楸樹廟村

楸樹廟村

楸樹廟村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普化鎮,距縣城8公里,該村道路寬暢,綠樹成行。楸樹廟村有四個村民小組,350戶,1360人,耕地面積1250畝,有川地、嶺地、河灘地,三類耕地。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樹廟村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普化鎮,距縣城8公里,面向終南,南臨灞水,背靠秀嶺,101省道東西
村中大棚
橫穿,交通便利,氣候濕潤,土地肥沃。該村道路寬暢,綠樹成行。 楸樹廟村有四個村民小組,350戶,1360人,耕地面積1250畝,有川地、嶺地、河灘地,三類耕地,人多地少,地形複雜。2002年以前,村民們以種植糧食為業,產業單一,民眾經濟收入多年徘徊不前。2002年換屆後,兩委會一班人下決心要改變貧窮落後面貌,實行產業結構調整,千方百計想辦法增加村民收入。帶領村民搞溫室、建大棚,發展起了設施農業,以產業結構調整來帶動農民增收,截至目前,全村已經建起大棚62棟,種植的聖女果、黃瓜、仙人掌在市場上供不應求,給種植戶帶來了一筆不小的收入。村民們還聯合打井、接電線、修生產路,溫室大棚區的配套設施已基本完善了,規模化的種植已見雛形。村上還引進陝西大秦陶粒建材有限公司前來投資建廠。如今,楸樹廟村已經逐漸走上了富裕之路。現在又被普化鎮確定為產業結構調整重點村、典型示範村。

設施建設

2002年以前,進村的便道僅能容一輛小推車經過,雨天泥濘難行讓人苦不堪言,2002年村上規劃了四縱
共謀村建
三橫七條主幹道,把全村劃分為四區。現在南北縱向的道路已經全通了,路底下墊的是石頭,路面鋪的是石子,用壓路機一壓,結實得很。近幾年來,修建5米寬的砂石路6000多米,硬化主幹路2000多米,修排水渠3000多米,治理河堤1200米,將所有道路兩旁全部綠化,給荒溝、荒坡植樹8萬多株,為了解決村民生產、生活用水打機井2眼,埋管道3000多米,給大棚區拉電3500米,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現已發展日光溫室124棟、大中棚45棟,以種植櫻桃蕃茄為主,每棚(60米)年收入在1。5萬左右,90米棚年收入2萬左右,年收入總值150萬元以上,僅此一項,人均收入增長1200元。村民的收入顯著增長,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改善。我們準備利用1-2年時間,新發展200畝日光溫室和大棚,並引進明、優、新、特農作物新品種,將設施農業作大作強。將河灘地建成休閒、垂釣、娛樂、燒烤區。將嶺地建成特色水果和乾雜果基地,逐漸實現設施農業和生態旅遊觀光,一條龍服務,不斷拓寬增收渠道,早日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

經濟發展

楸樹廟村村後是嶺,一年只種一料麥,畝產二三百斤。去年回響中央退耕還林的號召,村里把100多畝坡地退耕後種上了花椒,花椒幾年後才能見效,所以有的人家就間種了藥材,有黃姜、紫花苜蓿等。村後還有個占地
水果
近40畝的磚廠,是村裡的集體企業,因為經營不善,2001年徹底倒閉了。因為設施太差,道路也不好,沒有人願意再承包,磚廠既沒有給村裡帶來任何效益,村里還得花錢僱人去看護場地,這成了楸樹廟村的一件頭疼事。2003年,陝西大秦陶粒建材有限公司想在藍田投資建廠,楸樹廟村村後的高嶺土是製作陶粒的原料。村里抓住這個機會,想盡一切辦法留住投資者的心,他們配合企業三次上北京化驗村後嶺上的土質,確定其是生產新型建材陶粒的適合原料。最終這個項目落戶於楸樹廟村。陶粒廠每年向楸樹廟村支付1.1萬元租賃場地費用,另外使用高嶺土每畝再支付300元。陶粒廠的投資,既充分利用了村內的資源,盤活了磚場的存量資產,又增加了楸樹廟村的集體收入,也給村民帶來了利益。在村道建設中,廠子給村上拿出了3萬元的修路補助費;陶粒廠優先使用村上的勞動力。陶粒這種新型建築材料的生產,在西安是首家,在省內也居於領先水平。企業的全小平經理說,陶粒廠工程總投資800萬元,目前已進資400萬元,第一條生產線已安裝完畢進行試產。陶粒廠馬上要正式投產,此外還要裝配第二條生產線,這將給村民帶來更多的收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