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規模
學校占地12070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9846平方米,其中包括5000平方米的教學大樓1幢。現有在校學生2039人(含幼兒226人),35個教學班(含幼兒5個班)。學校擁有籃球場2個、露天桌球台6個、儀器及器材室1個、圖書室1間,64座電腦室1個、多媒體教室2個、“班班通”多媒體教室10個、移動多媒體1套、電子白板一套、教師電子備課室一間、國家農村遠程教育“模式二”設備1套,現代化教育設施基本俱全。學校現有教職工82人,其中大學本科學歷的13人,專科學歷54人,其餘為中師學歷,在任教師學歷合格率100%,其中國小高級教師58人,國小一級教師19人。省、市遠程教育教學套用新星各1名,省農遠十佳管理員1名,省特級教師1名,市、縣學科帶頭人9名,市骨幹教師2名,縣學科審核員3名。重視課題研究:國家陶研課題,省、市遠教課題,省、市、縣教科研課題進行課題研究,以課題促進教學教研。學校重視陶研,發揚陶行知精神,學校於2007年成立了陶研會。歷史發展
歙縣城關國小創辦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始稱歙縣“官立兩等國小堂”,歷跨三個朝代,至今已有一百年的歷史。清末時期,清政府下詔,廢除科舉制度,倡辦新學。作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的歙縣,眾多的地方名流、有識之士紛紛回響,廣開學堂。他們既與江浙滬一帶的徽商學者頻繁接觸,又與縣府所在地的官員來往密切,追逐西方文化,興辦新學堂。光緒三十一年(1905)11月間,縣城上路街名師吳棣(尊稱無敵大將軍)在時任知縣鄧瑜等官員支持下,率先在縣城九管的段宅(現斗山街40-1號,圖一)創辦起歙縣第一所由縣官府以官費所辦的學校---“官立兩等國小堂”,招生42人,“堂長、教習由吳棣一人兼之”,並由知縣鄧瑜兼任堂長。
光緒三十三年(1907),徽州府學宮“明倫堂”(現歙中明園,圖二)修復,學堂由段宅遷至“明倫堂”內的崇聖祠定為校址,以問政書院款產租息及水碓捐等官費為辦學經費,實行清廷頒布的“癸卯學制”(即初等修業5年,高等修業4年)。歷任堂長有吳棣(奠膿)、江友燮(克庵)、江仁倫(范五)、程致澤(愷周)、李嘉會等。
民國時期,學堂改稱學校,分高、初兩等。民國元年(1912)1月,“官立兩等國小堂”又率先易名為歙縣“縣立第一高等國小校”,學生87人。在此後的幾年內,學校實行“壬子學制”(初級四年,高級三年),皆由名師長校,聘請文、武秀才以上程度者執教,學生增至155人,6個年級,4個教學班。“各鄉初等國小畢業之學生升學者,來集於此”,寄宿生近百名。民國十三年(1924)前後,時任校長汪啟祚(詠典)招收第一名女生(許似英),開男女混合編班之歷史先河。學校的規格及其規模領先於全縣乃至徽州六縣眾多的國小校。
但後因政局動盪,教育經費不足,校長更換頻繁,甚有個別校長“吃酒糊塗,人極齷齪,民眾不信仰,學校名譽一落千丈”,曾被《微音》刊物曝光,生源流失於他校。(當時城內已有七、八所公、私立國小)
民國二十一年(1932),校名改稱“歙縣縣立明倫堂國小”,實行“四、二學制”,開設課程日趨完善。校長聘請學科知識豐厚、教學能力較強者任教。民國二十五年(1936)聘請第一位女教員(曹志勤,現年90歲)執教。
民國二十六年(1937)秋,學生增至300餘名,開設6個班,高初級各三,高級班學額多於初級,“頭重腳輕”,系屬全縣獨有現象。然而,11月間,日軍飛機轟炸宣城,逼近歙縣,人心惶惶,居民下鄉避襲,學生走散,學校無形停頓,校長、教員各奔前程。不久,國民黨軍隊占駐校園,校產無人守護,損失慘重。
民國二十七年(1938)春,縣城局勢漸趨穩定,縣政府面臨全城所有國小停辦的局面,令汪洪炯為校長,負責復校。四月,“明倫堂”校舍仍被占駐,學校遷址於“南街女子國小”原址(現新南街長青中學教工宿舍區,圖三),校名改稱“歙縣城中國小”,學生僅有40餘名。是年秋,因居民返城,學生猛增近400名,設九個班,本部無法容納,故辟“張芾廟”(西街初小原址,現糧食局德康大藥房處,圖四)為分部。翌年秋,生源繼續增多,校舍人滿為患,又索回“明倫堂”為高級分部。
民國二十九年(1940)春,國民政府實行“政教衛合一”,國小管理權歸屬鄉鎮。校名因此而改稱“徽城鎮示範中心學校”,由鎮長兼任校長,但不懂教育,人面不熟,聘不上名師,只得邀縣督學共同維持學校現狀,時僅半年。同年秋,為挽回“學校工作不振,質量處於低谷”的局面,縣長馬坰特邀柯敦厚出任校長。柯到任時,曾在聘請名師,改進教學諸方面作出努力,爭取學校有起色,奈宥於經費困難,加之身體健康因素,任職一年半而離職。
四十年代初,國民政府規定每縣設一所示範中心學校,辦出成績,作為典型。民國三十三年(1944)春,學校確定為縣重點國小,更校名為“歙縣示範中心國民學校”,學校工作也隨之復甦。但校舍破舊,又分設幾處,管理不便,縣政府決定在城東公園(行知國小現址)新建校舍,於同年4月4日(民國時期“兒童節”)破土奠基,年底完工。新校舍平房6幢,每幢教室、教師宿舍各兩間、休息室一間(圖五)。
民國三十四年(1945)春,學校遷入城東公園新址。此時,縣政府又規定:“國小經費全部由所在地鄉鎮籌措。”原本由縣撥款的教育經費斷源,學校只得以徵收學生學費為主、爭取鄉鎮補貼為輔,財力相當吃緊。
民國三十五年(1946),“歙縣縣立簡易師範”已在歙南深渡創辦。按當時政府之規定,掛“簡師附小”牌子,經費可由縣撥。為此,民國三十六年(1947)秋季,瀕臨停辦的該校,經多方爭取,終於掛牌為“歙縣縣立簡易師範學校附屬國小”,實際並未承擔師範的見(實)習任務。
民國三十七年(1948)冬,國民黨第七十三軍軍部設在該校,學校只得將師生遷出校園,分散於上路街畢祠(圖六),原行知國小(現教師進修學校校址,圖七)、斗山街32號許宅(圖八)、武廟(現天靈寺旁,已拆,圖九)四處上課。
民國三十八年(1949)4月28日,縣城解放。5月,學校又遷回原址。6月,新舊政權交接時,該校共有學生383人,教職員16人,班級10個。
新中國成立初期,深渡“簡師”已併入歙師,“簡師附小”之稱也隨之落下帷幕。1949年9月,“簡師附小”改名為“歙縣縣立城關完全國小”,由縣政府直管,許翮為建國後首任校長。此時,學生400餘名,開設12個班,沿用“四·二”舊學制。同時,校青年團和少年兒童隊組織相繼成立。
1950年,因該校與“歙師附小”(校址在原文化館內,現改建為徽園)距離咫尺,兩校學額均不足。縣政府為節省人力、財力報經行署批准,於3月份將兩校合併,統稱“皖南區歙縣師範附屬國小”。城關完小校址(城東公園)作為本部,開設12個班,南街原城中國小校址作為分部,開設5個班,共17個班,由鄆(師統一領導。歙師教導主任柯敦厚兼附小部主任,時任校長何如山改任教導主任,具體負責校務。同年八月,行署又認為兩校合併後“規模太大,行政及實習教學上諸多不便”,決定整編。城東公園校址轉讓給“附小”,開設8個班,其餘9個班歸重新恢復的“城關完小”安排,南街作為“完小”本部,斗山街許宅作為二部。這一年內,校長調換達五人之多。
1951年1月,校名改稱“歙縣城關國小”。9月,學生數528人,班級13個。翌年秋,學生數達623人,又增設兩個班。1953年,河西的“江西國小”併入該校,學生增多,校舍奇缺,只得陸續在“張芾廟”、河西巴祠(河西國小原址,現土產公司倉庫,圖十)、斗山街許宅分設教學點。1952年,學校被縣定為重點國小。但是,硬體設施嚴重地制約著學校的發展。是年秋,縣政府決定撥款新建校舍,校址勘定在小北街“營房裡”(即現校址),並於1953年春破土動工。
1954年7月,校名改為“歙縣城關第一國小”(原行知國小改為城關二小)。
1955年夏,新校舍全部竣工(圖十一)。是年秋,學校遷入新址,學生近千人,開設20個班。此時的校舍設施和辦學規模均居全
地區國小之冠,享有“江南第一校”之美稱。
1956年春,因城關二小併入徽師附小,該校又易名為“歙縣城關國小”,同時縣政府調派中共黨員王致華任該校校長。9月,中共城關一小支部成立。此時,縣諸多教育機構,如北京語音訓練班、縣函授分校、縣教研組、機關職工業餘學校、掃盲辦公室等均設在該校,堪稱該校是“全縣國小的中心”。學校名氣驟增,生源不斷增多,新建教室飽和,縣政府再次撥款,在兩幢樓房之間建一幢“中樓房”(圖十二),還建廚房(含餐廳)一幢,於1957年夏竣工。
1958年春,在“整風反右”中,教師中6人被錯劃右派,2人因歷史問題受錯誤處理(後均已甄別平反)。他們中的多數皆為教學骨幹,教學質量明顯受挫。但隨之而來的是進入“大躍進”年代。學校順應時勢,在郊外開墾“小農場”、“衛星地”,在校內建“小高爐”,印刷等十幾個小工廠也一時應運而生。此後,小工廠壓縮開工時間,師生轉為去公社摘茶、支援生產隊“三夏”、“三秋”,教學時間相應減少,教學質量下降,但就全局而言,學校並未遜色。
1961年,黨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和教育部關於“以教學為主”、“糾正勞動過多”的指示下達後,學校小工廠無形下馬,工作重心轉移到“德智體全面發展”上來,教學秩序得以恢復。1962年6月,學校被確定為地區重點國小。
1964年春,學校學生數達1400餘名,開設26個教學班,連飯廳亦作教室之用。是年秋,為緩解學校壓力,縣文教局決定,抽出教師12名,在原行知國小舊址設立分部。同時,為推行兩種教育制度,又在河西龍王廟(現河西路22-7號民宅處,圖十三)辦一“耕讀班”,招生30餘人(三年後解散)。1965年8月,分部改設為“城關二小”,實行“公辦民助”。翌年4月,兩處機構配齊,該校復名為“歙縣城關第一國小”。
1966年5月,進駐學校的四清工作隊撤離,文化大革命開始。暑期“集訓”,教師中6人受衝擊而被調離(後已調回並平反)。1967年1月,學校成立“紅衛”、“紅旗”造反隊,造反派掌權,校領導以當權派靠邊接受批判。66屆畢業生返校編為七年級。學生半天上課,半天鬧革命。8月,縣城武鬥,學校停課半年。1968年3月,學校“複課鬧革命”。5月,兩派聯合,成立校革委會。工宣隊進駐學校,“清隊”開始,教師中8人受批鬥(後已乎反)。10月,撤銷校革委會,成立“校教育革命領導小組”。此時,縣革委會宣布改“重點學校”一律為“普通學校”,歸鄉鎮管理。
1969年2月,學校附設國中班,編為2個班(此後兩年各招一個班),並成立“紅衛兵團”、“紅小兵”組織。9月,國小實行五年制,並分出部分師生,於南街成立“五七”國小。1970年2月,歙縣印刷廠管理校,並贈送兩台圓盤機,協助學校創辦起“城關一小印刷廠”。
1971年11月,學校黨支部恢復活動,江根金負責黨務工作(半年後調離),丁國屏任校革委會主任。1972年3月,國中班合併於歙縣二中(校址在現縣中)。學校著手恢復正常教學秩序,德智體諸方面工作也逐步全面展開。此後,雖經“評水滸”、“反擊右傾翻案風”、“馬振扶事件”、“黃帥日記”等運動的干擾和衝擊,學校工作仍有條不紊。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基層教育體制改革,學校不再設立革委會,恢復校長負責制。8月,縣委組織部和教育局分別配齊正、副校長和教導主任,教師轉由縣教育局管理、調配,實行國小五年一貫制學制,改為秋季始業,同時恢復國小升國中的文化課招生考試。是年,縣將該校上報地區,請求列入地區重點國小(全地區六所),但未認可。
1979年,學校被縣定為重點國小。1982年,學校以“領導班子健全,教師認真負責,學生成績提高較快,圖書、儀器、設備較為充實”等優勢,再次躋身於徽州地區重點國小之行列。
1983年,“五七”國小撤併,部分師生復歸,學生總數達1222人,開設24個班,教職工62人,新教師所占比重較大。教師隊伍中的“以老帶新、互幫互教,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已成為學校工作的重點。1984年,省普及初等教育檢查組來校檢查驗收,“十項資料,齊全翔實,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普及率、國中招生錄取率等各項指標在全縣占首位。”校辦印刷廠經過15年的努力,白手起家,艱苦創業,更新技術設備,逐步擴大規模,成為徽州地區勤工儉學先進典型之一。
1986年,縣委、縣政府遵照中央規定,作出“分級辦學,分級管理”的規定,徽城鎮教育委員會成立,學校歸屬其管理。同年,縣“普及九年義務教育規劃”開始實施。學校把工作的重心放在“鞏固和發展普及初等教育成果,實施九年義務教育規劃,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上來。面對城區學校的激烈競爭,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作用,狠抓課堂教學,開闢第二課堂,教育教學質量始終保持強勁的優勢。
1990年,學校學生數增至1432人,開設26個班。為解教室緊缺之急,縣撥款於暑期將校內第三排平房各加一層,擴建教室、房間各四間,滿足了秋季招生需求。(圖十四)同年11月,該校首批進人“縣合格國小”之行列。
1991年,縣又對該校普及初等教育工作進行複查、考核,並作出如下評論(摘要):學校辦學思想端正,實行科學管理;校長丁國屏工作兢兢業業,善於調動教職工積極性;教師熱心教育,堅持改革開放;勤工儉學成績較顯著。
1993年3月,市“普九”檢查組來校驗收檢查,充分肯定:“(城關一小)各項軟體齊全,硬體也達到了一定的力度。”並稱讚校辦工廠籌資6萬元,增添圖書萬餘冊,購置電教設備,努力為電化教學服務,“國小具有如此潛力,這在全市是獨一無二的。”是年,學校又籌資40萬元,擴建校印刷廠廠房,新建臨街店面房9間(圖十五),勤工儉學效益和教職工福利待遇繼續得以提高。
1995年11月,縣教委正式授牌,命名該校為縣“合格國小”。12月,學校又被黃山市教委命名為“文明學校”。
1996年11月,學校歷史上任職最長的丁國屏校長到齡退休,王有春任第一副校長,主持學校工作。1997年12月,王有春出任校長。一個由老中青結合、精明強幹、勇於創新的校領導集體組成。是年,歙縣“兩基”工作通過省政府驗收。此時學校學生數1399人,開設27個班。當年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班學生體育合格率、畢業率和升學率五項指標均達100%,並榮獲“省勤工儉學先進集體”光榮稱號,從規模到質量皆為全縣一流,被縣定為對外開放的“視窗學校”。
1998年,省政府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頒發了《實施(國小管理規程)方案》。明確規定國小應貫徹“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學校領導班子與時俱進,銳於改革,以“落實‘兩全’方針,強化內部管理,爭創黃山市一流學校”為主題,制定了學校五年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基礎紮實,素質全面,特長明顯”為學校的培養目標,確定“日有長進”為校訓,提出“三風”(校風、教風、學風)的具體要求。學校決心利用五年或稍長一段時間,“軟體”、“硬體”一齊上,勤工儉學再上一個新台階,進一步做到“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科學管理,爭創一流”。同年7月,學校社會集資146萬元,在小北街沿街一線興建店面34間,教師宿舍17套,同時新建印刷廠倉庫1個。
1999年夏,繼小北街商業群竣工後(圖十六),學校又以“省義教工程”資金,縣財政撥款,校自籌資金“拼盤”方式,拆除三幢舊樓(危房),建造一幢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的五層教學大樓,並於同年8月公開招標後破土動工。是年,校辦印刷廠經建章立制、更新設備,擴大規模後,更廠名為“黃山市科教印刷總廠”(圖十七)。
2000年秋,新的教學大樓竣工,總投資342.8萬元,(圖十八)全校師生喬遷新樓。為彌補基建資金短缺,全校在職和退休教職工率先義捐,此舉雖是“杯水車薪”,但卻屬功德無量,為此立“義捐功德碑”一塊。
2001年春,學校在強化內部管理,全方位地健全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的基礎上,彙編成《制度與管理》一冊,市教委主任梁紅華、縣教委主任洪岩輝分別題詞、作序,教師人手一冊,市縣不少兄弟學校亦前來取經仿效。是年秋,學校五年級學生完成學制分流(60%升人國中,40%進入六年級),全面實行“國小六年制’’學制。學校在“以陶為師,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最佳化課堂教學,全面落實素質教育”、“重視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興趣特長”等方面的“軟體”建設上也隨之環環緊扣,步步深入。
2002年,學校在省政府有關政策扶持下,爭取項目投資,增置現代化教學設備,建成64座多媒體網路電腦教室1間,多媒體教室1間,29英寸以上彩電10台。校印刷廠又籌資新增單人課桌椅700餘套,內部設施明顯改善。
2003年春,面對突如其來的“非典”,全校師生嚴防死守,確保全全無恙,學校秩序正常。是年8月,根據國務院“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的決定,撤銷鄉鎮教委,學校歸縣直管。秋,一年級起始班根據校國小新課程改革實施方案”,全部使用新教材,進行課改實驗。同年11月,學校、社會、家庭相互溝通的校《晨光》報創刊,縣主要領導熊軍、倪建勝、徐東海、柯勇、汪小順等分別為該報題詞。同年年底,校辦印刷廠總值已達239.7萬元,年產值達103.5萬元。
2004年2月,根據縣統一部署,實行企業改制,校辦印刷廠以“整體租賃”的方式轉為個私企業。3月,校黨支部劃轉縣教育局管理。同月,校退休教師協會理事會成立。8月,徽城鎮范村國小劃歸該校管理。秋,學校又新建1間64座多媒體網路電腦教室,增添遠程教育接收系統,開通“校園寬頻網”。同期,學校還投資22萬元,改建校大門,澆築校內水泥路面,增建2間店面房。(圖十九)如此校容校貌,民眾稱讚不絕,堪稱全市一流。是年11月,校自行選編的校本教材《中華傳統文化經典選讀》一書面世,受到省、市、縣教育主管部門的讚賞,省教育廳確定該校為該項“工程”的試點學校。
2005年1月,經縣教育局批准,該校恢復原校名為“歙縣城關國小”。目前,全校正式教職工75名,學生總數1776人,31個教學班,是全縣規模最大的一所重點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