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楊斌奎](/img/d/0f0/wZwpmLzAzM5kDNzIzN1kTO0UTMyITNykTO0EDMwAjMwUzLyczL1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他幼時好學不倦,尤喜蘇州彈詞一門。12歲時拜姐丈趙筱卿為師習唱《描金鳳》《大紅袍》兩書。趙筱卿教授內弟,循循善誘,不到兩年衣缽盡傳,成為趙最得意弟子。藝成後與趙拼檔說書達數十年。後與趙拆檔後短期與師弟程鴻奎拼檔說書。後放單檔在江浙碼頭說書。
1938年攜次子楊振言到上海說書,但上海已有如日中天的夏荷生與之競爭。因為夏重於演,精於彈唱。楊斌奎就以細膩說表和描摹來爭取聽眾,唱腔接近“沈調”行腔。獲得很好口碑。
10歲起從趙筱卿學《描金鳳》、《玉夔龍》。出道後,先與趙筱卿拼檔,充下手;又與陳鴻奎短期拼檔後一度放單檔。
40歲後進入上海。曾在猶太富商哈同私邸“愛儷園”做長堂會10餘年。由於唱堂會需要,並得府邸中文人協助,編說彈詞《東周列國志》及《太真傳》(後發展為《長生殿》)。之後,先後與長子楊振雄、次子楊振言拼檔。
1947至1948年曾當選為上海評彈協會理事長。
1949年任上海評彈改進協會會長。
1962年任上海市曲藝工作者協會理事。
傳人
除二子外,另有徒周劍虹、浦振方、張振華等。
貢獻
作品及貢獻演出書目除《大紅袍》、《描金鳳》外,還曾說過《華麗緣》等。1950年參加書戲《小二黑結婚》、《三雄懲美記》演出。1951年編說長篇彈詞《漁家樂》。1954年參加上海市人民評彈工作團(今上海評彈團)。曾與楊德麟拼檔說唱《描金鳳》、《四進士》等,並參加中篇《神彈子》、選回《拋頭自首》、《怒碰糧船》等的整理及演出。說表不溫不火,穩健老到。腳色分寸感強,恰到好處,海瑞、錢志節、陸子文等均其擅場。後在上海市人民評彈團學館任教。
![楊斌奎](/img/5/ffa/wZwpmL3YTN4IDMzczN1kTO0UTMyITNykTO0EDMwAjMwUzL3czL2Y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盤點上海評彈團演員
一九五一年十一月二十日,上海評彈團的前身——上海市人民評彈工作團成立,至今已五十餘年了。半個世紀以來,上海評彈團的幾代文藝工作者在黨的領導下堅持“出人、出書、走正路”,為評彈這一江南奇葩的盛開不敗付出了辛勤的勞動。 |
劉天韻| 蔣月泉| 唐耿良| 張鴻聲| 張鑒庭| 姚蔭梅| 周雲瑞| 朱慧珍| 徐雪月| 陳希安| 張鑒國| 王柏蔭| 姚聲江| 吳劍秋| 韓士良| 謝毓菁| 程紅葉| 陳紅霞| 嚴雪亭| 楊仁麟| 蘇似蔭| 楊德麟| 吳子安| 徐麗仙| 吳君玉| 薛筱卿| 楊斌奎| 楊振雄| 楊振言| 張維楨| 江文蘭| 徐雪花| 華士亭| 華佩亭| 薛惠君| 朱雪琴| 張效聲 | 郭彬卿| 張振華 | 馬小虹| 張如君|劉韻若| 饒一塵| 陸雁華| 余紅仙| 趙開生| 石文磊| 吳靜芝| 孫淑英| 沈偉辰| 沈世華| 江肇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