,因為包含了錯誤行為的那一部分,任何人從未徹底解決這一矛盾。每一個人都有權讓自己變得愚蠢,有權犯錯,尋找自我,確證自我的存在。人是一個神秘的怪物,每時每刻都在矛盾的對立中期待著什麼,一旦有了機會,便信口開河地胡說,想創造獨有的理論,看似有著健全的理智,其實攙進了主觀無知的鬧劇成分,異想天開,任意發揮,荒謬之極,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真理、文化、文明、科學、哲學,只是想證明自己,卻忽略了正在表現的正是一個低級文化的殘缺過程。人們並沒有多少文化,只是簡單地對名詞的吼叫。文化的無知逐漸神話,與聽眾的無知共同走到一起,無知的結合賦予了文化進程的和諧,接受未來與過去共同的命運。在非理性的文化過程中,遺留下來的文化因素是復活的文化個性,能對文化人格進行區分。
文化是一個進程,偉大的文化價值在進程的中間。文化不是實現,而是象徵,最終以物理世界的存在達到文明。文明是現實主義。大部分人對文化的中間屬性持懷疑態度,人們在非物質文化中表現出的正常精神或精神疾病都來源於文化虛無主義。雖然文化價值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毀滅,任何真實存在的文明還都是通過文化來實現,一次次的文化變成現實,都是精神與物理世界的博弈,也是大自然的一次次呼吸,以國正論○2相對性的結構永存並進行傳遞。
人是客觀世界的秩序,看到的都是生物行為表現出的國正○24相對性中極少的那一部分,感覺到的處處都是相互對立的混沌世界,因此人們會感到恐懼。不難想像,就連恐懼也是兩種存在,人們會在恐懼中不滿足現實的表現,沉迷在另一個世界,並默默地醞釀著創造。
我們發現了正理,就去套用正理,我們發現不解的問題,才開始研究它。在對生物體未來的行為研究中,並不一定能夠求解。即使能夠預先知道解的一部分,也很難被人承認,只有在譏笑和攻擊中才能得到驗證。
世間萬物都可以歸類,也可以用各種形式進行排列。粒子行為鏈是按照規則交替變化排列,可以看出決策人的一小半行為是隨機的。如果說決策人錯了,決策人的另一端的自然隨機特性,在隨機中可以捕捉到機會。在百家樂中決不能出牌,因為隨機特性和賭場的特性機率常數一樣,和賭場對局出現均衡和極小極大,這種對局變得沒有意義。萬物在巨觀上都具有方向性的演化,在這個連續變化而封閉的系統中,混沌占去了一大半,除了感受到一個導出充滿好奇的過程之外,我們還會理解什麼呢?用定性分解找出它的最小單元,看清粒子行為的內部結構,這是唯一成功通向奧秘的博弈正理之路。
其他解釋
1.正當的道理。 2.整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