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央電視台《中國財經報導》欄目組編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版 次:1
頁 數:178
ISBN:9787111249122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美國現今的次貸危機,會不會給中國不斷發展的金融市場一個警示?會不會讓中國不斷發展的經濟得到一些警醒?會不會讓中國在向已開發國家進軍的道路上知道該怎樣更紮實地前行?在次貸危機爆發之後,中央電視台以一個客觀、負責任、有深度的媒體站出來,給中國的老百姓還原一個真實的次貸危機。《中國財經報導》作為央視的主流經濟欄目,很自然地承擔起了這樣一個責任。本書能夠讓中國的人民、中國的企業、中國的政府知道在這樣的國際經濟環境下,如何採取適當有力的措施,將次貸危機帶來的影響降到最小。
閱讀人群
本書適合社會各界人士閱讀。
編輯推薦
歷時一年跟蹤調查採訪,匯集全球頂級學者、數十位財經大家觀點,權威深度分析,還原一個真實的次貸危機一路瘋狂上漲的美國房價為何掉頭急轉直下?
多年強勢的美元為何陷入貶值之路?
20世紀70年代僅幾美元一桶的原油為何如今輕鬆衝破百元大關後又屢創新高?
相對平穩的國際糧價為何在2008年飛速上揚?
每個人都能看懂的次貸危機,每個人都該了解的次資危機。
美國的次貸危機對中國經濟造成不小的影響,直接影響中國出口,導致中國經濟增速回落、需求放緩。我們必須正視這種現實,也應當更深入地去了解次貸危機的方方面面。本書通過大量翔實的數據分析,對世界各地頂級經濟學家的深度採訪,並結合美國當前蕭條的經濟現象,闡述了次貸危機的破壞性和嚴重性,值得讀者用心閱讀並深思。
——姚景源中國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
次貸危機的影響遠遠沒有結束,大家要時刻警惕可能出現的新問題。本書視角獨特,用深入淺出的方式提醒讀者——次貸颶風還有許多未解之謎。
——何帆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風險累積到一定程度就必然會爆發,而次貸颶風,來勢尤為迅猛,美林、花旗、瑞銀等多家世界頂級金融機構瞬間陷入“風暴”之中。為何“風暴”來得如此猛烈?還有多少企業將被捲入其中?美國和世界經濟到底會受到怎樣的衝擊?本書將帶領讀者去追尋這些問題的答案,探討未來形勢的發展。
——海聞北京大學副校長、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
次貸危機的根源是房地產。現在的懸念就是,美國經濟會不會出現衰退?如果出現衰退,是溫和的還是比較嚴重的?如果出現衰退,什麼時候到谷底?這是一個長谷底還是短谷底?一個個疑問將會在本書揭開!
——湯敏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首席經濟學家、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
在人們無止境的貪婪中次貸危機驟然襲來,美國經濟不得不面臨衰退的風險,我們應當穿破次貸危機的層層表象,深入去發掘其內在真相。本書觀點獨到,深入淺出,讀完後當細品三日,雋永回味。
——水皮著名財經評論家、《華夏時報》總編輯
美國的房價緣何沖高后暴跌?次級貸款為何會引發金融危機?為何那么多企業一夜之間轟然倒塌?美國乃至世界的經濟又將何去何從?《次貸颶風的未解之謎》不但很好地解答了這些疑問,並且還揭示了一個個深藏其中,但現在暫時沒爆發出來的“定時炸彈”。
——何力《第一財經周刊》總編輯
次貸危機並非美國人不需要住房而房價下跌引起的,深層的原因應該是來自於資本的貪婪,來自人們對所謂“金融創新”非理性的崇拜。當全球的石油和糧食價格完全脫離供求關係的基本面暴漲時,人們是不是還相信“市場經濟”?既然“市場失靈”,那我們又該相信誰呢?這也是《次貸颶風的未解之謎》要告訴你的。
——姜詩明中央電視台高級記者、經濟頻道製片人
目錄
前言
引子
第1章次貸颶風席捲華爾街
斯蒂格利茨:悲觀主義者的預言應驗
史蒂夫·羅奇:新經濟環境下挑戰重重
樊綱:次貸對資金渠道的影響
美林集團拉響警報
寂寞的斯坦利·奧尼爾
奧尼爾是第一個,但未必是最後一個
成也美林,敗也美林
花旗:超級金融航母擱淺
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務機構
花旗怎樣被拖入次貸危機
查爾斯·普林斯:從律師到花旗CEO
貝爾斯登:別了,大投行的傲慢與自負
美聯儲冒險施援手
市場依然憂心
第2章禍起次級貸
何謂次級抵押貸款
次級抵押貸款定價
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的發展
次級房貸危機前傳
次貸危機爆發的原因
次貸危機歷程簡記
次級房貸危局成因
次貸的擊鼓傳花遊戲
次貸風暴對美國經濟的影響
華爾街的斷臂求生
次貸危機向信用卡業務蔓延
高物價讓美國人變“摳”了
次貸危機對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
打破全球經濟動態均衡
對世界經濟成長帶來風險
解決次貸危機是全球性難題
次貸危機刺痛英國經濟
法國經濟很難置身其外
第3章次貸颶風中的贏家
次貸颶風中的不倒樹:高盛
高盛,高在哪兒?盛在哪兒?
高盛同學會
狠撈一筆的基金經理人
金融大鱷索羅斯
突破被扭曲的觀念
第4章管理當局應對措施
美聯儲如何調控美國經濟
格林斯潘,遭遇次貸危機追問
2000~2005年,備受爭議的五年
美聯儲史上最出色的主席
次貸危機根源是全球經濟擴張
格林斯潘飄然而去,伯南克如履薄冰
學術派人物伯南克
伯南克的“變”與“不變”
伯南克主義
伯南克選擇了弱勢美元
美元貶值削弱美聯儲救市能力
美元貶值VS油價高漲
來自高盛的新財政部長:保爾森
次貸問題不可能快速解決
經濟放緩而非停滯
力推新政助貸款者保屋
第5章金融創新“猛於虎”
資產證券化產品
MBS系列產品
ABS系列產品
資產證券化過程
“貪婪”滋生了次貸危機
對沖基金的起源與發展
對沖基金的運作
風險的客觀性
從次貸危機看國際金融體系面臨的風險
次級房貸及其衍生品中的問題
從信用危機到系統性風險
危機的傳導與市場的聯動
第6章次貸颶風的蔓延
擴散與蔓延
次貸危機陰影與通脹魔爪共存
糧價危機的轉嫁
殃及藝術品投資
次貸危機助推金市
高油價讓全球資本市場顫抖
危機如何從金融市場傳導至實體經濟
次貸颶風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應對次貸不可掉以輕心
企業出口不確定因素增加
對中國經濟影響不可低估
次貸危機中對中國外貿的影響
出口明顯放緩
憂心忡忡的出口紡織企業
眾多企業席捲其中
後記
參考文獻
摘要
次貸颶風席捲華爾街
2008年3月17日,星期一,位於紐約麥迪遜大道的貝爾斯登總部大樓大門緊閉。門玻璃上不知什麼時候被貼上了一張2美元的鈔票,那是好事者送給貝爾斯登的一份帶有諷刺意味的禮物。
2美元,在美國的快餐店可以買到一個漢堡,可以買4份報紙,如今還可以買到一隻貝爾斯登股票。而在一年前,作為炙手可熱的金融股,貝爾斯登每股價格曾經一度高達170美元。
投資理財網摩特利福爾的高級分析師蒂姆·哈桑這樣評價:“貝爾斯登這樣垮掉令人難以置信。這是一家有名的金融機構。這次收購要么是摩根大通歷史上最棒的交易,要么是最終發現貝爾斯登的資產負債表上‘地雷’太多,其實一錢不值呢。”
對此,英國《衛報》不無遺憾地評論道:“華爾街的一個傳奇結束3月17日,一枚重磅炸彈扔出。摩根大通宣布以每股2美元的低價收購貝爾斯登。
從2007年1月到2008年3月,14個月的時間,貝爾斯登的股票價格從每股170美元跌落到2美元!眾多投資者損失慘重。
英國億萬富翁喬·劉易斯對此最為不滿,2007年9月,他在100美元價位買進貝爾斯登7%的股票。按目前收購價,他的財富損失將近10億美元。
曾經在債券市場上風光一時的貝爾斯登,到底是被什麼打翻在地的呢?答案就是——席捲全球的“次貸颶風”。從2007年以來,源自美國的次貸危機已先後引發了“黑色星期二”、“黑色星期五”等多輪全球範圍內股市大幅下跌。根據統計,幾次股市下跌已引起美國超過2萬億美元的股票價值縮水。
更糟糕的是,這次調整已經擴展成一場全球性的寒流,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股市都遭受重創,市場中充滿了恐慌情緒。中國A股市場的一路走低,也少不了次貸颶風的影響。一些面向海外股市的QDⅡ基金損失嚴重,許多投資者不得不忍痛割肉,一款名為“港基直通車”的QDⅡ產品突然清盤,所有購買了這款產品的投資者在沒到期的情況下突然被告知將承擔50%以上的損失,國內投資者也直接感受到次貸的威力。
幾個月前,中信證券還和貝爾斯登親密接觸,但聽到它因為次貸危機面臨破產的訊息,及時中止了和貝爾斯登的合作。由於貝爾斯登旗下的兩隻對沖基金主要做次級貸的衍生品交易,因此隨著次貸危機逐步加深、影響擴大,貝爾斯登在短短72小時內砰然倒塌。
次級貸的殺傷力為什麼這么大?這場風暴影響到的僅僅是華爾街嗎?它跟通貨膨脹有什麼關係?帶著這些疑問,我們決定用電子郵件對全球頂級的經濟學家和美國的普通民眾進行一次特別的調查。
我們給世界上幾十位著名的學者和財經大家發了郵件,希望他們能回答以下問題。
(1)您認為美國的次貸危機嚴重嗎?為什麼?
(2)您認為美國的經濟正在衰退嗎?
(3)您對未來一段時期內美國經濟形勢的判斷是什麼?
(4)您居住萑哪令城幫?您所在城市的房價有什麼變化?
(5)您認為目前美國的經濟狀況對全球經濟,尤其對中國經濟會產生哪些影響?
不久,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和摩根史坦利亞洲區董事長史蒂夫·羅奇率先回復。2008年3月22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我們見到了這兩位被訪者。
斯蒂格利茨:悲觀主義者的預言應驗
斯蒂格利茨認為,當我們回過頭來看布希政府,雖然在近7年的執政時期,布希總統並未將美國推入衰退,失業率處於體面的4.6%的水平。但可以看到的是:偏袒有錢人已到可怕地步的稅法,當布希卸任時可能已增加了70%的國家債務,不斷腫脹的按揭違約潮,創記錄的近8500億美元的貿易赤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的油價,以及如此弱的美元。
情況還在進一步惡化。在這位總統當政近7年之後,面對未來,美國所做的準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少。美國未能培養出足夠數量的工程師和科學家,但是為了與其他迅速崛起的國家展開競爭,美國需要這些擁有技能的人才。
對富人大規模減稅,美國迎來個人破產高潮。柯林頓時期並不是一種經濟涅盤,雖然那時的全球貿易協定往往對開發中國家不公平,政府本應該在基礎設施上做更多的投入,本應該加強監管證券市場,並採取額外的措施以促進節能,但因為政治和資金不足未能實現。這些是在繁榮年代自卡特時期以來赤字第一次處於政府控制之下,也是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最低層收入的增速第一次快於頂層收入的增速,這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基準點。當布希宣誓就職時,這個美好圖景部分已經開始黯淡。科技繁榮已經結束,納斯達克指數在2000年4月一個月內就下跌了15%。對於凱恩斯經濟學而言,這是二個應將更多資金投入到教育、科技和基礎設施上的合適時機,但是這些因柯林頓政府發起的消除赤字運動而被推遲了。柯林頓使布希處於推行這類政策的一個理想的時機。
然而布希政府有其自己的想法。布希推行的第一項重大經濟計畫是在2001年6月給富人大規模減稅。那些收入超過100萬美元的人獲得了18000美元的減稅——減稅額要比美國人平均減稅額多出30倍以上。這種差距因為2003年的又一次減稅而加劇,這一次甚至更偏向富人。在美國,貧富差距正在不斷地拉大,其速度是一個世紀3/4的時間裡不曾出現的。現在生活貧困的美國人比布希就任總統時多了大約530萬人。雖然美國的階級結構也許還未達到那種地步,但是它正在朝著巴西和墨西哥的階級結構方向邁進。
占國內生產總值(GDP)2.4%的財政盈餘在4年的時間內變成了3.6%的赤字。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個全球性危機以來,美國還未曾經歷過如此大的轉折。一些人包括總統本人可能會大聲爭辯說,政府的減稅政策意在刺激經濟。但減稅的收效驚人的低,刺激經濟的工作因而落到了聯邦儲備委員會的頭上,後者則以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方式連踩“加速器”,將利率調低至1%。按實質來算,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利率實際上降到-2%。可預見的結果是消費者支出失控。到2007年夏季時,信用卡債務增加到驚人的9000億美元。當利率上升以及按揭被證明無力償還時,對許多家庭來說,這些後果在幾年內會變得十分明顯,預計有多達170萬的美國人在未來數月內會失去他們的家園。而對許多人來說,這將意味著向下螺旋式地陷入貧困的開始。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現在美國經濟有一些嚴重的問題,它會造成全球性的影響。史蒂夫·羅奇和我說過這樣一種情況:2007年之前,我們認為,美國經濟的增長模式是有錯誤的。也就是說,房地產市場泡沫如果不提早消除,問題就會變得越來越大。現在這個問題已經很嚴重了,可以看到,這個問題是在逐步展開,就像火車不斷行駛過程中的節拍一樣。
隨著房地產價格不斷升高,人們的收入不斷下降,美國財政收入在不斷減少,可支出的預算也不斷減少,這就給美國經濟帶來了強烈的影響。可能大家存在一些誤解,其中一個主要因素就是銀行發出的信貸比較多,它們並沒有對風險進行非常好的管理,次貸抵押貸款不僅僅是經濟問題,同時也是一個社會問題。我們預計2009年會有220萬美國人因為失去住房的抵押權而無家可歸,這是一種極嚴重的情況。事實上,大概有1400萬美國家庭的住房貸款可能都會出現重新估值的情況,他們甚至會出現違約的情況。
我們能看到很多管理風險的工具,但是實際上這些金融工具是在增加風險,起到了恰恰相反的效果。也許有些人會聯想收入透明度的問題,包括東亞收入透明度的問題,但是現在美國很多銀行和金融機構,並不知道它們自己的風險有多少,也不知道其他相關聯的銀行透明度有多少,這就導致目前信貸緊縮的情況,就存在不透明性的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信貸緊縮帶來信貸減少,則會使經濟下滑變得更加嚴重,同時美國的問題也會帶來全球性的問題。在政府方面,可能有一些比較寬鬆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讓美國消費上出現繁榮,儲蓄量達到零,但房屋市場卻出現很大的泡沫,這不是一個可持續的發展模式。有些人在不斷存錢,有些人卻一點也不儲蓄,他們大量地借貸,包括住房貸款抵押,但是一旦出現無法支付的情況,整個泡沫就會連鎖破滅。
如果美國的儲蓄率不斷地上漲,上漲到4%~6%,就會對美國的整體需求產生影響,會使它的經濟成長放緩,就算出現復甦也會是一個非常弱的復甦,現在我們經歷著美國,也是西方國家最為嚴重的經濟衰退。在這個過程中,經濟結構需要調整,一旦出現通脹壓力,美聯儲往往會採取過於嚴厲的措施,可能會對經濟剎車剎得很猛,但對於整個經濟的調整或者結構性的問題仍然沒有真正解決。
事實上,在1991年也出現了這種經濟下滑的局面。那時,整個金融市場邊緣的部分出現了很嚴重的問題,當時也造成了數千億美元的損失。但是現在出現的問題,是發生在整個美國金融體系的核心,是全球經濟的核心。所以金融體系不僅僅是一個部門,它實際上是整個經濟不斷向前推進的核心,不應該把它分離來看。
在WTO多框線架下,我們不能採取多邊措施,但是現在可能會有一些,比如讓本國貨幣貶值的措施。實際上,貨幣方面的政策會讓問題變得更加具有長期性,也可能會讓其他國家來分擔這個問題。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美國銀行系統存在過量的流動性,歐洲的一些銀行也存在這種問題。美國的這些銀行現在不願意向處於經濟困難的家庭繼續發放信貸。銀行手中的信貸會流入國際金融市場,包括流人中國資本市場,這可能會給中國增加通脹的壓力,也使中國的經濟調控增加了難度。
2008年我們遇到的情形很不尋常,全世界面臨通脹的壓力,包括全球的基本產品、食品和原油價格不斷上漲,對於中國這樣的國家應該怎么做呢?在一般情況下,一些傳統的降低通脹的方法都會帶來大量失業,也就是解決方案會更加糟糕。如果他們想把通脹保持在目前的狀況,確實會有很大的難度,即使現在採取了措施,也不會有效地抑制通脹的繼續增長,同時卻會帶來全球經濟進一步放緩,對於中國來說有這樣一個機會,可以繼續更多地依靠內需,依靠國內的消費,而不是依靠出口來推動經濟的增長,尤其是把資源密集型的出口轉向其他類型的出1:1。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仍然要關注比如創造就業的問題。因為每年在中國有大量的勞動力進入勞動力大軍,因此在制定相關巨觀經濟政策的時候,必須要問這樣一個問題,就是流動性問題。對於把它從出現泡沫的地方拿出來之後,把它注入到哪些領域才能創造出更多的就業,這是一個更大的問題,其中不僅有貨幣政策,還包括財政政策、稅收政策,同時還有對資本所得稅收方面的考慮和討論。
史蒂夫·羅奇:新經濟環境下挑戰重重
談到美國經濟的前途,這兩位經濟界名人不約而同地流露出了悲觀的論調。
史蒂夫·羅奇同意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先生提到的觀點,就是關於“脫鉤”的理論,還有關於他對全球經濟特別是對美國經濟的分析。
在這個觀點上,史蒂夫·羅奇還有一些新想法。他相信中國在整個全球化進程中是一個最大的受益者,但是中國在分享全球經濟利益的同時,也會受到現在全球危機的影響。也就是說,因為全球的經濟氣候導致中國經濟也受到影響。
在信貸方面的泡沫使得美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受到了信貸危機的影響。同時,對於房屋貸款、對於資產持有的依賴,也使得美國經濟受到影響。目前美國在這些方面的投入,比在資本供給方面要大得多,這會使美國在近期進入一個比較輕微的衰退階段。
另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要想使其他國家的經濟與美國經濟脫鉤是非常困難的,也是不現實的。特別是對於中國來說,中國對於出口有很大的依賴性,而且在亞洲也是這樣的情況。亞洲經濟發展得非常強勁。中國和印度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40%,但是中印兩國去年的消費總額是1.67萬億美元,而美國人去年一年的消費總額是9.7萬億美元,是中印兩國消費者消費總額的6倍。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美國消費的減少,將會對整個世界其他地區都產生巨大的影響。因為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國,而世界各國的出口都依賴美國消費者的消費,所以,如果美國的消費需求減少的話,那么其他地區都會遭受到很大的影響。
2008年1月22日,無疑已經被寫入世界資本市場最動盪的一頁,這是2008年開局以來,令全球股民最驚心動魄的一天,中國內地上證綜指盤中一度下跌400點,跌幅達到7.22%,1000餘只股票出現了跌停板,A股市場兩天內蒸發了3.97萬億人民幣;日經指數縮水3690億美元,相當於半個韓國的經濟規模;中國香港股市一天蒸發了1.57萬億港元;歐洲股市同樣跌聲一片,而此後的全球股市也在次貸危機的陰雲中如過山車一樣忽上忽下。
在全球股市的這場地震中,震源就是美國的次貸危機,儘管人們已經對次貸爆發的嚴重性有過種種推測,但是這場暴跌的兇猛程度還是完全超過了人們的推測。就在人們猛然意識到危機近在咫尺而感到不安甚至恐慌的時候,常常與危機同行的人物喬治·索羅斯公開表示,全球正面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美國經濟正受到衰退風險的威脅,這句結論無法不令人震顫。
緊接著,美聯儲緊急降息75個基點,這是自1984年以來美聯儲最大幅度的單次降息,儘管這是一針劑量不小的強心劑,但是人們抱怨美國政府下手晚了,因為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此前一直抵制降息措施,而此前採取的注資減稅一攬子計畫,不過杯水車薪。似乎就連美國人自己對危機的破壞力估計也不足,僅僅過去一周的時間,1月30日美聯儲又一次下調50個基點的利率,這是自2007年9月以來美聯儲第三次降息,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一直試圖恢復人們對美國經濟的信心。
糟糕的訊息一個接著一個,就在歐美投行紛紛報出近百億元巨虧的時候,瀕於崩潰的全球投資者的神經再次遭受重創,歐洲最大的銀行瑞士銀行1月31日發布公告,受到次貸資產減少140億美元的影響,2007年第四季度該行虧損約合114億美元,創歷史最高虧損記錄。這一數字超過了此前花旗銀行和美林證券創下的98-3億美元虧損記錄的總和。“次貸危機無限放大,上帝都不知道這些金融創新的規模到底有多少。”《華爾街日報》評論道。在《華爾街日報》上你看到的是多少多少虧損,實際上它有很多主觀性,大家都懷疑,不知道後面還有多少,所以這種信用的恐慌,會對美國,包括全球的金融體系形成巨大的打擊。美國經濟結構的特點是,50%以上的GDP都源自金融和服務業,如果金融業有問題,房地產長期衰退,這個國家的經濟衰退幾乎是必然的。
美國經濟衰退,無疑會給世界經濟帶來衝擊,然而它最終將如何影響中國經濟的發展,業界對此也並非一片悲觀。現在能確定的是,有問題的貸款占美國住宅按揭貸款市場的10%~15%,但其影響並不局限在美國的金融機構和歐洲的銀行,就損失和按揭市場行情而言,這種影響是全球性的,它對美國的影響還不會在短時間內結束,考慮到涉及賬戶數量眾多,提供信貸的機構減少本來可以有的信貸量,變得越來越小心,這就使得經濟發展減速。
在美國政府緩解次貸危機的系列措施中,連續大幅降息尤其令人關注,降息加劇了美元貶值以及美國國內的通貨膨脹,這相應地帶動了全球一定程度的通貨膨脹。對此可能引發的一系列反應,作為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相結合理論的開拓者——歐元之父蒙代爾教授,有自己獨到的看法:“這意味著,美國的降息會影響到其他國家也跟著降息,世界範圍內會比以前有一點兒通貨膨脹,但是我不認為這會使美元的情形惡化,我想可能是這樣一種情形,在2008年,美國會有一些衰退,歐洲經濟走強一段時間後也會開始衰退,因為歐元太高會限制歐洲經濟。我想在2008年夏天,歐洲經濟會有所衰退,而美元會有所回升,到秋季美元會再次走強。”
關注中國所受的影響和對中國未來的發展預期。在2008年的達沃斯經濟論壇上,一份針對全球頂尖公司執行長的調查顯示,他們對世界經濟前景的信心6年來首次下降,不過,中國、印度、俄羅斯等新興市場國家受到了特別關注,而在2007年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頒獎盛典中,來自海內外的經濟界精英把期待投向了中國。
正如這一屆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主題“中國創造”一樣,正在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的中國經濟能否在美國陷入衰退時成為世界經濟成長的引擎?我們不得不面對的是,次貸的爆發,美元走弱,中國出口產品的成本優勢正在面臨挑戰。
美國的消費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出口製造業領域投資規模的增長速度,外需直接或間接地帶動了中國65%的國內投資,那么次貸危機導致美國消費疲軟,在中國國內消費乏力的情況下,就會出現產能過剩和供給過度問題。不過,對此蒙代爾教授卻考慮到另外一種可能性,在蒙代爾教授看來,如果美國經濟衰退,恰恰可能使美國人轉而加大對中國基礎品的消費。國外市場會更有彈性,中國仍然生產產品,在貿易中提供充足的供應,即使人們減少了對美國產品、歐洲產品、奢侈品的消費,只要他們需要購買很多中國產品,一些基礎的產品,比如紡織品、輕工製造品等,因為人們如果不再買新房子、新車,他們會轉而購置衣服、計算機等中國正在大量生產的產品,即使世界經濟成長放緩,他們還是要買中國的產品。
無論出現什麼影響,擴大內需才能促使中國企業更加良性地增長。也許美國會減少對中國的採購,連帶減少對中國供貨國家的採購,當然對這些國家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是不至於太嚴重,比如將這些產品內銷中國而不外銷美國來避免這個問題,就看如何制定政策了。中國的內銷能力和出口能力同時成長也是大家所樂見的,因此樂觀地說美國金融風暴對中國來說還有一些好的機遇.
除了外貿渠道受到的直接影響,‘在中國巨觀經濟政策有所收緊的背景下,次貸危機的出現,對於資本市場的影響又會有多大?
史蒂夫·羅奇認為:“中國會受一些影響,因為在信息全球化的社會,每一個人都在談論一樣的新聞,他們擔憂美國的銀行虧損、歐洲銀行虧損,以及這些是否會影響我們老百姓。但是影響不會那么大,2008年在中國有很大的利好,比如奧林匹克盛會,2008年會是很強勁的一年,所以,即使A股市場一周下跌了300點、500點,2008年仍然會很好。”也許正像德國《商報》那句充滿了調侃的評論:美國感冒,世界會跟著流鼻涕,但不會得肺炎。全球化正從方方面面影響中國,但是勢頭強勁的中國經濟也在越來越強地作用於世界經濟。
樊綱:次貸對資金渠道的影響
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的還有我國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他就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的影響進行了細緻分析。在討論美國次貸危機造成的世界金融市場動盪對中國的影響時,他強調的是次貸危機具有一定的複雜性,不是一個單一的問題,通常我們說到這個影響,往往是說對中國經濟成長的一些負面影響。上面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教授已經談到,次貸影響會從資金渠道產生。我們都知道美國是中國一個重要的貿易市場,美國經濟下降,特別是消費如果下滑的話,對中國的出口顯然會有影響。我們已經看到在次貸危機爆發以後,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增長速度大幅度下滑。但是,這種下滑在一定意義上是過去幾年一系列政策調整的結果。過去希望達到的效果,如貨幣升值、出口退稅減少等,都是為了減少貿易順差,特別是減少對美國的貿易順差。貿易順差的減少大部分是政策造成的影響,而不是美國的次貸危機造成的影響。
第二,對美國的出口在中國貿易中的比重現在降到20%以下,而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出口,如對歐盟地區的出口在增長,由於美元快速貶值導致了人民幣對歐元的“關心”,反倒在一定時期出現了貶值的趨勢。亞太地區現在是中國最主要的一個出口市場,這部分也在增長,而對於亞太地區的經濟總體來說,還是處在健康增長的過程中。對石油輸出國組織包括海灣國家和俄羅斯,這些國家的出口仍然在大規模地增長。因此,只要這些國家的經濟仍然保持基本穩定,那么從貿易渠道對中國產生的影響而言,美國次貸危機本身應該說是有限的。
……
參考資料:
1.http://www.anibook.cn/Search/Result.aspx?keywords=%E6%AC%A1%E8%B2%B8%E9%A2%B6%E9%A2%A8%E7%9A%84%E6%9C%AA%E8%A7%A3%E4%B9%8B%E8%AC%8E&;searchTyp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