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屬概述
種中文名:榆綠木
種拉丁名:Anogeissusacuminata(Roxb.exDC.)Guillaum.etPerr.var.lanceolataWall.exC.B.Clarke
科中文名:使君子科
科拉丁名:Combretaceae
屬中文名:榆綠木屬
屬拉丁名:Anogeissus
國內分布:雲南
國外分布:越南、寮國、高棉、緬甸
中國植物志:53(1):002
保護級別:3級
分布:雲南(景洪、思茅、盈江)
現狀:瀕危種。榆綠木是中國北熱帶季節性雨林中的建群樹種之一,分布範圍狹窄。因森林破壞,生境惡化,有絕滅的危險。
海拔下限(米):500
海拔上限(米):800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達20米,胸徑可達l米;枝條纖細,略下垂;幼枝與葉密被銹色絲狀毛,老時脫落。葉近對生或互生,稀對生,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8厘米,寬2-3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或鈍圓,下面被疏柔毛,側脈5-7對;柄長2-6毫米,被毛。花無梗,多數,集成腋生或頂生頭狀花序,花序梗長1-1.8厘米,密被銹色絨毛,托以長2厘米、寬1厘米的葉狀苞片;萼管杯狀,長2-2.5毫米,被黃色柔毛;花瓣缺;雄蕊10,2輪,著生於萼管上;子房下位,1室,外面多絨毛,兩側有翅,胚珠2,花柱錐形,長2-3毫米。假翅果組成頭狀果序,果長4毫米,寬5毫米,翅近方形,先端具喙,被繡色柔毛,種子1枚。生長習性
分布區受印度洋暖流影響較大。在盈江年平均溫22.7°C,最高溫38°C,出現在3-4月,最低溫2°C,出現在12月,年降雨量2856毫米,90%集中在5-10月,尤以7月最多,可達1000毫米左右,而在11月至翌年4月雨量僅占10%,年相對濕度82%,3月低於70%。土壤為磚紅壤,在思茅、景洪的瀾滄江河谷地區為鈣質土,土層較薄,呈褐色,常有裸露的石灰岩尖頭。榆綠木常以上層優勢樹種出現在所分布的植被中。3月開花,4-5月為果期,結實率高。
分布範圍
榆綠木在中國僅分布於雲南盈江、思茅、景洪等縣的局部河谷地區,約北緯22°03′-24°40′,東經97°50′-100°60′。分布區屬熱帶季節性雨林和石灰岩山季雨林。垂直分布在500-800米。印度、高棉、寮國、緬甸、越南也有分布。
水分生理特徵
採用PV技術和自然脫水法探討了榆綠木的水分生理特性。結果表明:在自然狀態下,榆綠木幼苗葉片的相對含水量為69%,飽和含水量為117%,臨界飽和虧為48%,水勢為-0.85MPa。經5%PEG-Hoagland(-0.46MPa)乾旱脅迫處理3d後,其相對含水量、臨界含水量和水勢分別下降到48%、39%和-1.97MPa,而飽和含水量和束縛水與自由水比值分別增加到187%和11.94。對失水率分析的結果表明:在正常水分狀態下,榆綠木幼苗經102h自然脫水後失水達到平衡,而經過乾旱脅迫處理3d後,其失水率曲線斜率變小,失水過程明顯減緩,失水最終達到平衡的時間延長到152h,其保水能力顯著提高。PV曲線(Pressure-volumecurve)分析結果表明:榆綠木飽和含水量滲透勢(Ψπ^100)和零膨壓滲透勢(Ψπ^0)很低,分別為-2.49MPa和-3.11MRa,而Ψπ^100和Ψπ^0差值較大(0.62MRa),表明其維持膨壓的能力很強。其細胞壁彈性模量值低(4.18MPa)進一步表明,榆綠木具有很強的膨壓調節能力。榆綠木幼苗失去膨壓時的滲透含水量(ROWC(上標tlp))為80%,這是其細胞壁特性所決定的滲透調節能力的基礎。榆綠木質外體含水量(AWC,%)較高(79%),因而具有較高的束縛水與自由水比值(7.76),這是其耐脫水性的生理基礎。總之,榆綠木葉水勢、滲透勢低有利於其根部對深層土壤水分的吸收,而較高的束縛水與自由水比值及較低的細胞壁彈性模量是其耐脫水的生理基礎。
種子特性
用赤黴素(GA3)、生長素(NAA)、細胞分裂素(6-BA)和乙烯利對榆綠木種子進行浸種處理,探討不同植物激素對榆綠木種子萌發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10mg@L-1GA、0.1mg@L-1NAA、1.0mg@L-16-BA、0.01mg@L-1乙烯利對榆綠木種子的萌發具有促進作用。對珍稀瀕危植物榆綠木進行組織培養獲得再生植株。實驗結果表明,在MS培養基上榆綠木幼苗莖尖、莖切段和葉片等外植體均可以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並進一步分化形成再生植株。器官的脫分化與再分化決定於培養基中的激素種類及其濃度。誘導愈傷組織形成的最適培養基為MS6-BA0.8mg/LNAA0.1mg/L,芽分化誘導最適培養基為MS6-BA0.8mg/L,誘導生根的最適培養基是MSIBA0.5mg/L。
榆綠木千粒重為157.9±4.5g,去除內果皮後,種子較易萌發;活種子的吸水力較高,從開始浸泡起,前2h是種子快速吸脹期;通過用TTC法測種子活力可知,去除果皮後,榆綠木種子活力高達100%;用TTC法測種子萌發過程中脫氫酶活性時,可知脫氫酶的活性很高,且在不同萌發時間,脫氫酶的活性不一,吸脹後3h脫氫酶的活性最高,高達89.7%。室溫、自然光照下,榆綠木種子發芽率為86.67%;在1-2cm深的土壤中,種子出苗率可達100%,超過3cm,顯著下降;榆綠木種子萌發時土壤的最適濕度為15%-25%,低於15%或高於25%出苗率顯著下降;土壤濕度對幼苗存活率有極顯著影響,濕度為20.26%時,幼苗死亡率高達50%。
瀕危及保護
保護價值
榆綠木是熱帶典型樹種之一。它在中國的出現,對於研究中國熱帶氣候、熱帶植物區系以及熱區造林具有重要意義。
保護措施
目前榆綠木自然分布區尚未劃人自然保護區範圍,所以破壞較嚴重。建議產區有關部門採種育苗,人工栽培或在產區劃出一定範圍進行保護。
栽培方法
用種子繁殖。苗圃地宜在陰坡、排水良好的肥沃沙質土壤上。種子催芽後,將芽苗移入苗床或容器中。一年後,苗高約50厘米時就可定植,一般在溝旁、谷地的疏林中栽植較好。①出苗期要設法提高的場圃發芽率,其具體措施除細緻整地、覆蓋材料、厚度適宜外,可採用地膜覆蓋,既保溫保濕,又可避免澆水引起的床面板結。開始出苗後及時揭開覆蓋。
②幼苗期苗木幼嫩,宜適當遮蔭30d左右;幼苗期有猝倒病發生,每周噴1次波爾多液防治效果較好;到3-4片複葉時(5月中旬-5月底)進行間苗,因主根發達,移苗、補苗時可進行截根,促側鬚根發生。
③速生期是苗木生長最快的時期,適時適量追肥可充分發揮苗木的生產潛力。追肥從6月中旬開始,每15d追1次,追肥的N:P:K比例為3:2:1,生長後期停止追N肥,主要追P、K肥,P、K肥配比為2:1,可促進苗木木質化,增強抗性。
④苗期不耐低溫,冬季有凍梢現象,在霜降前應做好防範工作,以便苗木安全越冬。
目前野生瀕危植物的保護工作而言,既要進行保護區建設,加強野外保護,又要進行人工繁育。但必須作到有輕有重,對於各種野生植物資源應加強保護區建設、管理和監測。對於那些在野外已瀕臨滅絕的物種,考慮其種群在野外生存和延續的難度較大,在加強保護的同時,重點進行人工繁育,包括克隆,種植資源的保存等,並逐步的進行克隆苗的野外移植,以恢復其自然種群。
地板
榆綠木材質紋理美觀、有光澤、無特殊氣味。板材較寬,外觀典雅大方,整體效果好。木材乾縮極小、開裂和變形小、結構細勻、彈性好。6道底漆和2道面漆特殊工藝,漆面附著力和耐刮力超強。漆膜硬度高達4H級,地板經久耐用、耐衝擊。生產環節實現高度環保,不含甲醛、苯、二甲苯等有害物質。經過5道紫外線光固化處理,漆膜很難變色,抗黃變性優異。漆面的固含量高,漆膜的抗老化能力強,經久耐用。漆面不含油性成分和聚胺脂等燃稀物質,抗溫、阻燃性能強。集UV產品和PU產品的優異性能為一體,在耐磨的同時具有優異的觸感性。氣乾密度0.80-0.94g克/立方厘米。
榆綠木屬
屬中文名:榆綠木屬
屬拼音名:yulvmushu
屬拉丁名:Anogeissus
中國植物志:53(1):2
描述:AnogeissusWall.exGuillem.etPerr.榆綠木屬,使君子科,約11種,分布於熱帶非洲、阿拉伯、印度和亞洲東南部,中國有A.acuminata(Roxb.exDC.)Guillem.etPerr.var.lanceolataWall.exClarke1變種,產雲南南部。喬木或灌木;葉互生或近對生,全緣,具葉柄;花兩性,排成頂生或膠生的頭狀花序;花萼在子房頂部延伸成一長而狹的管,上部擴大成鍾狀或壺狀,頂端6裂,裂片小,遲落;花瓣缺;雄蕊10,2輪排列;子房兩側具翅,有垂懸而倒生的胚珠2顆,花柱單生,勁直;果具棱或2-5翅,有種子1顆;種子無胚乳。
所有物種:
榆綠木
榆綠木屬
相關詞條
參考文獻
1.《中國樹木志》第一卷;中國樹木志編輯委員會;1983中國林業出版社
2.《貴州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摘要)》;劉盛洲等;1993貴州主要林業科學研究技術成果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