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性別:女
種族:漢族
朝代:元朝
語言:漢語
身份:明教光明左使楊逍之女
喜好:生性活潑,喜歡捉弄人,感情豐富
母:峨眉紀曉芙
父:明教光明左使楊逍
居住地:明教總舵光明頂
心上人:殷梨亭
人物簡介

紀曉芙慘死滅絕手下,臨終前將楊不悔託付於張無忌,懇請他送楊不悔去崑崙山找她的父親楊逍。此時當然是情非得以,也不過是權衡之計。崑崙山遠在千里之外,兩個半大孩子要前往,其間將遭遇什麼樣的情形,估計紀曉芙也沒有太多時間考慮。但是,自古男女授受不親,紀曉芙如此珍重的把楊不悔付託給張無忌,是否也有託付其終身的想法在其中,不得而知。不過,看金庸老先生把兩個人的名字寫的如此相近,倘若說完全沒有任何想法,估計也未必。連楊不悔自己都說道,無忌哥哥,你看,我們的名字很像。
張無忌此後遭遇非人,再見楊不悔,當是在光明頂上。一聲“不悔妹妹”便勾起楊不悔的種種記憶,立馬喊出“無忌哥哥”這四個字。這其中已過了數年,且不說楊不悔早已從苕齡女童長成為妙齡女子,便是張無忌,也與當年有了極大分別,否則殷離第一個便該認出他便是當年蝴蝶谷的那個咬她的小張無忌。即便如此,一個稱呼,便能喚回楊不悔的記憶,可見,這許多年來,在楊不悔的心中,其實也是沒有忘記這個陪她同生共死的小哥哥的。
人物性格

然她的心狠手辣只用在壞人身上,也許根本沒機會用上,殺人打架的事,她有個高手老爸頂著,還輪不到她。又或許也是楊逍刻意保護她,至少在江湖險惡,你爭我奪的世界裡,楊不悔沒有受到污染,也沒有迷失本性。這一點我想紀曉芙會很感激楊逍教女有方。因此只有在面對殷梨亭時,她的良善與溫柔本質才盡數顯露出來。雖然她和張無忌是青梅竹馬,但以書中原文敘述,看不出她對張無忌有多少情愫,或許有一點,但更多是兄妹之情,否則以她的個性與日後爭取和殷梨亭婚事的方式,若是喜歡張無忌,豈能無所行動。
人物愛情

她的聰慧在她處理與殷梨亭的感情之事就可以看出。她先斬後奏,對殷梨亭親口託付終身,殷梨亭沒有拒絕。擺平殷梨亭這邊之後,再找張無忌當說客,成功的讓楊逍點頭。看看她跟張無忌說的話,無忌哥哥,我媽去世之時,托你照顧我,是不是?一開始就先套關係,抬出過世的母親,果然張無忌回想起過去,兩小相依為命,紀曉芙的託付,就算楊不悔有什麼再艱難的事,只怕張無忌都會為她辦到。
殷梨亭原先是紀曉芙的未婚夫,紀曉芙失身於楊逍這件事他雖有耳聞,卻一直以為不過是被逼。直到酷似紀曉芙的楊不悔出現,才打破他的一廂情願。殷梨亭本身是個脆弱的男子,一直不肯面對事實,或者他心中早有想法,明白紀曉芙那件事不是想像中的簡單,卻又不肯相信。唯有楊不悔告訴他自己名字的含義後,才使他一下陷入慌亂的境地。他在倉促之下逃離光明頂,途中遭遇趙敏帶領的元軍,被大力金剛指折斷了四肢,傷勢嚴重。此後,是張無忌救了他,並拜託楊不悔照顧他。而殷梨亭在昏迷之中,難辨真假,竟把楊不悔當成紀曉芙。
殷梨亭本身性格比較軟弱,和一向風流倜儻的楊逍自然是無法可比,紀曉芙移情別戀也應該是情有可原的,只是苦了這個說不上大俠的武當大俠,為自己編織一個紀曉芙身不由己的謊言,自己騙了自己十幾年。當這個謊言被揭穿的時候,也就是他最孤立無助的時候,此時,他把所有對紀曉芙的感情轉移到楊不悔身上,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因此她的婚事沒有多受阻撓,她不必因此跟老爸翻臉,也不用鬧的人盡皆知,面上無光,足見她處事的冷靜與智慧型。由她行事之果決來看,她對殷梨亭可不是小女孩的一時迷戀,或是為母補過,甚至是同情而已,她是確確實實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麼,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愛殷梨亭。
張無忌醫治俞殷二俠之時,楊不悔跟了進來。她不敢和張無忌的眼光相對,臉上容光煥發,心中感激無量,顯然張無忌送她到西域、在何太沖家代她喝毒酒這許多恩情,都還比不上治好殷梨亭這么要緊。在楊不悔心中,沒有什麼比殷梨亭更重要。而後發現是趙敏使計,俞殷二人中毒,張無忌不等他說完,翻身而出,快步來到俞岱岩房中,只見殷梨亭雙眼翻白,已暈了過去。楊不悔急得滿臉都是眼淚,不知如何是好。他緩緩站起身來,楊不悔問道,當真無藥可救了么?連勉強一試也不成么?張無忌搖了搖頭。楊不悔應道:“嗷!”神色泰然,並不如何驚惶。張無忌心中一動,想到她所說的那一句話來:“他要是死了,我也不能活著。”
其時楊不悔已與殷梨亭成婚,一同來到濠州。張無忌笑著上前請安,大聲叫道六師嬸!楊不悔滿臉通紅,拉著他手,回首前塵,又是歡喜,又是傷感。顯示夫妻二人鶼鰈情深,楊不悔的確是沐浴在幸福中。殷梨亭與楊不悔婚後夫妻情愛甚篤,金庸雖然只給了這一句評語,然已勝過巨大篇幅去描述。
人物評價

但事情的發生當然都有自己的邏輯和理由。楊不悔奇特的身世和遭遇,使她的行事和思考方式完全不同於一般的少女。她受創的精神和心靈,在正常的情況下也難以找到慰藉和解脫,因為她精神和感情的要求要比一般少女高得多。殷梨亭的那種熾熱和豐富的內心,正是她所需要的。而恰逢殷梨亭受傷,她去照顧殷梨亭,這個奇特的機緣,正好起了催化的作用。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那便是楊不悔為母親補過。連紀曉芙都自覺愧對殷梨亭,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抱歉,楊不悔作為旁觀者,自然對殷梨亭更有一種特別的“欠”意。當殷梨亭昏迷時拉著她的手叫“曉芙”,求她不要離開時;當殷梨亭醒來後的眼光仍是那么熱切和悽苦時,楊不悔的心軟了,由憐生愛了。
倪匡先生說,殷梨亭的弱點,也是他吸引人之處。正是這樣,殷梨亭的軟弱稚氣和慘苦的生活,使他另有一種悲劇的幻美,使楊不悔深墜其中再也不能自拔了。
原只以為這三個字所盛載的,是逍芙兩人一生刻骨銘心的愛情,而忘記這個人的鮮明特性。再看《倚天屠龍記》,不得不感嘆她的可愛、執著、純潔善良、善解人意、菩薩心腸猶如紀曉芙再世,而聰明機靈、古靈精怪及追求愛情的強悍態度則和其父楊逍如出一轍。當楊逍得知女兒對殷梨亭由憐生愛而無法阻止時,只得輕嘆“他們之間也許是緣,也許是債,說不定債比較多一點”。
楊不悔與殷梨亭這一段令人跌破眼鏡的忘年之戀,卻使楊不悔成了倚天屠龍記里唯一幸福的女角。楊不悔雖出場不多,但也算是個精采人物,只可惜金庸沒能給她更多的表現空間。而成就這一段美好姻緣的,是兩個當事者的勇氣,兩個人都做了此生最勇敢的決定。當然,任何愛情都是要付出與犧牲的。殷梨亭為了所愛之人,必須委屈自己喊欲殺之而後快的情敵一聲岳父,拜堂成親還得磕頭;而楊不悔,為了愛情,年紀輕輕的少女必須犧牲她自己的自由,身為堂堂武當殷六俠的妻子,她是沒有任性與隨性的權利的。或許,這一段情節,金庸並不僅止於想補償殷梨亭,而是真有深刻的寓意。
飾演演員

《倚天屠龍記》梁朝偉版楊不悔(1986年),吳茜薇飾演。
《倚天屠龍記》蘇有朋版楊不悔,鮑逸琳飾演。
《倚天屠龍記》馬景濤版楊不悔,潘儀君飾演。
《倚天屠龍記》TVB版楊不悔,滕麗名飾演。
《倚天屠龍記》張紀中版楊不悔,王岩飾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