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枝[曲調詞牌]

楊柳枝[曲調詞牌]
楊柳枝[曲調詞牌]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楊柳枝,詞牌名。此調源於北朝樂府橫笛曲《折楊柳》。唐玄宗開元年間入教坊曲,後經白居易、劉禹錫整理、改編,依舊曲作詞,翻為新聲。唐五代詞皆詠楊柳枝本意。其正體為齊言體,單調二十八字,平韻,格式同於七言絕句。代表作有《楊柳枝·城外春風吹酒旗》等。

體裁沿革

楊柳枝,又名“楊柳”“柳枝”,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據晚唐段安節《樂府雜錄》記載:“《楊柳枝》,白傅閒居洛邑時作,後入教坊。”“宋郭茂倩《樂府詩集》也說:“《楊柳枝》,白居易洛中所制也。”但遠早於白居易的盛唐人崔令欽《教坊記》著錄開元、天寶時教坊所用324個曲名中,就有《楊柳枝》一曲。後蜀何光遠《鑒誡錄》卷七則說:“《柳枝》者,亡隋之曲。煬帝將幸江都,開汴河種柳,至今號曰隋堤,有是曲也。”南宋王灼《碧雞漫志》亦從是說,認為“隋有此曲,傳至開元。”今人任二北也認為《楊柳枝》“本於隋曲《柳枝》”。施蟄存說:“開汴渠,栽楊柳,勞民傷財,以至亡國,這是隋煬帝的虐政,唐人作《楊柳枝》歌詞,就用到這個新的歷史題材,以為鑑戒。不能認為唐人作《楊柳枝》詞多用隋煬帝的典故,就認為《楊柳枝》起源於隋代。”在隋代之前,樂府橫笛曲有《折楊柳》。晚唐薛能說:“《楊柳枝》者,古題所謂《折楊柳》也。”清毛先舒《填詞名解》云:“《柳技》,一名《折楊柳》,樂府瑟調曲有《折楊柳行》,橫吹有《折楊柳》歌辭,清商曲有《月節折楊柳歌》,歌中帶雲‘折楊柳’,詞名始此。唐樂有《楊柳枝詞》後填詞易名《柳枝》也。”

沈冬經過考證認為,唐代《楊柳枝》可能源於“北地之歌”《折楊柳》。他提出:“《折楊柳》這首橫笛名曲在唐代分明存在,……何以記載記錄盛唐教坊曲目的《教坊記》不載此曲?惟一的解釋,就是兩首實為一曲。”並總結說:“這首《折楊柳》確乎就是唐人《楊柳枝》的淵源前身,兩者之間有著一脈相承、不可分割的血肉聯繫。”作為北朝樂府古曲的《折楊柳》,主要抒寫離別行旅之苦,應該是以哀怨作為其基調的,初盛唐《楊柳枝》曲繼承了這一基調。白居易的《楊柳枝二十韻》作為“洛下新聲”,其實也就是劉禹錫和白居易二人屢屢提及的“新翻楊柳枝”仍然是以哀怨的聲情作為其底色的。

《楊柳枝》一調早在劉白之前就已經作為“洛下新聲”大盛於中唐,後經二人唱和,愈加風行一時,而皆賦柳枝本意。此後作者備出,遂至極盛,誠如任二北所言:“歌舞楊柳枝,一時已蔚為風氣,迄晚唐五代不廢。歌辭之作,因之亦盛,乃唐代詩樂中一件大事!當時自帝王以至兒童,自京、洛以至邊圍,皆有其聲。專為白氏歌者,有女伎樊素,晚唐專擅此曲者,有女伎周德華,先後聞於時。”有關宋代《楊柳枝》的歌舞樂情況記載很少,任二北《唐聲詩》蒐集有兩則。其一引自邵伯溫《聞見錄》:“張俞題七絕於營妓楊台柳羅帕上,命其妓作《柳枝》歌之。時慶曆中也。”慶曆乃宋仁宗年號,這說明在北宋年間仍有歌《楊柳枝》的情形;其二引南宋韓玉《減蘭》“贈歌者”:“莫歌《楊柳》,記得渭城朝雨後。”並分析說:“既贈歌者,謂歌《楊柳》,必不虛,足見本調在南宋仍有聲。”

詞調說明

據宋王灼《碧雞漫志》記載:“黃鐘商有《楊柳枝》曲。”可見《楊柳枝》可入黃鐘商。

《楊柳枝》正體為七言體,本唐人七言絕句,單調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韻。《詞譜》載溫庭筠《楊柳枝·金縷毿毿碧瓦溝》一首,並在詞後附按語云:“劉白倡和,以後為此詞者甚多,皆賦柳枝本意,原屬絕句,因花間集載此,故采以備調。”《詞律》則舉溫庭筠《楊柳枝·館娃宮外鄴城西》一詞,以此單調二十八字型為正體。此與顧夐詞四十字型、朱敦儒詞四十四字型添聲者不同。另有韓翃妾柳氏一首《楊柳枝》,二十七字,仄韻,因其首句為“楊柳枝”,故亦標此名,實即《章台柳》,與此《楊柳枝》不同。

《楊柳枝》詞調還有雜言體變格。敦煌曲子詞里有一首無名氏《楊柳枝·春來春去春復春》,雙調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平韻後段四句,三平韻。此首《楊柳枝》出自《敦煌曲子詞》伯2809,由七言四句七言體《楊柳枝》的基礎上演變而來,與顧夐詞四十字型、朱敦儒詞四十四字型添聲者較為相似。

格律對照

楊柳枝齊言體:單調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韻。

對照例詞:溫庭筠《楊柳枝·金縷毿毿碧瓦溝》

平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金縷毿毿碧瓦溝,六宮眉黛惹香愁。晚來更帶龍池雨,半拂闌乾半入樓。

楊柳枝雜言體:雙調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平韻,後段四句三平韻。

對照例詞:無名氏《楊柳枝·春來春去春復春》

平仄平平平仄 ,平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 ,仄仄仄平

春去春來春復春,寒暑米頻。月生月盡月還新,又被老催人。

仄仄平平平仄 ,平仄平 。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

只見庭前千歲月,長在長存。不見堂上白年人,盡總化微塵。

(說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為韻腳。)

代表作品

敦煌曲子詞《楊柳枝·春來春去春復春》

唐劉禹錫《楊柳枝·城外春風吹酒旗》

唐劉禹錫《楊柳枝·鳳闕輕遮翡翠幃》

唐劉禹錫《楊柳枝·煬帝行宮汴水濱》

唐劉禹錫《楊柳枝·御陌青門拂地垂》

唐劉禹錫《楊柳枝·輕盈裊娜占年華》

唐白居易《楊柳枝·六么水調家家唱》

唐白居易《楊柳枝·陶令門前四五樹》

唐白居易《楊柳枝·紅板江橋青酒旗》

唐白居易《楊柳枝·蘇州楊柳任君夸》

唐司空圖《楊柳枝·桃源仙子不須夸》

唐溫庭筠《楊柳枝·宜春苑外最長條》

唐溫庭筠《楊柳枝·蘇小門前柳萬條》

唐溫庭筠《楊柳枝·金縷毿毿碧瓦溝》

唐溫庭筠《楊柳枝·館娃宮外鄴城西》

唐溫庭筠《楊柳枝·織錦機邊鶯語頻》

唐末五代牛嶠《柳枝·解凍風來末上青》

唐末五代牛嶠《柳枝·吳王宮裡色偏深》

唐末五代牛嶠《柳枝·橋北橋南千萬條》

唐末五代牛嶠《柳枝·狂雪隨風撲馬飛》

唐末五代牛嶠《柳枝·裊翠籠煙拂暖波》

唐末五代張泌《柳枝·膩粉瓊妝透碧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