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興武暫憩》
【創作年代】明代
【作者姓名】楊一清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
興武暫憩①
簇簇青山隱戍樓,暫時登眺使人愁。
西風畫角孤城晚,落日晴沙萬里秋。
甲士解鞍休戰馬,農兒持券買耕牛。
翻思未築邊牆日②,曾得清平似此不?
作品注釋
①這首詩選自《萬曆朔方新志》(《弘治寧夏新志》《嘉靖寧夏新志》《乾隆寧夏府志》《光緒花馬池志跡》《民國朔方道志》均收錄此詩)。興武營,在今鹽池縣高沙窩鄉興武營村。興武營“本漢朔方郡河南地,舊有城,……俗呼為‘半個城’。正統九年,巡撫、都御史金濂始奏置興武營……。正德二年,總制、右都御史楊一清奏改興武營守御千戶所,屬陝西都司。城周回三里八分,高二丈五尺,池深一丈三尺,闊二丈。西、南二門即四角皆有樓”。屬“靈夏重地,平慶要藩”。
②翻思未築邊牆日:楊一清積極主張在寧夏修築邊牆。他說,國初放棄陰山防線,築東勝城(今內蒙古托克托),已失去一面險要之地;其後又丟掉東勝退守榆林,遂使河套肥沃之地成為韃靼的巢穴,寧夏形勢一變而為三面臨敵。他認為收復東勝,以河為固,東接大同,西連寧夏,使河套千里之地歸我耕牧,這是上策。如若不能,就要增築邊牆,增強防禦能力。正德二年(1507年),明武宗同意楊一清的建議,批撥國庫銀10萬兩,由楊一清負責修築定邊營至橫城的300裡邊牆。楊一清為築長城四處奔走,積勞成疾。但把持朝綱的太監劉瑾,對不願依附自己的楊一清十分惱怒,竟羅織莫須有的罪名,將楊一清抓捕入獄。這道300公里的邊牆僅完成40里,被迫停止,他的邊防計畫未能得到實施。
作者簡介
楊一清(1454—1530),明代大臣。字應寧,號邃庵,又號石淙。曾三任陝西三邊總制(總督)兼督馬政。其先安寧人。成化八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歷任僉事副使、提督山西、陝西學政。入為太常卿,升左副都御史督理陝西苑馬寺馬政。弘治十八年巡撫陝西。正德元年改任陝西三邊總制兼督馬政。次年,因不滿宦官劉瑾用事,以疾乞退,準以少傅兼太子太傅、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致仕。正德五年,起以原官改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左都御史提督陝西三邊軍務。又計除擅權太監劉瑾。遂擢戶部尚書,又改吏部兼大學士,入參機務並成為內閣首輔。