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一清(1454~1530)

楊一清(1454~1530)

正文

明朝中期大臣。字應寧,號邃菴,時人稱為石淙先生。雲南安寧人,後徙居丹徒(今江蘇鎮江)。八歲以奇童薦為翰林院秀才,成化八年(1472)進士。初任中書舍人,繼任山西按察僉事、陝西提學副使、太常寺少卿、南京太常寺卿等。弘治十五年(1502)擢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督理陝西馬政,清牧地,整頓茶馬貿易,使當地的苑監官牧出現復興局面。次年受命經略邊務,兼巡撫陝西,選卒練兵,罷斥冗官貪吏,軍紀肅然。正德元年(1506)改總制延綏、寧夏甘肅三鎮軍務,升右都御史。為加強戰備,他提出修浚牆塹、增設衛所、經理靈夏、整飭韋州等安邊四策,但不附當權太監劉瑾,未得實施。次年被迫離職。五年安化王朱寘之亂起,受召總制軍務,與太監張永前往寧夏討之,未至而亂平,勸說張永入京揭發劉瑾罪惡。劉瑾被處死後,以張永薦,被召入京,拜戶部尚書,加太子少保。六年改任吏部尚書。尋以積極謀劃鎮壓中原農民起義,加少保、太子太保。後進少傅、太子太傅。十年兼武英殿大學士,入參機務。十一年,因受佞倖錢寧等排擠,解職家居。嘉靖三年(1524)詔以少傅、太子太傅改兵部尚書、左都御史,總制三邊軍務。他認為防邊“無事時當如有事時提防,有事時當如無事鎮靜”,經常率領諸將演習行陣,故使西北邊防安堵。時人比之為唐郭子儀姚崇。不久詔其還京,為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尋加少師,仍兼太子太傅,又加太子太師、謹身殿大學士,後又加特進左柱國、華蓋殿大學士,六年二月任首輔。八年九月,受閣臣張璁等攻訐而致仕。次年,被削官閒住。以憂恨疽發於背而死。
楊一清博學善權變,為政通練,尤曉暢邊事,曾一夕占十疏,悉中機宜。一生四次在陝甘一帶任職,對整飭西北邊防有很大影響。卒後三年復故官。二十七年贈太保。著有《關中奏議》、《石淙類稿》、《西征日錄》、《車駕幸第錄》等。

配圖

楊一清(1454~1530)楊一清(1454~1530)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