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榜樣法
所謂榜樣法,是指組織在開展公共關係活動中,通過活生生的典型人物和事件來積極影響公眾心理,爭取公眾與組織的良好合作,從而達到公關目標。榜樣以其具體形象的形式,讓公眾易於接受和仿效,能夠增強組織對公眾的感召力和正面激勵作用。
榜樣法的公眾心理基礎——模仿
模仿就是個體自覺或不自覺地仿照一個榜樣的行為。模仿也是一種基本的人際影響方式。在社會生活中,從衣、食、住、行、到社會風俗、習慣、禮儀,個體從小到大都普遍存在著模仿現象。亞里士多德早就指出,模仿是人的一種本能。近代心理學家麥獨孤認為,人類有一種天然的衝動去照樣做其他人的行為。模仿具有以下這樣幾個特點:
首先,模仿是在沒有外界控制下,模仿者主動地有意識或無意識地仿照他人的行為。子女模仿父母行為,學生模仿教師行為,都是自覺或不自覺的模仿。譬如員工有意識地模仿勞動模範的工作作風或無意識之中模仿領導的講話語調、姿勢等。
其次,模仿帶有個體的傾向性和目的性。例如,希望能適應環境,得到某些好處,滿足一定需要。有意模仿往往帶有明顯的動機。模仿有才能的人,模仿先進人物的行為,是為了獲得成就、進步,滿足自尊感等。
最後,模仿一般只能模仿外顯行為,很難觸及內心世界。模仿者達到更深層次,就是認識到被模仿行為的意義和價值,並伴隨有喜悅的情緒體驗,這就是“認同”了。 模仿分為無意識模仿和有意識模仿兩種類型。無意識模仿,也稱自發模仿。指不考慮行為的原因和意義,盲目的、自發的在不知不覺中仿照別人的行為。如許多人無意識模仿周圍人的某一行為特點。有意識模仿,又稱自覺模仿,指個體自覺地仿照他人的行為,其特點是有選擇、有目的、有計畫、有步驟地進行模仿。常常是模仿其他人的性格、氣質、工作方法等。
榜樣法的類型
針對公眾模仿心理,有針對性地樹立榜樣人的模仿的對象就是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那么什麼樣的榜樣最能引起公眾的模仿呢?
1.權威榜樣
人都有依從、崇拜權威的心理,權威一般是指在某一方面具有特殊才能或權利、地位的人。權威一般可分為領導權威、技術權威、明星權威等類型。領導者權威通過其地位、權力以及特有的氣質、風度影響公眾;技術權威通過其豐富的工作經驗、熟練的技能來影響公眾;明星權威通過其服飾、髮型以及良好的形象影響公眾。這些權威榜樣的一言一行,常常容易成為人們模仿的對象。心理學上有一種 “自居作用”,公眾常認同某些自己所羨慕和崇敬的人物,以他們自居而感到榮耀。
2.與公眾自身具有相似性的榜樣
公眾都有模仿那些在某些方面與自己相似的榜樣的傾向。因為相似性使人覺得模仿具有現實可行性,這樣也就樂意去模仿。如果榜樣太高大,相距太遙遠,相差太懸殊,就使人覺得無從模仿。如在組織內部,就應在與員工工作、生活緊密聯繫的群體中樹立榜樣,這樣既可以消除員工的畏懼感,促進員工之間的心理相容,同時又可以激發員工趕超榜樣的積極性,從而提高群體或組織的工作效率。又比如在組織外部,要善於在普通公眾(消費者)中樹立榜樣,這樣能拉近公眾與榜樣之間的距離,從而通過榜樣爭取公眾對組織的支持、認同。
3.具有支配力的榜樣
社會心理學家的實驗與無數生活實例表明,有支配力的人往往成為公眾模仿的榜樣,支配有兩種類型,即權威支配和情感支配。具有權威支配能力的人如前面所講的領導者、技術人員、明星等。在權威支配之外,公眾往往會對具有情感支配力的人產生好感。這是由於具有情感支配力的榜樣更容易得到公眾的情感反饋、認同,有助於心理相容。
4.行為結果常常被模仿的榜樣
公眾常常是依據榜樣的行為結果是得到獎勵還是懲罰來決定自己是否應該模仿。公眾常常是模仿其他人曾得到獎勵或稱頌的行為而形成自己的行為。因此,組織應經常有意識地對良好的榜樣進行表揚,特別是在組織內部更應該如此,要創造出一種良好的行為氛圍,這對加強組織的內部的團結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組織對廣大外部公眾中的榜樣行為也要大加稱頌、渲染,這樣就能有效影響公眾行為,促進公眾對組織的好感和信任。
在實際生活中,可引起公眾模仿的榜樣既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正確的模仿能獲得良好行為,所謂跟好人學好人。而不適當的模仿則會獲得不適當的行為,如“東施效顰”、“邯鄲學步”,為他人留下笑柄。因此,組織要積極樹立正面的榜樣,克服反面的榜樣。
榜樣模仿與組織公共關係
榜樣模仿在施加公眾社會影響的公關實踐中有著極為廣泛的套用。我們必須在充分了解榜樣模仿的心理特點、規律及其作用的基礎上,將其運用於公關實踐。
首先,利用榜樣模仿,實現組織規範的不斷自我更新,組織可通過模仿、發現、制定新的組織規範,並利用模仿的整合作用使之在組織內實行。一個組織或群體的自我改造與自我完善,意味著群體規範的更新,即以新的更適應時代需要的價值觀念與行為方式取代舊的、過時了的價值觀念與行為方式。而這就需要模仿。從發現新的行為規範來說,必須有模仿。善於模仿別人新的、好的東西,是使自己獲得發展和進步的重要條件。一種新的群體規範在組織內的實行,也有賴於模仿的整合作用。新的規範總是首先在一部分人中形成,最後才成為大家普遍遵循的群體規範。當組織每實現一次規範的更新,它就朝著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道路前進了一大步。於是,它對公眾施加社會影響的潛在能力也就極大地增加了。
其次,利用模仿,塑造組織良好的形象。當組織的產品和服務良好,但外部形象不佳,不知怎么辦時,就可以模仿別人樹立良好組織形象的經驗。有些人老在為自己組織的形象發愁,竭力想在公眾中樹立起自己組織的良好形象,可就是不知道該怎么辦。其實,模仿別人樹立良好組織形象的成功經驗不失為一個辦法之一。
最後,利用榜樣模仿,可以充分調動公眾的積極性。同時可以有效地整合公眾的態度、行為,從而促進組織與公眾的關係。公眾是千差萬別、多種多樣的,不同的公眾有其自身的心理特點、興趣愛好及行為方式。所以組織要善於針對不同類型公眾的特點,積極樹立榜樣,通過榜樣的示範帶頭作用來影響公眾,努力發揚其積極因素,克服其消極因素,以達到“內求團結,外求發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