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皮湯
正文
槲皮湯來源
《聖濟總錄》卷一六六。組成
槲皮1.8升(細切)用法
上一味,以水6升,煮取4.2升,通手便洗,不拘時,頻暖洗之。主治
產後乳癰, 發熱腫痛。配圖
相關連線
中藥方劑之H開頭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槲皮湯主要用來治療產後乳癰,發熱腫痛。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槲皮別名:赤龍皮、槲木皮、槲白皮。樹高高可達25米,直徑達1米許。生於海拔2700m以下的山地陽坡,或與其他櫟類、櫸樹、馬尾松等混生,有時成純林,抗旱,...
原植物 化學成份 附方 各家論述 傳說槲皮又名:樸樕(《詩經》),槲樕(《爾雅》郭璞注),金雞樹、大葉櫟(《綱目》),槲櫟、大葉柞、柞櫟。落葉喬木,高可達25米,直徑達1米許。具有醫治治惡瘡...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主要價值槲皮,中藥材名。本品為殼斗科植物槲樹的樹皮。功能主治為:治惡瘡,瘰癧,痢疾,腸風下血。①《藥性論》:治惡瘡,煎湯洗。②《唐本草》:水煎濃汁,除蠱及瘺。③...
來源 功能主治 形態特徵 分布區域 生長環境組成: 槲皮(去粗皮)不拘多少。 主治: 嬰孩、小兒患瘰癧作痛。 用法用量: 用水煎湯,頻洗。 製備方法: 上切碎。同名方劑匯總 槲皮散 (《聖濟總錄》卷一四七。) 槲皮散 (《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 槲皮散...
同名方劑匯總 參考資料中藥材,槲樹果實,功效止血、止痢,主治吐血、血痔、淋疾等。
基本資料 主治槲(hú)樹,殼斗科落葉喬木,別名柞櫟、橡樹、青崗、金雞樹、大葉波羅等,抗風性較強,槲樹的葉、皮和種子都有藥用價值,具有活血,利小便,除面上齄赤,菝子淋...
形態特徵 生長習性 分布情況 栽培技術 主要價值槲葉粽,是用槲樹葉,包上黍米或糯米,煮出來的美味佳肴。“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唐·溫庭筠《商山早行》)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槲葉粽主要產自陝西東南蟒嶺...
槲蕨(學名:Drynaria roosii Nakaike)是蕨科,槲蕨屬蕨類植物,通常附生岩石上,匍匐生長,或附生樹幹上,螺旋狀攀援。密被鱗片;鱗片斜...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栽培技術 主要價值 化學成分處方槲樹皮(切)3升。 功能主治乳瘡及諸敗爛瘡。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5升,春夏冷用,秋冬溫用。先洗後敷膏。 赤龍皮湯方 槲皮切三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夏冷用之,冬溫用之,分洗乳,亦洗諸敗爛久瘡,洗竟敷膏散...
處方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赤龍皮湯方 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