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吟療法是以歌唱或吟詠為主要內容的防病治病的一種方法。歌唱和吟詠的主要功效有三:其一,可以鍛鍊咽喉、口齒唇舌及面部、胸腹部等臟器及其組織,以防治這些臟器的功能性病變;其二,歌吟需要“深吸長呼”、“氣沉丹田”,有利於形成腹式呼吸,兼能通暢氣道而增強肺活量,可防治氣道攣縮所致的胸悶氣急、呼吸不暢等病症;其三,歌吟可以調節情志,併兼有益壽延年之功效。
基本簡介
歌唱的歷史早於文字出現之前。先民們的歌吟活動,客觀上對促進本民族廣大民眾的身心健康起著一定作用,但他們主觀上並未意識到歌吟活動的防病治病的功效。後在宗教界,採用歌吟作為修行的一種輔助形式,客觀上亦有助於修行者的健康。至於醫家們運用歌吟作為一種治療手段,則是近代之事。
[基本內容]
本療法由歌吟形式和內容兩部分組成,分述如下:
一、歌吟形式
1、高聲歌吟法:歌吟時須口大張,軟齶稍上提,聲門放鬆,盡情放聲高歌(其歌吟的內容以慷慨激昂的歌曲為主)。
2、聲調拉長法:歌吟時故意拉長聲調,一般成人每個聲調可拉長20秒左右,小兒則酌情短些(其歌吟內容以抒情歌曲為主,也可反覆吟唱其中的“啊……”、“啦……”等)。
二、歌吟內容
歌吟內容的不同,可相應具有調暢情志或益智延壽之作用。
1、歌吟調節情志法:一般歌吟或輕哼優美動聽、歡快活潑的歌曲,可使人心情舒暢,消除煩惱或悲傷,改善心身狀況,利於各種慢性病的痊癒。以此為目的者,歌吟時力求做到聲情並茂。歌吟活動可消除緊張情結;因其要求按節拍吟唱歌詞,亦可以糾治口吃症。
2、歌吟益智延壽法:歌吟一些較複雜的歌曲,不但需記住其曲調,而且需熟記其歌詞內容,因而可鍛鍊、增強記憶力。歌吟一些內容健康動聽的歌曲,可使人保持心情舒暢,而歌吟本身又是一種運動,故經常歌吟可促進身心健康,有助於延年益壽。
[臨床套用]
本療法的臨床套用可分為偏重形式或偏重內容二方面。
一、偏重形式
1、高聲歌吟法:主要用於治療中風后遺症,舌體強直或連舌、語言謇塞,面癱,以及軟齶、咽峽、聲音等功能障礙。每次連續半小時左右,每日3-4次,1月為一個療程,可連續進行1-3個療程。
2、聲調拉長法:主要用於哮喘症。凡藥物療法或深咳嗽無法排出痰涎者,皆可用本法治之,尤適於小兒哮喘;也可用於慢性支氣管炎、咳嗽症、肺氣腫等的防治。作為治療,可隨發隨用,以緩解為度;作為預防,可每日2-3次,每次半小時左右,以痊癒為度。
二、偏重內容
1、調節情志法:主要用於治療鬱症,也可作為各種慢性病的輔助治療,但不宜用於精神過於亢奮的病症。至於用於糾治口吃症,則宜選擇節奏明快、歌詞上口的歌曲為主。本法治療時間與“高聲歌吟法”相同。
2、益智延壽法:主要用於防治健忘、弱智、智殘、老年性痴呆及各種未老先衰的病症。必須持之以恆,長年不輟。
[注意事項]
1、歌吟時,應儘量做到“氣沉下腹丹田”。初用者,可能一時不習慣,須通過練習逐漸做到。
2、高血壓患者,慎用高聲歌吟法,以免引起血壓升高。
3、偏重套用歌吟內容者,選擇歌曲必須確當而有針對性,並充分理解其內涵,歌吟時儘量與該歌曲所應具備的情調諧同。
4、一般臨睡前不可用本療法,以免影響入睡,失眠患者尤應忌之。
[按語]
本療法不受地點、時間、設備等的限制,不費或少費錢物,需時不多,是一種簡便廉價、效果良好的防病治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