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土家族風情

《湖南土家族風情》內容簡介:在土家人的生活中,俯首即拾的山食野菜、依山而建的土家轉角樓、色彩艷麗的西蘭卡普、結草為服的茅古斯舞、粗獷豪放的薅草鑼鼓——從生活到藝術,從一粥一飯到畫舞歌吟,無不就地取材,隨性順勢而為,呈現出山地民族的鮮明特色。土家人熱愛生活,敬畏神靈,善待生命,遵循天地造化的法則和萬物生滅的規律。這些素樸的觀念浸潤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世代相傳、千古不易的獨特習俗。

內容簡介

《湖南土家族風情》由湖南省少數民族古籍辦公室規劃。

圖書目錄

序言(王德靖)
◎上篇 山魂水魄◎
湘西風景
一、地理環境
二、自然景觀
1.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
2.索溪峪
3.天子山
4.天門山
5.茅岩河
6.猛洞河
7.九天洞
8.小溪
9.坐龍峽
10.紅石林
三、人文古蹟
1.首八峒
2.溪州銅柱
3.老司城
4.不二門
5.里耶
6.普光寺
7.老院子
8.玉皇洞石窟
9.茅崗
10.舊司城
11.五雷山
12.溪口鎮
13.覃家城
14.廖城
15.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舊址——張家界市城區
16.蘇區塔臥
17.王村古鎮
18.洗車河鎮
19.夾山國家森林公園
20.古郡沅陵
◎中篇 鄉風土韻◎
一、生產
大山況味
【連結】生產習俗資料
1.農業
2.漁獵
3.行業
4.畜牧
5.林業
二、服飾
織就美麗
【連結】服飾習俗資料
1.遠古土家先民服飾
2.“改土歸流”前土家族服飾
3.“改土歸流”后土家族服飾
4.土家族服裝紋飾
5.土家族首飾
三、飲食
山食物語
【連結】飲食習俗資料
1.茶類
2.酒類
3.飯食
4.臘菜
5.酸菜
6.特色菜
7.副食
四、建築
品讀轉角樓
【連結】建築習俗資料
1.建築源流
2.現存建築類型
五、婚俗
哭嫁
【連結】婚姻習俗資料
1.婚姻形式
2.傳統婚嫁程式
六、生育
迎接新生
【連結】生育習俗資料
1.分娩
2.報喜
3.三朝
4.看月
5.坐月
6.滿月
7.百日
8.抓周
9.求嗣
七、喪葬
白喜
【連結】喪葬習俗資料
1.古代喪葬
2.現代喪葬
八、禮儀
精魂
【連結】禮儀習俗資料
1.壽誕禮儀
2.狩獵儀式
3.建房禮儀
4.兵戎制度
5.日常禮儀
九、節慶
歡樂的節日
【連結】節慶習俗資料
1.過年
2.擺手節
3.跳馬節
4.三月三
5.四月八
6.六月六
7.七月半
8.八月十五
十、信仰禁忌
尊天親地
【連結】信仰禁忌資料
(一)信仰資料
1.圖騰崇拜
2.自然崇拜
3.祖先崇拜
4.尊崇梯瑪
5.信兆頭
6.信道教、佛教
(二)禁忌資料
1.忌言
2.忌行
3.日常禁忌
十一、文學
綿延的文脈
【連結】文學資料
1.民間文學
2.文人文學
十二、音樂、舞蹈、戲劇、曲藝
祖先歌舞
【連結】
(一)音樂資料
1.民間歌曲
2.傳統器樂
(二)舞蹈資料
1.擺手舞
2.跳喪舞
3.銅鈴舞
4.梅嫦舞
5.跳馬舞
6.板板燈
7.高皇燈
8.潑水龍
(三)戲劇資料
1.茅古斯
2.儺願戲
3.花燈戲
4.陽戲
(四)曲藝資料
1.三棒鼓
2.漁鼓
3.金錢板
4.講善書
5.九子鞭
十三、工藝
美麗的印染
【連結】工藝資料
1.西蘭卡普
2.挑花
3.繡花
4.印染
5.編結
6.雕刻
十四、語言
妙言趣語
【連結】語言資料
1.土家語使用情況
2.土家語特點
十五、教育
走進漁浦書院
【連結】教育資料
1.口傳教育的形式
2.口傳教育的內容
十六、醫藥
且說“土郎中”
【連結】醫藥資料
1.土醫療法
2.土藥土方
3.醫籍匯珍
4.衛生保健
十七、體育
鬼穀神功
【連結】體育資料
1.日常體育
2.特技體育
◎下篇 武陵彥俊◎
血性之氓
【連結】名人事略
1.相單程三破漢軍
2.彭士愁銅柱盟約
3.覃重王反明起義
4.彭翼南、彭藎臣江浙抗倭
5.向國棟岩屋結盟
6.羅榮光血戰疆場
7.孫開華坐鎮台灣
8.唐犧支宜昌起義
9.羅劍仇護國討袁
10.婦女領袖向警予
11.王爾琢謀劃會師
12.愛國人士李燭塵
13.戎馬倥傯廖漢生
14.鄭洞國遼瀋易幟
15.史學界泰斗向達
16.理論開拓者卓炯
17.織錦大師葉玉翠
18.土家歌手張友桃
19.土家歌王田茂忠
後記

文摘

五、婚俗
千百年來,一代又一代的土家人靠著木葉傳情,山歌相戀,執手相牽著走進婚姻,演繹了無數動人的愛情故事。曾幾何時,由於封建禮教桎梏,又讓幾多婚姻索然寡味……
◇哭嫁◇
自那天爹把媒人放在大門口的團圓傘拿進火堂,她就知道爹已放話同意這門親事,知道她的心肝肝就要討庚帖、合八字,來吹吹打打的用轎子抬她、娶她。說實在的,她還真怕爹對那媒傘不理不睬,那么她就得經受一場磨難,就得有些不知所措了。好多年前,姐姐就是不滿包辦婚姻不願嫁給那個缺了一隻胳膊的有錢人而跳崖身亡的。
近些年來,什麼都好了,錢有米有,吃穿不愁,一屋人像對仙女一樣把她供奉起來,柴不用砍、水不用挑、田不用種,硬是把她養得白白淨淨、水水嫩嫩的好看。爹還千方百計地把她送到藝校自費讀書,畢業後就到了鄉陽戲團,到陽戲團就演乖俏俏的女主角,乖俏俏的女主角就認識了帥俊俊的男主角,男主角就成了心尖尖的肝上肉。那心肝肝也真夠傻的,競連演戲時也真槍實彈地把她啃得痒痒痛痛的,紅紅的印痕,幾天不消。那心肝肝又真夠乖的,競一踏進門一口一個“爹”地跪在爹的面前不肯起來,樂得爹捋著鬍子又笑又扶。
要出嫁了,就意味著要走出女兒群,卸去女兒裝,要離開兄弟爹娘,去伺候心肝肝,伺候心肝肝那邊的婆家了,那么就該這個時候開始哭嫁了。
她知道,哭嫁是土家族女兒自古就有的,是一種亦歌亦哭、亦哭亦歌的情感方式,有詞有調有淚,是出嫁時淚隨聲下的哭歌。生離也、死別也,要遠離親人和家鄉也,哪能不心痛得哭?雖然,如今的哭嫁不再是控訴包辦婚姻的代名詞,但卻依然是衡量一個女子賢德的標準。出嫁時哭不出,人們會認為這個女子心狠,巴不得(等不及)離開爹娘。因此,這裡的女子出嫁時都要哭的,會哭的妹子就是乖妹子,不會哭的妹子就是傻妹子。即便不會哭,乾嚎也得嚎幾聲,雖然調子是固定的單一的,但哭詞卻是豐富的多彩的,是需要自己邊哭邊想臨場發揮的。因此,哭嫁又成了衡量一個女子文才的標準。
所以,她也得乖乖地哭嫁,乖乖地完成不知是哪一輩祖宗布置下來的作業:
嬸啊,你吃人家一點嘛/肉渣渣啦/盡幫人家是/講好話啦/你吃人家一點嘛/鍋巴飯啦/你把人家是/吹上天啦/人家給你嘛/炒的是南瓜的片啦/你講他臘肉切得是/像手板啦/人家給你嘛/炒的是豇豇豆的酸啦/你講他腸子炒得是/脆又綿啦/你的女兒嘛/出去了啦/你爛腸爛肚是/爛腳板啦。
這被哭罵的嬸嬸就是那媒人,是做了好事反倒挨罵的媒人。不過,你罵就是,這是規矩,沒有誰說你罵得不是,也沒有哪個說媒的因此生氣,因此難受,反倒樂滋滋的,任憑你邊哭邊罵,等你哭夠了罵夠了,那媒人也就落淚了,開腔了:
燕崽崽大了要出高樓/狗崽崽大了要往外走/壯了的紅苕要出土/大了的女兒要拋繡球/嬸給你做的是千年的好啦/你不記口裡嘛要記心頭。
那哭嫁的女兒就不好意思起來,是啊,嬸嬸做的媒哪一點不好呢!當初還是自己和心肝肝求嬸嬸去說媒的呢,怎么也學起古人哭了一段罵媒人呢?
往年,人家都哭男方的爹娘是十字街上的秤,一把秤是兩樣的星(心),懷內稱的是兒和女,懷外稱媳婦是外來人。可是,每次一到婆家,婆家歡喜得又是抹凳又是遞茶,又是炒好吃的又是講好聽的,還端了洗臉洗腳水讓心肝肝給自己洗。那心肝肝也真是的,不要他洗他偏要洗,一邊洗一邊痴痴地望著自己笑,那眼裡埋著的感情像天坑一般,深不見底,讓她又感動又心悸。哪裡還有這么溫暖的家、這么溫存的心肝肝呢?幹嘛要哭人家一朵繡球幾十個芯(心),看起來好看摸不到筋(經)?
她對著鏡子擠擠眉,刮刮鼻子,獨自羞羞地笑了起來。
那哭什麼呢?這么多年來,爹娘把自己千辛萬苦地拉扯成人,剛好能替爹娘分點憂替點累,卻又要離開他們到別人家裡去了,不但沒給爹娘留下什麼,還帶去了一大屋的嫁奩,問心不安啦!於是,悲悲戚戚,哀哀愁愁,一如所有出嫁時的女子,真真切切地哭起了爹娘:
娘啊/你是替人挑擔嘛/白費的勁/替人背草嘛/乾燥(操)的腥(心)/畫眉它抱錯那陽雀的蛋/竹子它纏錯老鴰的藤/雞抱鴨蛋是替人抱/老鼠養兒它是替貓爭/你是瞎子點燈替人的點啦/你著了空頭的力嘛/操了空頭的心/女兒記得到娘的恩嘛/報不了娘的情啦/娘/女兒記得到娘的情嘛/報不了娘的恩。
像錐子錐過似的,這字字是淚的哭嫁刺痛了所有人的心,母親、姑姑、嫂子、姐姐、妹妹及寨上的所有女子們都團團圍攏,陪著她一起流淚,一起哭嫁。她哭自己不是好兒男,跟娘坐的只幾年;娘哭崽是身上掉下的肉,崽痛手指娘痛那個肝;她哭千萬斤擔子你挑苦了,到了那裡嘛你直直腰;她哭從前是一家蒸苕兩家香,一家打粑兩家飽,如今是一把菜籽撒過坳,曉得打包不打包;眾姐姐你莫哭嘛莫心焦,姐的好處嘛記得牢;你前腳嘛棍棍兒打露水,我後腳嘛打傘隨後到。
有了這洶湧的歌哭,小村就一下子漲了齊天大水,溝溝壑壑,坑坑窪窪,全都衝出一條條感情的小溪,四處奔竄,哭了三天五天后,哭了十天半月後,那心肝肝就循了歌哭而來,涉了小溪而來,浩浩蕩蕩地前來迎親。
那就上頭吧——把辮子挽成粑粑髻盤上去。
那就開臉吧——把臉上的汗毛扯得乾乾淨淨,把臉上的眉毛文成娥眉新月細彎彎。
這才是媳婦樣,這才能出閨門,這才是徹徹底底告別女兒群去走另外一種人生。
心肝肝的小車披紅掛彩,陽戲班子的鼓樂吹打不停,一邊是歡喜得哭,一邊是歡喜得笑,在這歡天喜地的陽戲調里,紅紅火火的嫁奩搬上了車,漂漂亮亮的新娘扶上了車,親親呆呆的新郎鑽進了車,熱熱鬧鬧的哭嫁帶上了車。一個民族的習俗與智慧,一個民族的藝術與歌謠,也全都古老新韻地湧上了車,湧上了路,湧上了山外是山天外是天的大世界。(彭學明)

後記

《湖南土家族風情》一書經過廣大土家族專家學者的辛勤編寫,終於付梓,與廣大讀者見面了,這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
《湖南土家族風情》是湖南省民委古籍辦公室規劃實施的“湖南少數民族風情”系列叢書之一,由張家界市民委牽頭組織編寫。該書從醞釀策劃、組稿編輯到印刷出版,共歷時兩年。為編纂好此書,早在2007年3月,省民委和張家界市民委領導及20餘位專家學者就聚集張家界市,共同探討編纂本書的指導思想、原則,確定編纂方案,並對撰稿人員進行分工部署。隨後,彭繼寬、戴楚洲、田仁利、羅維慶、田茂軍、陳廷亮、張維權、劉能朴、羅仕松、楚德新、李康學等同志分頭進行編寫。他們在將自己所掌握的資料整理成文稿的同時,對一些尚未收集、核實的史料還深入進行採訪、核對、甄別,做到了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初稿編寫完成後,戴楚洲同志進行了匯總。在匯總的基礎上,2008年6月由編委會對初稿進行了細緻審閱,提出了修改意見,制定了新的統改方案,確定了修改原則,調整了全書體例,明確了編排方式,確定了由李伊忠同志負責二稿統稿工作。在4個月時間裡,李伊忠對初稿進行了全面修改和調整,對個別章節進行了重寫,並於2008年10月完成了統稿任務。之後,編委會再次對書稿進行了審閱,對包括序言在內的全書文字及所有圖片進行了最終審定。
在本書編纂過程中,湖南省民委主任王德靖給予了大力支持,不僅多次詢問編寫進度,還親自撰寫序言。分管民族古籍工作的省民委副主任李顯福自始至終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對編寫工作提出了詳細要求。省民委古籍辦主任梁先學為編寫好此書,無數次往返張家界、湘西自治州,對編撰工作給予悉心指導和熱情幫助。土家族專家彭繼寬、省民委古籍辦胥岸英、湘西自治州民委古籍辦主任田仁利、張家界市政協文史委李書泰等同志反覆閱審稿件,對書稿提出了許多寶貴的修改意見。張家界市民委主任庹年玖對編好此書特別重視,不僅親自過問,幫助解決編纂工作中的難題,還為籌措經費四處奔波。市民委副主任歐陽仁德為使此書儘快完成,節假日不休息,有空就走訪撰稿和統稿人員,聽取意見,上下協調,從而確保了編纂工作的順利進行。省民委古籍辦助理調研員周杰、張家界市民委古籍辦賈攀等同志在本書編輯出版過程中擔負通聯、協調和編務等工作,付出了艱辛的勞動。
在此,對所有關心、幫助和參與編纂工作的同志致以最誠摯的謝意!
由於編寫時間倉促,加之水平有限,錯漏之處在所難免,書中所有言論,系對事實的客觀陳述,不代表編者與出版者立場,敬請專家及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序言

由梁先學與庹年玖主編、一批土家族專家學者共同耕雲播雨的《湖南土家族風情》一書與讀者見面了。作為民族工作的部門負責人,我對此感到由衷的欣慰!
《湖南土家族風情》一書從人類民族學與文化學的角度,對土家族的風土人情、禮儀習俗、風光勝跡等方面進行了較系統、全面的介紹。細細品讀,你會覺得此書不僅文字流暢優美,文化習俗淳樸獨特,知識性和趣味性較強,而且書中例證、敘述與評說等均充滿著古典的秀美與浪漫,處處洋溢著瑰麗迷人的異族情趣。本書把土家人祖輩們的生產、生活中的傳承與演變有機地融入土家族文化的總體中,其目的是想把土家族文化這塊未經雕琢的璞玉向世人推介和展示,讓更多的人熟讀土家族、知曉土家族,進而在我國這個多民族大家庭里,為促進民族大團結、構建和諧社會作出貢獻。
熟悉土家族的人都知道,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老民族。據史料記載,殷商時期土家先祖之一的巴人主要生活在漢水中游一帶。西周初年,周王分封天下,巴人所在之地被封給周王室宗姬,史稱巴子國或巴國。春秋戰國時期,巴國舉國南遷至長江幹流,先後在清江、川峽之間至川'東立國。公元前316年,巴國被秦國滅掉,成為秦之巴郡。一部分巴人留在故地,更多的巴人或自動或被迫地開始向四方大規模流移、遷徙。當時,巴國東接秦國,西鄰蜀國,西南方是夜郎國,北方是楚國,而正南方所面對的今湘西北武陵山區,原始荒蠻、地廣人稀,散居著今苗瑤系統的部分少數民族(即武陵、五溪“諸蠻”),尚無穩定統一的政權國家,且經濟文化水平也“接近於原始狀態,不如巴人”。因此,較之東方、西方和北方,廣袤的'南方山區更容易實現較大規模的人口遷移。所以巴國滅國後,一部分巴人陸續從南方進入湖南湘西北武陵山區。
這些從巴國遷徙過來的巴人便成為了當時武陵及五溪“諸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在湘西北大地上繁衍生息,與當地其他民族成員互相融合併逐漸成為武陵“諸蠻”的主體。及至五代,武陵地區“諸蠻”由於長期居住在同一地區,擁有共同的歷史淵源,在頻繁密切的交往中,又在生產方式、語言、文化、風俗習慣以及心理認同等方面具有了諸多共同特徵,遂形成了相對穩定的民族共同體。史籍對這個以武陵山區巴人後裔為主體,與當地其他民族的部分成員融合而成的民族時有提及,如宋代史書中所稱“土人”、“土丁”、“土兵”,即專指土家族與土家兵。清雍正“改土歸流”後,隨著漢人的大量遷入,土家族聚居區出現了“土民”、“客民”之分,“土民”沿用漢語自稱為“土冢人”。然而,由於歷代封建統治者實行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政策,土家族的民族成分一直得不到承認。新中國成立後,在黨的民族政策感召下,土家族人民的民族意識開始覺醒。1950年,湘西自治州永順縣土家族女教師田心桃作為苗族代表被推薦到北京參加國慶觀禮。觀禮期間,她直接向中央領導介紹了土家族的風俗、語言,轉贈了土家工藝品“西蘭卡普”,表達了土家人要求進行民族認定的願望,引起了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其後幾年,黨和國家根據確定民族成分的有關條件和標準,先後指派多批專家組成調查組,對土家族成分問題進行調查識別。1957年1月3日,中共中央統戰部發文,正式確定土家族為單一的少數民族。從此,這個在歷史長河中被湮沒了千百年的民族獲得了新生。
湖南土家族主要聚居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轄永順、龍山、保靖、古丈、瀘溪等縣,張家界市所轄桑植、慈利、永定、武陵源等縣區;常德市石門縣以及懷化市沅陵等縣,共有263.95萬人口,占全省少數民族總人口44%,占全國土家族總人口32.9%,是湖南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在土家族形成和發展的漫長歷史進程中,生活在湘西北大地上的湖南土家族與川東、鄂西的土家族一道,以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民族歷史文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域風情習俗和民族文化傳統。通過《湖南土家族風情》一書,我們不僅可以了解湖南土家族的歷史淵源、生活環境、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倫理道德、文學藝術、科教體育、哲學思想和審美觀念,還可以看到這個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中所呈現出來的民族精神、文明程度及其歷史地位與作用。
湖南土家族聚居的湘西北武陵山腹地山高林密,峰巒疊嶂,這種異於平原和江河的特殊地理環境造就了獨特的土家山地文化。土家族人民勤勞互助的民族美德、誠實守信的族群秉性、粗放實用的生活方式和平等秩序的倫理取向等人文特徵,均是這種山地文化的體現。由於生活環境的相對封閉以及人對其棲息環境的高度依賴,土家先民很早就有了十分先進的生態觀,他們熱愛自然,順應自然,注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崇尚天人合一,物我相親,講究因地制宜,隨遇而安。山中樵老、林間獵手、溪谷浣婦、牛背牧童無一不是這一觀念的創造者和實踐者。在土家人的生活中,俯首即拾的山食野菜、依山而建的土家轉角樓、色彩艷麗的西蘭卡普、結草為服的茅古斯舞、粗獷豪放的薅草鑼鼓——從生活到藝術,從一粥一飯到畫舞歌吟,無不就地取材,隨性順勢而為,呈現出山地民族的鮮明特色。土家人熱愛生活,敬畏神靈,善待生命,遵循天地造化的法則和萬物生滅的規律。這些素樸的觀念浸潤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世代相傳、千古不易的獨特習俗:立春之日送春牛,四月初八嫁毛蟲,五月端午采艾蒿,七月十五祭祖神,春插之季開秧門,冬獵時節敬梅山,除夕之夜搶頭水,開春娛神唱儺戲,慶祝豐收跳擺手……這些古老民俗體現了土家人的生存智慧,是山地農耕生活在土家族傳統文化中的直接反映和真實寫照。
土家族雖然長期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且被歷代統治者推行的“蠻不出境,漢不入峒”民族羈縻政策所禁錮,但歷史上的湖南土家族並非完全處於一種封閉狀態。湘西北地區恰處漢土交界,西漢以降,為了加強統治,鞏固政權,封建王朝常在此屯兵移民,戍邊拓荒,從而使湘西北土家聚居區由一個相對封閉的地區變為湖南開放較早、接受先進文化尤其是中原漢文化較快的少數民族地區之一。縱觀湖南土家族發展歷史,無論是和平時期各民族之間的經濟往來,還是戰爭時期王朝駐兵的攻守進退,土家聚居區內土、客、軍、苗之間的交往一直都保持著相當頻繁與活躍的態勢,各民族文化之間的碰撞與交融不斷加深和加劇,從而使土家族文化形態在保持了本民族基因與特色的同時,還吸收了包括漢族在內的各民族文化的浸潤與濡染,體現出多元文化的交融性和複合性。從南宋紹興年間瀘溪創建土家族地區第一座書院——東洲書院開始,湖南土家族聚居區習漢文、修儒學之風一直頗盛,明朝朱元璋更是下令土家地區“諸土司皆立縣學”,從而湧現了包括陳光泰、彭勇行、田金楠、彭施鐸、田星六在內的一批較有成就的土家族文人學士。他們的著述和創作貼近生活,關注現實,清新質樸,明朗開闊,呈現出一種異於中原的獨特的文學生態和文化景觀。
在中國歷史上,土家族還是一個以勇猛善戰聞名的民族。《華陽國志·巴志》載,牧野之戰中,“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腥風血雨的沙場上,土家先民執戈而舞,所向披靡,這個定格在史冊中的姿勢凌厲而浪漫,它就像一個基因符碼,從此流淌在土家人的血液中,使這個尚武的民族擁有了一部壯麗輝煌的民族英雄史:東漢時期武陵渠帥相單程為反抗朝廷橫徵暴斂揭竿而起;五代馬楚末年土家首領彭士愁大戰溪州獲得民族自治權力;明代土司首領彭明輔、彭翼南海疆抗倭,立下東南第一戰功;辛亥革命時期土家先賢杜心五、李達武投身共和,勇紓國難;新民主主義時期,廖漢生等一大批土家漢子跟隨賀龍揮師北伐,首義南昌,開闢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抗日戰爭時期,覃子斌將軍出征緬甸,斷臂衝鋒,為國捐軀……在中華民族浴血奮戰,鏗鏘前行的道路上,鐵骨錚錚的湖南土家人用血肉和身軀鑄就了一座座永垂青史的不朽豐碑。他們身上驍勇善戰、剛強俠義的氣質秉性和爭當人傑、英勇無畏的民族血性正是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湖湘精神的精髓和靈魂。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湘西土家人,自幼就有一種強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我深深體會到,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土家族人民才能翻身解放,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真正實現民族的發展與進步;只有在黨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土家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才能不斷邁上新台階,登上新高峰。我一向認為,出版一本書,不單是寫文章做學問,更是在用筆、用心、用智慧為促進社會發展和進步奉獻力量。近年來,隨著民族經濟的蓬勃發展,以民族風情習俗為主體的民族文化旅遊產業發展迅猛。在這種形勢下,大力弘揚民族文化,努力發掘、整理和開發民族傳統文化資源,積極探討從精神文化領域激發人們聰明才智和創造活力的新途徑,從而更好地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文化建設和經濟發展服務,無疑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編輯《湖南土家族風情》一書,也就是希望能為有志之士尋求文化與經濟的最佳結合點提供借鑑,通過促進民族傳統文化資源與現代經濟市場的對接,建立有效的民族文化產業,創造良好的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造福少數民族與民族地區。從這個角度而言,《湖南土家族風情》一書的出版發行,不僅為我們了解和研究湖南土家族歷史文化及湖湘歷史文化打開了一扇新的視窗,同時也體現了一種民族使命和時代擔當。
文化既是民族的重要特徵,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同時也是中華民族所共有的精神財富。讓我們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高舉各民族“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的大旗,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振奮精神,激揚智慧,沿著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發展道路開拓進取,為少數民族經濟、文化等各項事業的繁榮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更大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