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華北構造期
華北構造期,簡稱華北期,是古近紀始新世至漸新世(52-23.5Ma)之間的構造期,在此期間,在今中國及周邊地區發生了華北運動或稱華北事件。
背景資料 概念的提出和演化 構造活動 地應力特徵 對現代地貌的影響 -
印支構造期
印支構造期,簡稱印支期,是晚二疊世至三疊紀(257-205Ma)之間的構造期,在此期間,在今中國及周邊地區發生了印支運動或稱印支事件。
概念的提出和演化 岩漿活動 構造活動 地應力特徵 對現代地貌的影響 -
新構造期
新構造期的構造變形相當微弱,除台灣西部及其附近海域外,幾乎沒有發生什麼褶皺。 新構造期和在它之前的喜馬拉雅構造期的最大不同,在於應力作用的主應力方向出現...
構造活動 地應力特徵 對現代地貌的影響 -
天山構造期
構造活動天山運動其實並不是單一的構造運動,而是一系列的構造運動,而且在不同的地塊上,天山運動的高潮期是不一致的。 天山期前期,構成後世中國大陸的各地塊仍...
概念提出及演化 構造活動 地應力特徵 古地塊位置 對現代地貌影響 -
長城構造期
長城構造期,簡稱長城期,是元古宙長城紀(1800-1400Ma)期間的構造期,在此期間,在今中國及周邊地區發生了長城運動或稱長城事件。
-
震旦構造期
震旦構造期,簡稱震旦期,是元古宙震旦紀至古生代早寒武世(680-513Ma)之間的構造期,在此期間,在今中國及周邊地區發生了震旦運動或稱震旦事件。 中國...
概況 名稱由來和別名 構造活動 -
五台構造期
五台構造期,簡稱五台期,是新太古代(2800-2500Ma)期間的構造期,在此期間,在今中國及周邊地區發生了五台運動或稱五台事件。 五台運動是以山西五台...
-
聚煤期後構造
聚煤期後構造,發育在聚煤期後上覆岩系形成階段及其形成以後的地質構造,通常表現為褶皺和斷裂構造。聚煤期後的地質構造活動不但決定了上覆岩系的地質構造面貌,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