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詞語釋義]

橘[詞語釋義]

橘是一個漢字。多指常綠喬木,果實稱“橘子”,多汁,味酸甜可食。種子、樹葉、果皮均可入藥:~紅。~絡。~黃色。~化為枳(喻人必然受環境的影響而發生變化)。 桔者小而甘,曰松皮,桔皮紅不粘肉。——清·屈大均《廣東新語》 橘的俗字是桔,這個俗字流行極廣,將“橘”寫成“桔”是可以的,不能簡單地貼上錯別字的標籤,因為這不符合客觀事實。只不過“桔”目前沒有被扶正(曾經被扶正過),在正式場合還是用“橘”為宜。

基本信息

部首筆畫

讀音:jú

部首:木 部外筆畫:12 總筆畫:16

五筆86:SCBK 五筆98:SCNK 倉頡:DNHB

筆順編號:1 2 3 4 5 4 5 2 3 2 5 3 4 2 5 1 四角號碼:4792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6A58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 木矞

漢字部件分解: 木矛冂八口

筆順編號: 1234545232534251

筆順讀寫: 橫豎撇捺折捺折豎撇豎折撇捺豎折橫

字義

基本字義

1. 常綠小喬木或灌木,通常有刺。葉互生,革質,單生複葉,葉柄長,葉片呈披針形或橢圓形,全緣或為波狀具不明顯的鈍鋸齒,有半透明油點。花小,黃白色或帶淡紅色,花萼呈杯狀、5裂;花瓣5,呈長橢圓形;柑果近圓形或扁圓形,紅色或橙黃色;種子呈卵圓形,一端尖,成熟果實稱 “橘子”,多汁,味酸甜可食。種子、樹葉、果皮均可入藥。成熟果皮(陳皮)能理氣化痰、和胃降氣;未成熟果皮或幼果(青皮)功效同陳皮,但作用更強;核(橘核)能活血散結、消腫。~紅。~絡。~黃色。~化為枳(喻人必然受環境的影響而發生變化)。

詳細字義

〈名〉

1. (形聲。 從木, 矞( yù)聲。 本義:橘樹。果實也稱“橘”) 同本義 [orange] 幾種球形或近球形的熱帶或亞熱帶產的果實之一, 實際上是漿果, 有微紅黃色的革質芳香果皮,含有許多油腺, 廣泛套用在糖果、 點心、 蜜餞和烹調方面, 通常有甜味或酸味, 多汁可食的果肉含礦物質和維生素C

漢字演變

橘[詞語釋義] 橘[詞語釋義]

常用詞組

1.橘柑júgān

[orange] 〈方〉∶橘;橘子

2. 橘紅 júhóng

(1) [red tangerine reel]∶中藥名。為芸香科植物橘的果皮的外層紅色部分;柑橘的皮,可入藥

(2) [orange]∶像紅色橘皮的顏色

3. 橘樹 júshù

[orange] 樹名。果實為橘子

洞庭之陰,有大橘樹焉。—— 唐· 李朝威《柳毅傳》

4. 橘子 júzi

[tangerine] 見“橘”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居聿切《集韻》《韻會》訣律切《正韻》厥筆切,鈞入聲。《說文》果出江南,樹碧而冬生。《書·禹貢》揚州厥包橘柚錫貢。《注》小曰橘,大曰柚。《爾雅翼》江南為橘,江北為枳。《史記·貨殖傳》蜀漢江陵千樹橘,其人與千戸侯等。《襄陽記》謂之木奴。李衡於龍陽洲種橘千株,敕兒曰:吾有木奴千頭,不責汝衣食。《宋·韓彥直·橘譜》橘品十有四種。
又《爾雅·釋天》月在甲曰畢,在乙曰橘,謂之月陽。

拼音是ju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